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我去看了《銀河補習班》,這部講述關於孩子教育的影片,深深觸動了我。
父親馬皓文因為在大橋施工過程中,被人偷工減料導致大橋坍塌,鋃鐺入獄,在他服刑的七年里,他的生活了發生了巨變,妻子改嫁,房子也被沒收,就連自己最愛的兒子馬飛,也成了所有人眼裡的「問題少年」。
出獄後的父親見到兒子的第一面,竟然是在學校的批評大會上,兒子被教導主任當著全校師生的面任甩書甩臉,並且揚言要開除他。
看到這一幕的馬皓文內心五味雜陳,他做夢也想不到自己的兒子會變成這般摸樣,但是儘管如此,馬皓文還是堅定地相信自己的兒子是最棒的。
他說:「我的兒子是個天才!」之後,他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兒子的教育身上,教會了他要自立,要有自己的想法,不管遇到什麼,都要靠自己。
我印象最深的是,馬皓文問兒子長大後想幹什麼,兒子說想考清華北大。
馬皓文卻說:「清華北大只是過程,不是目的,人生最重要的是追逐夢想。」
他還說:「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是箭靶子,如果你連靶子都找不著的話,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最終,兒子成為了夢想中的太空人。
這讓我想到了《當幸福來敲門》中,克里斯對5歲的兒子說的話:「如果你有夢想的話,就去捍衛它;別讓別人告訴你,你成不了才。」可見,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究竟有多麼重要。
一個真正好的父親,他會身體力行的去為孩子著想,他會守護孩子的夢想,成為孩子心底的超級英雄。
01
在知乎上有這樣一個話題:「擁有父愛,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其中一個回答是這樣的:「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這看似滑稽的回答,卻飽含著滿滿的幸福感。
父親是賦予孩子生命的那個男人,從我們呱呱墜地那一刻,他就是我們最堅實的依靠,一聲「爸爸」讓他心甘情願任你差遣。
曾看過這樣一條新聞,家中液化氣意外爆炸,花季少女李辰璽不幸全身多處燒傷,燒傷面積多達80%,當時穿著短袖的李辰璽,短袖被燒沒了,全身都是白皮,像塑料布一樣。
經過緊急搶救之後送進了重症監護室,由於李辰璽的燒傷面積較大,沒有多餘的完好皮膚,只能通過直系親屬的皮膚來植皮,作為李辰璽植皮之後的保護層。
李辰璽的父親李志鋒自告奮勇告訴醫生,要將自己一條腿的皮膚全移植給兒女,為了省下一筆錢給女兒治療,父親李志鋒選擇了無麻醉植皮,可以想像,尖利的刀鋒切割在皮膚上,該有多麼的疼痛,而他卻只是緊緊著咬著牙,連一句疼都不曾抱怨過,再次進行植皮手術時,醫生選擇了在李志峰的左肩膀上割取皮膚,李志峰還在術後說:「如果女兒還需要植皮,我會移植到她康復為止。」
為了不讓女兒擔心,他讓家人都瞞著李辰璽。後來醫生建議,最好穿上專業的防止增生性疤痕的壓力衣,考慮到一套得花上三千多塊錢,李志峰不捨得花錢買上一套,讓妻子在市場上買來幾十元一條的絲襪穿。
所以說,一個好的父親,他真的可以很愛你,捨得為你付出一切他所有的。
他或許並不富有,卻願為你傾盡所有,他也許並不高大,卻努力護你一世周全,他或許未曾說過愛你,卻願傾盡所有把最好的給你。
就如冰心說:父愛是沉默的,如果你感受到了那就不是父愛了。那些我以為遙不可及的父愛,再驀然回首觀望,原來它全部都藏在行動里。
02
李志峰的割膚救女的事跡,也讓我想到了自己的父親,他是典型的中國式嚴父,不苟言笑,沉默少語。
記得中學的時候,班裡組織長途春遊,全班唯獨我一人沒有報名參加,那時同學問起原因,我趾高氣昂地說:「我早就去過了。」
可實際上,根本沒有!因為我知道,對於這個並不富裕的家庭來說,父親是絕對不會讓我把錢花在這上面的。周末回家時,跟母親提及了此事,卻並沒有告訴父親。第二天清晨準備上學時,父親突然叫住了我,他把活動經費硬塞在了我的手裡。
我有些驚喜,出乎預料。直到過了許久,與母親在電話閒聊中我才得知,這筆不小的活動經費是父親在嘈雜的工地上,乾了整整半個月的苦力掙來的。
聽聞後,我頓時淚流滿面。
那一天,我跟父親通了許久的電話,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主動跟我的父親通話閒聊,聲音一度哽咽,可最後到底沒能對著電話那端的父親,輕聲說出那溫熱的五個字:「老爸,我愛你」。原來,對父親說一句愛,是那麼的不容易。我很慶幸,我生在了一個擁有父愛,同時懂得「父教」的家庭,父親教會了我要心存感恩,寬以待人,他還告誡我說:「你所擁有的,是來自社會的,將來你要回饋給它。」
所以說,父愛是成長之本,而父教是明理之基。
心理學家弗洛姆說過:「父親代表人類生存的另一個極端: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創造的法律、規則和紀律。父親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前段時間高考成績出爐,被稱為「國民才女」的武亦姝,以613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
許多人第一次認識武亦姝,是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她以2000首詩詞的儲備量橫掃百人團,一舉奪冠。
很多人驚嘆於她的才華,殊不知她是有個懂得「父教」的父親。
她的父親從她小時候就專注在她的教育上,每天下午4點30以後就關掉手機,剩餘的時間就專心陪孩子,父親會陪她一起讀書,跟她討論歷史哲學,給她講寓言童話,給她創造一個溫馨、濃厚的學習氛圍。
我知道,很多人會說:「每天4點30關機,她的爸爸肯定是不用工作!」但其實呢,武亦姝的父親是在科研機構工作,每天也會有數不完的工作要做,但相比於孩子的成長,他寧可犧牲工作的時間。
因為,孩子每一分鐘都在長大,那些錯過的時光,將永遠無法重來。
劉墉曾說: 「許多爸爸在孩子圖畫里,沒有手。為什麼?因為在孩子記憶里,爸爸像一團影子,總是抓不住。」
很多時候,在我們的認知中,有這樣一個觀念:陪孩子是老婆的事,男人應該以事業為重;女人天生就會帶孩子,男人天生就不會。因此,父親成為了這個時代的稀缺品,許多家庭都在進行著「喪偶式育兒」。
03
父愛的缺失對孩子的成長究竟有多大?
在日本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從小就缺失父愛的松子,美麗而敏感,但她的內心深處卻極度渴望被愛,因為患病的妹妹比松子得到的關注更多,所以一直被父親忽略的她,因為偶爾一次無意扮鬼臉換來父親的笑容,而開始習慣地在鏡頭前面扮鬼臉,逐漸形成了善解人意的「討好型」人格。
而後發生了很多事情,父親不再被她的鬼臉所逗笑,也不再關心與她有關的任何生活,所以,她開始自暴自棄,變成住在垃圾屋裡的又肥又髒的老太婆,最後死於小混混的亂棍之下。
松子曾說:「小時候,誰都覺得自己的未來閃閃發光,不是嗎?但是一旦長大,沒有一件事會遂自己心愿。」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來源於父愛的缺失,松子的一生從未得到過父愛,她的一生都陷入捨棄自尊和尋找愛的死循環中,難以自拔。
在她一次又一次的絕望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她對於父愛的渴望。那一刻,真讓人心疼。
如果說電影並不真實,那麼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一切,卻遠比電影殘酷得多。 「2014年8月,成龍之子房祖名在北京吸毒被捕,關押拘留三個多月」的新聞,
被很多的網友關注。房祖名有著「龍太子」的光環,在外人看來光鮮亮麗,但其實呢,他得到的父愛少之又少。
他的父親成龍把過多的精力放在了工作上,幾乎很難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吃一頓家常飯,更別說陪伴他的成長,監督他的學業。
許多在普通人看來很簡單的一件事,對房祖名來說卻十分困難。成龍曾在自傳裡面寫道:「有一次,因為老婆走不開,於是讓他去接兒子放學,但是半天等不到兒子出來,後來才知道,原來兒子早已讀中學,而他卻一直等在小學門口。」
父親的關心和陪伴,一直是房祖名所期待的,可他終究沒有得到。
如果說房祖名還是在爸爸身邊長大的孩子,那麼相比於房祖名,吳卓林就悲慘得多。因為沒有父親的管教,她一度流浪街頭,不只生活拮据,也造成了很嚴重的性格缺失。
所以說,缺少父親的教育,孩子很容易產生一系列的分裂人格,而這將是需要用一生去彌補的。
就像蒙台梭利說的: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人終其一生,都在受著童年的影響。
04
還記得,在韓劇《請回答1988》中,爸爸在面對女兒的抱怨時,對女兒說了這樣一句話:「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所以,女兒稍微體諒我一下。」這句話讓我感觸至深。
是啊,爸爸他也是第一次當爸爸,我們也是第一次當他們的兒女,父親是個平凡的父親,我們也是個平凡的孩子,我們都在努力適應彼此的角色。
我知道,要讓一個父親不缺失孩子的成長很難,因為,放下工作就養不起你,專注工作就一定會少了陪伴。
父親也有他難以啟齒的柔弱與辛酸,但不管怎樣,請所有的父親,都能多給孩子一些關心和照料:放下你手中的手機,多跟孩子交流一下;回到家不要再工作,多看看孩子畫的畫;跟孩子建立一種關係,陪他去他想去的地方;跟他一起探討音樂,享受旅行帶來的樂趣;教他要孝順父母,首先要從自己開始。
孩子的世界很小,除了媽媽的溫暖,還需要爸爸的關愛。
要知道,沒有被爸爸寵愛過的孩子,一生都在尋找那份缺失的父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