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史達林格勒巷戰的慘烈程度,可以說在人類史上絕無僅有。
1942年9月13日,德軍兵臨史達林格勒。次月,在街巷中短兵相接。蘇德雙方對建築物、主要街道和制高點進行激烈爭奪,在以「米」計算的推進與防守之間,每一片磚瓦上都灑滿了鮮血。
史達林格勒變成了一片瓦礫場,城中80%的居住區被摧毀。在城中的每條街道,每座樓房,每家工廠內都發生了激烈的槍戰。攻入城中的德軍死傷人數不斷增加。剛剛趕赴城中的紅軍戰士的平均存活時間不超過24個小時。
在城中的制高點,一座名為馬馬耶夫岡的小山丘上,發生了最為殘酷的戰鬥。兩方軍隊不斷地交替占領這片高地。蘇軍在一次反攻中,竟然在一天之內犧牲了1萬名士兵。對火車站反覆爭奪達13次之多。在一個大糧食倉庫里,兩軍的士兵非常接近,甚至能夠聽到對方的呼吸聲,經過數個星期的苦戰,德軍不得不從這個倉庫撤走。
蘇聯的狙擊手非常成功地利用廢墟作為掩體,給德軍造成了極大傷亡。最為成功的一名狙擊手Zikan到11月20日為止已經擊斃了224個敵人。而日後成為好萊塢電影《兵臨城下》中的主人翁瓦西里·扎伊采夫。另外一名狙擊手也創造斃敵149人的紀錄。
對於史達林和希特勒來說,史達林格勒戰役都是事關成敗的關鍵一戰。史達林調動了全國所有的空中力量支持史達林格勒。對史達林來說,是決不能讓這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城市落入德軍之手的。他親自下令給葉廖緬科上將,要求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堅守該城。每一座房屋,只要有蘇聯軍人,哪怕只有一個人,也要成為敵人攻不破的堡壘。
而對希特勒來說,史達林格勒的精神價值已超過了其戰略價值,非要攻陷它不可。當新任陸軍總參謀長蔡茨勒將軍小心地向他指出第6集團軍北翼漫長的頓河戰線面臨著危險,建議將第6集團軍撤到頓河河曲時,希特勒嚴厲地回答說:「德國士兵到了哪裡,就要守到哪裡!」
德軍逐屋戰鬥,從地面和地下的廢墟中找路前進,所以也被稱為「老鼠戰爭」,甚至開玩笑說「即使我們占領了廚房,仍然需要在客廳進行戰鬥。」
經過3個月血腥的戰鬥,德軍終於在11月份緩慢地推進到了伏爾加河岸,並且占領了整座城市的80%地區,將留守的蘇聯軍隊分割成兩個狹長的口袋狀。但仍然無法全部占領史達林格勒。
1942年11月11日,德軍以5個步兵師、2個裝甲師和2個工兵營在寬5公里的正面上發起強攻。戰鬥隊形高度密集。一天之內,蘇德兩軍為爭奪每寸土地、每一座房屋,都進行了異常激烈的戰鬥,雙方傷亡慘重。德軍雖然在街壘工廠以南衝到達了伏爾加河岸,但部隊已疲憊不堪,其攻勢已成強弩之末。
史達林格勒殘酷的巷戰,為蘇軍的反攻爭取了時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c4pyXcBDlXMa8eqYwU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