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
央視大型旅遊節目《北緯30°·中國行》
專訪沔陽三蒸,
給足了鏡頭和時長。
央視綜合頻道 #中國味道#節目裡
沔陽三蒸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四代傳承人李和鳴與徒弟魏鐵漢,
製作了沔陽三蒸·蒸肉。
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也在
「中國24小時·地方篇」系列微視頻中的
《湖北24小時》里
再次定格「沔陽三蒸」
但2538平方公里的仙桃,
又何止於「沔陽三蒸」呢。
作為仙桃人
我不允許你們只知道蒸菜
接下來的這些,也同樣值得驕傲
仙桃有這些不一樣的人
一方山水一方人,
仙桃的這些人,從不平凡。
他們早已登上國際舞台,為國爭光,
是中國的驕傲,更是仙桃人的驕傲。
雷軍:創造奇蹟的男人
走到哪兒都是帶著仙桃口音的雷軍霸霸,小米創辦人,被網友稱為「網際網路界大佬的顏值擔當」。
你可能在仙桃文化節看到他正在賽船上打鼓;你可能在仙桃中學教師的門外看到他正在偷偷拍照;你也有可能在小米剛上市後的某一天,在仙桃街上和他偶遇。在任何地方任何場合都以自己是仙桃人而驕傲的雷軍,更是仙桃人的驕傲。
仙桃的小米之家,是湖北省繼武漢之後的第2個小米之家,不是宜昌不是襄陽不是荊州,而是仙桃,雷軍說:我的根在這裡。
2011年,第一款小米手機問世;2018年,小米掛牌上市;2019,小米入全球500強之列,成為用時最短的進入世界500強的中國網際網路企業,也是今年世界500強中最年輕的公司。「小米速度」得到全世界認可。
(小米總部大樓)
一直心繫家鄉發展的雷軍,連任沔商總會會長,和一群關心仙桃變化發展的企業人,將更多的資本和資源引向仙桃、投資仙桃,為加快打造仙桃發展升級版貢獻力量。
讓五星紅旗在世界領獎台的最高處
他們讓仙桃享譽世界,連續四屆奧運會獲得7枚奧運金牌、6枚奧運銀牌。是全國唯一「體操之鄉」。
> 李大雙 <
1990年拿下第11屆亞運會體操男子團體金牌;
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男子自由體操冠軍、男子團體亞軍;
1993年第一屆東亞運動會獲得全能冠軍;
1994年獲得世界體操團體競標賽的男子團體冠軍;
………………
現任湖北省體操協會會長。
> 李小雙 <
三進兩出國家體操隊,一個靠自己的努力變成別人口中「奇蹟」的運動員。
1990年,第11屆亞運會體操比賽團體、自由操冠軍;
1992年,巴塞隆納第25屆奧運會,獲得自由操比賽冠軍,成為中國體操男隊的領軍人物;
1994年10月,第12屆亞運會男子團體冠軍、男子個人全能冠軍、男子自由體操冠軍;
1995年,世錦賽奪得個人全能冠軍,成為第一位奪得體操世錦賽個人全能金牌的中國選手;
1996年亞特蘭大第26奧運會,,再次奪取個人全能金牌。
…………
太多獎項了,就算粘貼複製也要到手軟啊。李大雙、李小雙被稱為「雙胞胎世界冠軍」,堅韌、不服輸的人生態度,造就了如今的世界冠軍。也正因他們的努力,為仙桃獲得「體操之鄉」這塊金字招牌打下堅實的基礎。
> 楊威 <
2000年,雪梨奧運會,中國體操隊拿下了第一個奧運會男團冠軍;
2006年第39屆世界體操錦標賽,男子團體金牌。個人全能金牌和雙槓金牌;
2007年第40屆世界體操錦標賽,蟬聯團體冠軍。楊威個人也成為了世界體操錦標賽104年歷史上第二位衛冕男子個人全能冠軍的選手;
2008年北京奧運會,楊威帶領中國體操男隊在時隔8年後重奪男團金牌;
2008年8月14日下午1點35分,楊威得男子體操全能決賽的冠軍。成為中國第一位拿到三次世界大賽全能冠軍的體操選手。
2000年2月,國家體操訓練管理中心授予仙桃市"中國體操之鄉"和"世界冠軍搖籃"兩塊"金字招牌" 。
> 廖輝 <
中國舉重運動員。
2005年,在亞洲青年錦標賽三項中獲得冠軍。
2008年,獲得北京奧運會男子69公斤級冠軍。
2013年,獲得世界舉重錦標賽冠軍,破挺舉、總成績兩項世界紀錄。
> 鄭李輝 <
幾進幾出國家隊?他說:我自己也記不清了。
1997年8月,獲得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男團金牌、個人全能金牌。
2000年9月18日,雪梨奧運會,鄭李輝參加了男子體操團體決賽,為中國隊奪冠
仙桃有這些不一樣的文化
特別的文化,
造就不一樣的城市,
仙桃,正因為有了這些,
才變得與眾不同。
沔陽剪紙 入選聯合國文化遺產名錄
沔陽雕花剪紙,又稱"沔陽刻紙",俗稱"花樣子"。沔陽雕花剪紙是一門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2008年,被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0年入選聯合國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仙桃市被湖北省政府授予"湖北省剪紙藝術之鄉"稱號。
1953年,由陳由明、楊長發創作的《八仙圖》曾被選送到巴黎"世界博覽會" 參展,在東歐八國巡迴展出,成為當年沔陽出口創匯之始。
2009年,由我市選送的《十二花扇》、《花樣子》等10多件剪紙作品,應邀參加在挪威舉辦的文化對外交流活動,倍受外國友人關注。
2010年2月,彭場鎮窯灣村剪紙藝人翁吟樵應邀到澳門獻藝。
300年 用皮影演繹傳奇
以沔陽剪紙作為藝術基礎的沔陽皮影戲,同樣精彩傳奇,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享譽海內外的著名的皮影藝術之鄉。源於東周時期的楚國《四面楚歌》,是我國傳統音樂中的活"化石"。
2006年5月20日,江漢平原皮影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9年6月13日,仙桃市的漁鼓皮影戲入選湖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傳名錄。
2012年7月,中央電視台《遠方的家》北緯30度中國行走進仙桃,專題拍攝了沔陽皮影戲的紀錄片,並向海內外播出。
看牛皮(指皮影),熬眼皮(打瞌睡)、半夜回家撞鼓皮,老婆挨眉(批評)捏悶脾(受氣),看懂了嗎?為了看皮影,熬夜被罵都心甘情願。
沙湖貝雕 中華一絕
貝雕是中國湖北省仙桃市知名的特色手工藝品,選用沙湖貝殼,吸收中國繪畫及玉、牙、木、石雕等傳統藝術表現技巧,100多個品種,幾千種花色圖案,遠銷西歐、北美、中東、東南亞等五十多個國家。
據仙桃《沙湖鎮志》記載:「清光緒年間,沙湖漁民利用貝殼生產貝扣。」這就是仙桃貝雕的源頭。誰曾想,百年之後經過後人的創新發展,仙桃(沙湖)貝雕已成為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大型立體貝雕《玉龍黃鶴舟》,北京人民大會堂收藏在湖北廳,成為工藝美術一絕
如此精絕的手藝,令人惋惜的是傳承人少之又少。仙桃(沙湖)貝雕傳承從第一代到第五代(徐銀枝)只剩下十一人,到第六代只剩下了6人,這6人至今是否還在從事貝雕工藝生產,無法得知。
沔陽麥稈畫 瘋狂攬獎
2014年,仙桃麥稈剪貼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仙桃麥稈剪貼又稱鄧氏麥稈畫,可上溯至隋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鄧友譜是第五代傳人。
《春雁南歸》獲97年香港回歸銀獎,2000年《春潮》獲中國書畫雕刻金獎。《桃李爛漫》被宋慶齡基金會、中國書畫出版社授予銀獎。《紅樓夢》、《竹林七賢》、《廣陵散》、《虎溪三笑》、《鬧天宮》、《楊門女將》等作品被中國民俗博物館、中國香港藝術館、美國匹茲堡藝術博物館等單位收藏。
在第八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2007年「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優秀作品獎;第九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2008年「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銀獎;第十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2009年「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金獎;2010年6月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2010年11月獲第三屆中華民族藝術珍品展珍品獎,並被珍品館收藏;2012年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
這些經典何止於讓人驕傲,
每一份成績,都是絕唱,
仙桃人,我不允許你不自豪!
細數點點
仙桃的精彩也不僅於此
發展飛速的城市
愈發強大的經濟
有頭有面的「名牌」
叫得出名號的特色
…………
去,轉發給你朋友圈所有人看
讓他們知道
咱的家鄉值得被最高的驕傲!
最後,希望大家能不吝嗇的
為這些傳承非遺文化的人,點個大大的贊
感謝有你們,才能讓這些美好不被遺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