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天通藝園,天通苑的小夥伴想必並不陌生。它占地12.23公頃,是居民日常休閒娛樂的好去處,天氣好的時候,天通藝園每天要接待2萬遊人。但公園建設時間久遠,基礎設施陳舊,隨著天通苑地區人口增加,現有公園已遠遠不能滿足居民需求。
天通藝園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天通苑東部,東、北側臨太平莊東一路,西北側臨太平莊東路,南側臨太平莊中一街。
改造提升方案明確以天通藝園現狀公園為基底,通過對植被、園路、廣場、基礎設施、水電的提升改造,打造自然與社區和諧共生、滿足多樣社區活動需求的綜合性社區公園。此舉不但是落實「回天三年行動計劃」的需要,更是直接服務周邊小區居民的需要。
發改君了解到,天通藝園改造提升工程已於8月開工。改造提升後的天通藝園將有哪些變化、又有哪些好玩的呢?發改君帶你先睹為快吧~
在道路改造方面
- 保留原有路網結構,對外圈環路進行拓寬改造,拆除原有外圈1.5m道路,在原址對道路進行拓寬,新建一條2.5m寬露骨料園路;
- 在公園北側現狀林蔭下增設一條1.2m寬透水磚道路,方便連通林下活動場地及北側入口;
- 增加林蔭木棧道,豐富遊覽體驗。
在公共服務設施方面
- 園區內新增遮雨廊架,完善功能;
- 增加座椅和垃圾桶等服務設施,為遊客提供休憩場所;
- 翻新改造老舊圍牆,修補雕塑;
- 湖區中間步行橋的破損木欄杆換成鋼質欄杆,樣式與周邊環境協調;在原有人工河區域增加防護欄杆及安全警示牌,提示遊人注意安全;公園外圍新建圍牆圍護;
- 湖區水體設置增氧機給湖區增氧,促進水體循環,提升湖區水質。
設施效果圖
設施效果圖
在照明方面
- 在園區環路及主要道路單側布置庭院燈,間距20米;
- 原有雕塑廣場區域及新增林下棧道處布置草坪燈,間距9米左右;
- 在現狀景觀綠廊及新建兒童活動區增加LED線條燈,豐富夜間景觀效果。
在功能區劃分方面
改造後的公園將根據功能劃分成休閒遊憩區、濱水活動區、入口廣場區、兒童活動區、安靜休息區、球場活動區六大區域,看起來很豐富呢,無論喜動喜靜,皆可各取所需。
在景觀節點方面
1西側增加次入口
改造前這裡是長滿入侵火炬樹的土路,通過梳理和調整種植,增加微地形和園路,形成便捷簡約的入口空間,周邊居民出入不用再繞圈,很貼心有沒有?
西側次入口改造前後對比圖
2改造樹陣廣場休息區
位於園區中部的樹陣廣場,舊有的坐凳未結合林蔭設置,居民使用率較低。改造將結合現有大樹,以安全、舒適為第一原則,在樹池周圍增設圍樹座椅,走累了可以樹下歇歇腳~
休息場地改造前後對比圖
3森林漫步區新增「Z」形木棧橋
此處林地狀況良好,但缺乏遊憩設施,因此在林中布置「Z」形木棧橋,豐富場地空間關係和層次感,增加遊人的空間體驗和遊覽趣味性。林間穿行,零距離擁抱綠色,多美妙~
森林漫步改造前後對比圖
4西北側林地新增林間休閒場地
園區西北側的林帶,樹木長勢較好,但是缺少下層空間,部分地被已經被踩禿。改造方案充分利用林下空間,結合地形、高大喬木設置樹池座椅,並設置兒童活動場地以及兒童活動設施,豐富活動體驗。原本望而止步的地方,以後會讓你「樂不思蜀」~
林間休閒場地改造前後對比圖
5設計兒童活動區域
在入口草坪開敞區域結合種植設計兒童活動區域,增加沙坑及露骨料鋪裝,結合場地布置座椅及兒童活動設施,增加兒童活動空間,豐富完善公園功能。看了設計圖,發改君也好想做一回「小朋友」
兒童活動區效果圖
可見,改造後的天通藝園,不但基礎設施大大完善,還有了更多的休息空間和活動空間,林間漫步或是在座椅上發獃看景,都很愜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