2002年,波蘭遊戲公司 CD PROJEKT 找到作家安德烈·斯帕克沃斯基,請求將他的奇幻小說《獵魔人》改編為遊戲。
國內觀眾聽聞《獵魔人》的故事,大部分正是由於這個聲名赫赫的遊戲——《巫師》系列。
《巫師》遊戲一共三部,最出名的是第三部《巫師3:狂獵》
其實早在《巫師》遊戲發售前,《獵魔人》小說在歐洲銷量就已超過500萬冊,還曾被波蘭總理用作國禮送給歐巴馬。
2016年,安德烈本人也拿到了奇幻界最高獎項「世界奇幻大獎」。
安大爺本人也得到了「波蘭托爾金」的美譽
可見即便沒有遊戲,《獵魔人》小說也是當之無愧的奇幻名著。
對待這樣的大IP,網飛本應該搞出一部緊追《權游》的大作。
事實上他們也做到了——
劇版《獵魔人》跟《權游》第八季確實有一拼。
豆瓣評分7.6,在8分9分滿地撿的歐美劇集中「雞立鶴群」。
《獵魔人》豆瓣評分從剛開始的7.8降至現在的7.6
IGN態度差不多,在分集評分的機制下,為第一集打出7.4分,到第六集就給了6.8分。
網友惡評,逼得《獵魔人》製作人Lauren S. Hissrich發推回應:
主要大意就是:
老子在乎誰?
是那些看了一集就出來瞎嗶嗶的「專業」評論家?
還是連看8集的真正觀眾,以及那些準備二刷的人?
我TM太激動了。
Well,作為忍著刷完8集的觀眾,我絲毫沒有二刷慾望。
親測的感受是:
沒錯,這就是一豆腐渣工程;
人人期待的高山,登上去才發現是麵粉做的。
舔屏失敗
看到亨利·卡維爾版的傑洛特白髮飛舞,劍映寒光,有木有一種想舔屏的衝動?
起手動如風雷,收劍淵渟岳峙,不怒而自威。
從小經過藥物試煉,他內心森嚴如同古堡,金色雙目在黑帽掩映下尤顯神秘。
走江湖從來不求大富大貴,也無權欲薰心,但這並不意味著佛系;路見不平,又或敵人來犯,一人一劍,殺氣自然升騰。
但在心上人面前,又可以如小奶狗一樣溫柔;別說女生,直男也頂不住啊。
然而鏡頭一轉,令傑洛特魂牽夢繞的葉奈法出場了......
螢幕前的我差點閃了舌頭,一時間直欲拍案而起:
」這門親事我不同意!「
原著中,葉奈法的美貌,連眼光最高的純血精靈都會欽服——
她的確是一個讓人神魂顛倒的美人,這點不能否認,是麼?
——精靈凱瑞爾丹
《獵魔人·卷一·三個願望》
遊戲里,葉奈法是這樣的美艷御姐——
她和傑洛特兩人站在一起時,畫風是這樣的:
她的表白讓無數遊戲宅男沉淪:
到了劇中,葉奈法變成了寶萊塢的小姐姐——
安亞·查洛特拉飾演的葉奈法
導演還嫌不夠,開篇花費大篇幅著重介紹了她「醜女變身」的起源故事。
其實安亞小姐姐的演技還不錯,而且毫不吝惜地在劇中尺度全開,只是葉奈法的美女人設早就立在那了。
曾想過壓抑自己的不滿,但還是怎麼看怎麼彆扭
不合適就是不合適,耶穌也改不了,我說的。
混亂的時間線
選角的問題還在其次,畢竟看劇還是在看故事。
《獵魔人》最大的問題在於敘事混亂。
多線敘事和非線性敘事的混用,是讓整個劇崩掉的最大失誤。
劇版《獵魔人》一共有三條故事線:
1. 獵魔人傑洛特:我殺妖怪那些年。
2. 希瑞:沒有網絡的時代,孤兒尋找監護人有多難?
3. 葉奈法:從醜女到半仙,一次醫美,終生受益。
葉奈法、傑洛特和希瑞三條故事線
而原著小說前兩卷中,只有傑洛特這一位線索人物,通過他的旅行蹤跡將多段故事串起來,其中就囊括了他與葉奈法以及希瑞公主的相識,故事清楚明了。
它就像一部公路片,看的是傑洛特在江湖上的無定漂泊和必然宿命;
每章都是一段奇遇,每章都可以獨立敘述,但章節與章節間又有著聯繫與伏筆。
最適合的改編方式,其實就像隔壁迪士尼+的《曼達洛人》,各集基本可以當作電視電影獨立觀看。
《曼達洛人》第六集《囚徒》
但《獵魔人》主創就想用多線敘事改編。
不是不可以,成功先例也不少:
比如沃卓斯基姐妹的《超感獵殺》,八個主要角色,八條敘事線,比你《獵魔人》難度高多少?
但人家就是玩得6,角色和故事線的完成度都相當高。
再如《權力的遊戲》,君臨線、北境線、長城線、龍媽革命線……多線敘事將原著的POV寫法完美改編。
群雄逐鹿,四方縱橫,觀眾看的是一盤大棋,一部史詩。
但《超感獵殺》和《權游》有一個共同點:
在敘述不同地域的故事時,保證它們基本是在同一時期發生的——空間可以多線,時間只有一條。
《獵魔人》呢?
它在敘述三條故事線的同時,還把時間順序打亂了!
在前兩集,三個主要人物都已出場,其出場事件分別是:
1. 辛特拉王國陷落,王后卡蘭瑟死亡,希瑞被迫逃亡。
自殺殉國的卡蘭瑟王后
2. 獵魔人傑洛特殺死倫芙芮及其團伙,獲得「布萊維肯的屠夫」稱號。
此事其實發生在辛特拉陷落之前25年左右。
3. 醜女葉奈法被父親賣給蒂莎婭,進入魔法學校學習。
此事其實發生在辛特拉陷落之前70年左右。
但劇集沒有給出任何時間提示,所以很多觀眾都誤以為這三條線的故事是同一時期並行發生的。
希瑞這條線尤其混亂。
第一集希瑞死全家,就剩她自己倖存;
第四集玩倒敘,全家都活著,就她自己還沒出生。
母女一同結婚,辛特拉王室全家福
上一場戲爸媽還沒結婚,下個鏡頭就是希瑞流亡的橋段——
到了第七集,編劇居然又折回到辛特拉王國陷落前夕!
我他893K四娘%浪漫古吉媽……
不好意思,老夫的鍵盤已經暈了。
即便是昆汀玩非線性敘事,也僅止於電影。
電視劇這種容量大的體裁搞非線性敘事,增高理解門檻,破壞觀看體驗。
無異於自殺。
更何況,敘事方式的紊亂直接導致了第三個問題......
前戲不足,高潮全無
《權游》中,如果沒有整整一季對奈德·史塔克男主地位的塑造,奈德之死就不會如此震撼。
《哈利·波特》中,斯內普教授如果不曾長期打壓哈利,那他臨死向哈利告白時,我們就不會那麼驚訝和感動。
是的,鋪墊就是這麼重要。
劇版《獵魔人》,希瑞和葉奈法兩條故事線占據了大量篇幅。
葉奈法的故事線交代了她的「起源」故事,尚且有用;希瑞線基本就是浪費劇集時長。
原本能夠細膩講述的傑洛特故事線,因此而缺少鋪墊。
不少關鍵的戲劇高潮都失去了原本的魅力。
這裡只說其中比較關鍵的一處。
無論原著還是劇版,在講述希瑞與傑洛特的故事時,都強調一個關鍵詞——命運,或者說宿命。
宿命之劍有兩道刃,你是其中一道,但另一道是什麼呢?白狼?(傑洛特幻象中的聲音對他如是說)
「別以為你能輕易拋下我!」她大喊道,「想都別想!你逃不掉!我是你命運的一部分,你聽到沒?」(希瑞對傑洛特如是說)
——《獵魔人第二卷·宿命之劍》
但,到底什麼才是命運?
所謂命運,是多重巧合的疊加,是無法擺脫的偶然性。
原著中,傑洛特和希瑞在布洛克萊昂森林相逢,彼此不知身份。
傑洛特和希瑞第一次見面 by Angeline Roussel
那時辛特拉還沒有滅亡,卡蘭瑟也從未讓希瑞去找傑洛特。
希瑞和傑洛特成為朋友後,樹精讓她喝下布洛克萊昂之水,消除記憶;然後再選擇是留在森林,還是跟隨傑洛特離開。
但神奇的是,布洛克萊昂之水對希瑞毫無影響。
「上古血脈之子,」她續道,「選吧。你要留在布洛克萊昂,還是要遵循命運之路前行?」
獵魔人難以置信地搖搖頭——希瑞的呼吸變得急促,臉上泛出紅暈,但僅此而已,僅此而已。
「我要遵循命運之路前行。」女孩直視樹精的雙眼道。
——《獵魔人第二卷·宿命之劍》
傑洛特帶希瑞離開森林後,又將她交給卡蘭瑟王后的謀士莫斯薩克,讓他把希瑞帶回王宮。
兩人就此分離,傑洛特和希瑞緣分本該就此歸零。
之後才是:
辛特拉陷落,希瑞出逃,被商人的老婆收留到家中,與傑洛特重逢。
世界之大,在森林相遇本就是小機率事件;
希瑞喝下失憶水,傑洛特拋下她離開,更是對命運的背離;
即便如此仍會在一起。
這才是俄狄浦斯式的"天命難違",這才是"命中注定"。
而在劇中,希瑞按照姥姥卡蘭瑟的遺言,去找傑洛特,充滿刻意的安排。
這不叫宿命,這叫孤兒逃命。
劇尾,希瑞與傑洛特的匯合也談不上宿命,這叫偶遇。
「啊,終於找到你,我的七舅姥爺!」
沒有中間的兜兜轉轉,如何體現上天註定的宿命感?
吐了半天槽,如果說劇版《獵魔人》毫無亮點也不公平:
各集的BGM都很有民族風味兒,
怪物的視覺呈現也相當抓人眼球——
......做好心理準備分割線......
............
............
第一集的長鏡頭打戲讓人叫好,「大超」對傑洛特的高度還原有口皆碑。
能看出來,主創們其實還是有野心的,試圖在一群奇幻劇和超英劇中做出突破。
但,沒用。
嘗試總會有代價,平庸就是失敗。
就像葉問說的:功夫,兩個字,一橫一豎。
錯的,躺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