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是尚未被完全認定的結論,但在此方向之上的嘗試一直在有效地進行。
作者 | 王亦璇
「收益」是騰訊音樂人億元激勵計劃最核心的扶持落點。
相較於近幾年間各大平台所推出的音樂人扶持計劃,在提供流量、曝光場景等加成之上,騰訊音樂人想要更直接地解決「錢」的問題,以此來激勵和帶動原創作品以及原創音樂人的成長,以及「反哺」平台。
過去十多年間,原創音樂人鮮少獲得「絕對公平的機會」。音樂市場,包括經久不衰的翻唱市場在內,都呈現出「二八分化」的現象。金字塔頂端的音樂人獲取到最多的流量和作品發布機會,而大量中腰部以及還未熟悉遊戲規則的「底層」原創音樂人則散落各地、難以生存。
這也正是騰訊音樂人在2019年發布億元激勵計劃1.0所亟待化解的「困境」。
在音樂開放平台的基礎之上,億元激勵計劃希望以「平台出錢」為強凝聚力的起點,吸引更多尚不知名的原創音樂人來到騰訊音樂人。
毋庸置疑,相比音樂行業過去數十年都不甚透明的選拔和分成機制,網際網路所提供的便捷在於,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上傳作品,而通過點擊率、播放量和評論數等等標準,以及激勵金的賦能,而精準地發掘到更為優質的音樂人。
2021年,騰訊音樂人億元激勵計劃3.0推出,激勵金的數字由20萬元躍升至100萬元。在這樣龐大數字變動的背後,騰訊音樂人更為強調的是,把握源頭(音樂人),從原點(生存現狀)解決問題。
以及,與億元激勵計劃相連接,直指詞曲收益的「伯樂計劃」在前端更加細化了對音樂人的扶持方向,「挑戰」著最原始的音樂生產秩序。
延伸更多地,騰訊音樂人也正最大化地發揮著作為「中台」的作用。對於音樂人來說,除過上傳作品,他們還有機會免費參加網課培訓及線下創作營、線下演出扶持、獲得騰訊系的其他資源,以及為遊戲、綜藝定製曲目的等等。
改變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是尚未被完全認定的結論,但在此方向之上的嘗試一直在有效地進行。
以下是《三聲》對騰訊音樂人總經理、資深樂評人王磊的專訪:
01 | 從原點開始
三聲:對比不同的音樂平台扶持計劃,騰訊音樂人是提及「收益」最多的。
王磊:我們定義的音樂人都還是比較新的、需要扶持的。對音樂行業來說,「收益」也是基礎的問題。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這種扶持是最為實在的,反過來也是給自己立一個目標,用一個可數據化的標準去衡量自己有沒有完成。
從激勵計劃1.0到3.0,首先數字上提升到了100萬元。那個收入是全都要分出去的,其次是我們更加重了對於詞曲作者的扶持,未來還會加上製作人。回到原點,還是要尊重這個行業的發展規律和真正的人才。
三聲:針對哪個行業現象或痛點決定第一步就是把獎勵金分出去?
王磊:中國的音樂行業裡面是比較明顯的「二八分化」。更多的音樂人是在一個生活相對不太理想的狀態,而他們才可能是這個行業真正發展特別需要依賴的力量。
我在這個行業中20多年,見識過太多有才華的人因為做音樂養活不了自己,而轉行做了別的。所以我們才會想要挖掘這些人(音樂人),先通過給他們公平的機會,讓他們有更好的發展。我們做開放平台,首先是說人人都可以上傳作品,這也是拜時代所賜。在完全的網際網路語境之下,我們讓網際網路原住民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來,讓大家聽到。
第二是如果能夠在這個過程之中藉助我們的力量,主動地幫助他們做推廣宣發,那麼就會讓個人在所謂的知名度上提高不少。到第三步時,就能夠落實到他真的通過流量分成拿到收入。
說得通俗點兒,騰訊音樂人希望能為更多的原創音樂人提供「扶上馬走一程」的幫助。我們想從源頭上找到更多潛在的音樂人,給他們培訓和鼓勵的計劃,讓他們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音樂人。實際上,很多音樂人寫了兩三首歌,就沒有靈感了。或者有的人交了半成品。我們是在想辦法讓音樂人走得更遠。
除了激勵金分成,我們還有跟TME音樂學院合作,為音樂人提供各類不同的教育培訓計劃,也都是從源頭上來解決音樂人在創作音樂上可能會發生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切實地幫到音樂人。
三聲:激勵計劃更傾向於新音樂人,或者說全新、起步階段的音樂人嗎?
王磊:這方面不會特別區分。但是我們前一陣子也有2020年的騰訊音樂人年度報告出來,在我們平台上18.5萬的音樂人中90後、95後原創音樂人占總人數的五成,新聲代確實是在崛起。我們的計劃也是自然會鼓勵這些比較新的、剛開始做音樂的音樂人,他們恰恰在各類基礎上會相對弱一些。
比如,他們有的人寫歌快到一天就寫+製作全部完成了,當天就可以上傳。所以用激勵計劃的方式會更好地鼓勵到這部分音樂人。伯樂計劃就會更傾向於選拔新的詞曲創作者。我們現在發布了一個月左右,現在是收到了很多的投稿作品。
三聲:詞曲創作者以外,翻唱也首次被納入了對音樂人的億元激勵計劃。
王磊:翻唱其實也同樣遵循「二八分化」的原則。翻唱最多的歌也確實比較有傳唱度。這個不僅僅只是開放騰訊音樂人的曲庫能讓大家翻唱,我們當然也會尊重音樂人本身,在後台問他們願不願意自己的作品被翻唱。如果他默認可以被放到翻唱的池子裡,那我們就可以選。
無論是來自於大曲庫的還是來自於音樂人獨立曲庫的,只要是被翻唱的作品都會獲得額分成。因為從這個角度來講,尤其是對於詞曲作者來說,他的歌有了一個傳唱度,也有了長尾效應和長期收入。
三聲:(激勵金)從20萬到100萬,怎麼一下子提高了這麼多?
王磊:從20萬到100萬,這中間只隔了半年多。內部會不會有爭議?當然有過,我們也是反反覆復地論證和開會討論,包括爭取不同的部門能夠給到協作支持。還好,我們用比較短的時間就消除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為什麼會提高這麼大的幅度,也是因為我們在動態地看整個事情。頒布億元激勵計劃1.0以後,主動上傳作品的和願意和騰訊音樂人深度合作的音樂人的數字增長還是非常不錯的。池子如果小的話20萬還算挺高,池子一變大,人變多了以後,分20萬的人變多了,我們給音樂人提供的收益,他們就相對感知變小了。
為了更好的扶持音樂人,我們需要提高激勵計劃的金額,讓真正進來的更多的原創音樂人都有這種感知。然後從有了感知,到音樂人真正能分到更多的收益,那我們對他們的扶持、尊重,包括他們自己的勞動價值全都展示出來了。就像剛才說的,我們的目標就是希望他們能夠專心致志地多寫點兒好歌,達到這樣一個正向循環。
論證的過程沒有想得那麼複雜,不到三個月。剩下的事情就是找一個什麼樣的契機來推出它。我們選的就是音樂人成立三周年的時候。我記得很清楚,6月份(北京疫情)剛一解禁,7月份我就去深圳正式宣布這個事情。未來可能還會有彩蛋,也就是說這個數字將來或許還會再出現新的高點。
02 | 和音樂人保持「親密」
三聲:當培養音樂人的過程變成閉環,一般都會出現「優勝劣汰」。
王磊:不管是多少激勵金的鼓勵,甚至沒有激勵金的鼓勵,優勝劣汰都一定會存在的。而且不是我們主動去優勝劣汰,也會有一些被動的、自然的優勝劣汰。
三聲:會多大程度地關注音樂人的反饋?
王磊:騰訊音樂人是非常關注音樂人的反饋。2017年騰訊音樂人創立到後期我加入,我們是做了非常多疊代。其中一個就是,我們拉了很多音樂人的微信群,直接溝通。
每一個群里都有我們的同事是「專屬客服」,我也會在其中潛水。我們得第一時間傾聽音樂人的心聲。億元激勵計劃在制定之前,就是在這樣的群里先做了大量的音樂人抽樣訪談,才推出1.0版本的。用一對一面談的方式,我印象中有大概有20組左右音樂人參與了。
音樂人有的在北京,有的在其他地方,我是會讓同事們飛到這些不同的地方去跟他們談,真的要一對一地去了解,讓我們產品總監、產品經理親自去談,才會得出各種典型的結論。
所以反饋持續有,我們也會針對反饋提前做好部署。包括音樂人激勵計劃激勵金升到100萬的時候,也是中間在不斷地跟音樂人追蹤、反饋。之前有合作緊密的音樂人,也會和我們提出說要漲就直接漲幾倍,漲個10萬。這是有半開玩笑的成分,但是也確實如我們所想。咱們就「刺激」一點兒,「猛烈」一些。實際上1.0版本趨於結尾的那個時候,大概能預想到會超出三年分出5億的目標。老闆們也說要積極地去為音樂人服務、去做實事,那當然我們會堅定的沿著這條路往前。
三聲:現在有許多音樂人都是base在自己原生地的。團隊內部和音樂人保持日常交流的力度或頻率,大概是怎樣的?
王磊:2020年真正面對面地走動的確會有減少,但是我們還是爭取見面。比如說音樂人出差去深圳,或者有同事來北京的,一定都會見。甚至我們團建去大理的時候,也要實際地拉了當地的音樂人來跟大家聚一下。
這是我要求團隊同事們必做的功課,包括之前說到的微信群是一直很活躍的,每一天他們都會聊。這也才算是第一時間傾聽了他們的心聲。而對一些成績很好的音樂人我們就直接有同事一對一了,自己加上微信來單獨溝通。
從這個角度來說,好像這種方法看起來很笨很土,但我們還是很看重這些人與人之間的直接交流,我們也通過這樣的方式,找到了很優秀的人才,並且跟他們開展不同年限的深度合作。當成功的案例都出現了,那麼同事們一定會繼續扎紮實實地做這些很細的工作。
我在之前的相關職業生涯里,第一個音樂人的微信群也是我親自拉的。這種真實交流的方法行之有效。我想只要認真地跟音樂人們溝通,了解他們想要什麼,真正的了解和理解他們,才能讓平台跟他很好地找到一個合作的點。
03 | 「中台」加速循環
三聲:從整個平台的角度來看,你們觀察到了哪些音樂人入駐的趨勢?
王磊:2020年,在享有獨家激勵收益的音樂人中,超過85%的音樂人總收入增長了50%以上,超過60%的音樂人總收入增長100%以上;全平台年播放量近3000億,同比增長近50%;全平台原創歌曲數超110萬首,實現了再次翻番;總入駐音樂人再創新高達18.5萬,年增長高達131%。
三聲:之前有官方數據顯示,在億元激勵計劃1.0之後一半以上的音樂人收入增長了100%。
王磊:的確是的。這些數字實際上是很喜人的。但反過來另外一個觀點,(如果把音樂人集群比作「礦」),這個礦是不是一個富礦?中國的原創音樂人到底有多少數量?是18萬或20萬,還是說實際上只有3萬還是5萬?這個儲備我們現在沒有辦法真正地探明,所以我們希望通過這樣(激勵計劃)的方式鼓勵更多人加入進來。也可能這個「礦」就這樣了,而且還可能旁邊另外一個地方又發現了一個相關聯「礦「的可能。
三聲:所以騰訊音樂人在其中的位置,就像「中台」的作用。
王磊:既是內部集團的中台,也是外部音樂人的中台。或者甚至它就像中轉站一樣。只會寫詞兒,也可以在這兒找找(譜曲)。或者說寫了一個不太滿意的詞兒,如果想成為真正的一個作詞人,來找我們也行,在網上上那些免費的課,就有一些心得了。或者還可以參加比賽,憑實力被選上,那就直接進入創作營,獲得大師的指導,再創作更好的作品。
當然某個角度來說可能是降低了一些門檻,但是反過來講這也是更發揮了平台的作用,給了更多人機會。
三聲:當你盤子大了,怎麼樣組合都會有可能。
王磊:對,更多人獲得了機會,這就不再只是一個「精英文化」的產物了,更符合大眾的文化。我們在不斷地去滾雪球。在年輕人之間,「人帶人」是非常普遍的。那樣的話就意味著會有更多的人加入,還可以拉動身邊的人。搭建關係網也並不難。
所以我們現在幾乎不擔心說在國內找不到音樂人的問題,而只是說你怎麼樣去找到更好的。我們更願意從源頭上去找,你說有些頂流藝人做一張專輯明碼標價要三個億,我們哪有這個錢,我們有三個億能扶持多少孩子,是吧?
三聲:類似網上學院、創作營,我們認為目標是把握源頭,但培養更偏後端。也就是說音樂人得產出,產出了以後才能在市場上循環起來。你們更注重的是這個部分的培養。
王磊:應該是說針對音樂人本身發展到不同的階段,我們在每個階段都有所準備。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剛發了兩首歌成績就已經特別好了,那我們就可以馬上籤下來全約,幫助他上節目,演商演也有機會了。但這些是大家共同的願景,而現實是需要不斷地去打磨的。做這個行業,絕不應該以那麼急功近利的心態去做。
三聲:非單平台運營也是騰訊音樂人目前最大的優勢?
王磊:對,這就是外部的「中台」作用,能夠發揮整個集團的「作戰」優勢。首先騰訊音樂人是能夠打通現在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裡面的七大平台的,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全民K歌、酷狗直播、5sing,現在還有酷我暢聽。
集團幾大平台同步打通的同時,我們還可以跟整個騰訊集團大文娛板塊合作。視頻、遊戲、網文這部分,我們都能夠有機會去合作。所以這些應該說是騰訊先天的優勢。但先天的優勢並不代表不去做任何努力就唾手可得的,也是要有針對性的方法。
我們會跟集團內部的不同平台聯合:與QQ音樂共同打造S製造;攜手酷狗音樂開放平台及星曜計劃打造出多首國民爆款歌曲,同時與騰訊S級手游、浙江衛視進行多方聯動,助力音樂內容創作;與酷我音樂人共同孵化全新音樂人等等;跟大集團遊戲部門合作,我們音樂人去做遊戲主題曲的定製徵集。近期一款遊戲《夢想新大陸》我們就幫助遊戲和音樂人純定製了推廣曲。我們覺得有幾個原創音樂人的作品不錯,我們就去向遊戲部門推薦。選上了其中的一首後,合作方覺得這個作品有些地方有一點點不契合,那音樂人就專門為對方改,「量身定製」。
正是因為有騰訊音樂人在中間做轉接,讓這些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這就是我們所需要充分發揮的作用,我就經常說,騰訊音樂人希望做的是音樂人服務的「中台」。
04 | 新生產力和生產關係
三聲:新視頻的形式會讓音樂產生更多的複利,也會反向給予音樂人很多機會。你們怎麼考慮在其中的變化或位置?
王磊:我覺得是時代發展到這一步了,實際上還是要看不同的平台做法。從目前來看,我個人的看法是短視頻的傳播占了更大的作用。但是短視頻也不是唯一,它是很重要甚至統治地位的,但一定不是唯一。
這種新生的手段、技術、渠道,我們當然要努力地抓住和應用。但是同時也要保持自己的認知和研究,說直白點兒不能流行就只做什麼。比如兩年以前音樂宣發行業里不太會談到B站的,但現在還是要加上B站的。
從騰訊音樂人來說,就是億元激勵計劃3.0版本涵蓋了對詞曲作者的支持。未來對於翻唱的部分,也會給詞曲作者有收入反哺,實際上已經是在做了。所以我覺得不變的仍然是鼓勵源頭的。
比如翻唱更多還是一種形式。可能很多的形式,比如很早就有商業音樂的應用,包括一些比如bgm翻唱,都是普通的形式。最重要的核心的還是,要真正能夠反哺到音樂人本身,音樂人自己還能做得了主。像我們那個時代,寫一首歌就500塊賣斷,寫這首歌這輩子就這一筆收入,之後就跟你再也沒有任何關係了。但我覺得現在不是了。現在騰訊音樂人給到音樂人詞曲翻唱的分成比例都是10%起步,而此前,行業內一直遵循的是8%。
三聲:這一部分直到3.0才納入激勵計劃。
王磊:對,這需要一個過程。就像說到從1.0到2.0一樣,我們也是不斷地監測了數據的變化。以及音樂人們也會提出很多的問題、訴求和想法。其中大家也會提到詞曲的部分,實際上從2019年9月份就已經開始和大家交流詞曲作者(分成)這件事了。
三聲:從哪些角度來講,會對行業有一定的挑戰?
王磊:比如首先說10%,已經超過了8%的行業標準。一些傳統的機構,也會提出他們的挑戰。
三聲:你們之間會存在因為競爭而帶來的某種張力。
王磊:一定程度上有的。當然目前來看都是相對比較順利的。另外一個是我們並沒有動搖那些有簽約公司的詞曲作者的根基。比如我自己簽了Sony/ATV,也有音樂人簽了華納、環球,那我們主要還是相對給全新的音樂人起步的時候一個正向的鼓勵。
三聲:在多大的程度上,我們可以去定義騰訊音樂人對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一種改變?
王磊:只能說是某一個小小的角度吧,我們還是在低調地做一些嘗試。或者可以說增添和再創造一些更新的關係。比如說我們疫情期間給獨立音樂人一下子做了超過50組109場線上直播演出,這個非常多了,這些在過去從未有人嘗試,但騰訊音樂人願意去做。當然我覺得創新還是要再去加強,能不能再創造出更多的新模式和新形態,是對我們集團和騰訊音樂人的挑戰,也是我們的責任。
從我的角度來講,我希望這樣的事情我們做得越多越好,能夠彙集的音樂人也越多越好。這樣指不定哪片雲彩就下雨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abK3XcB8MnI47IjEdk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