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索要物品超出經濟範圍,家長該如何做?用錯方法可能毀娃一生

2020-08-28     育兒小娜

原標題:孩子索要物品超出經濟範圍,家長該如何做?用錯方法可能毀娃一生

王悅家的孩子恬恬從小就喜歡買各種各樣的東西,每次放學時看見學校門口的小攤上,擺放著各種稀奇古怪的好吃的好玩的,恬恬就走不動了,非得要買這些東西,因為同學也都有,況且恬恬索要的都是價格非常便宜的小物件,而王悅又拿他沒辦法只好每次都同意買,隨著恬恬年紀的增長,雖然他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尚未成熟,但消費觀念卻越來越成熟。

尤其是對一些比較昂貴的奢飾品追求越來越高,有一次王悅帶恬恬逛商場,恬恬看中一套品牌鞋服,非得纏著媽媽要買,要知道這些衣服有些是根本不適合恬恬這個年齡段穿,但恬恬說自己身邊朋友都在穿這個品牌的衣服,自己沒有會被嘲笑的,最終王悅還是在恬恬的死纏爛打之下,迫不得已滿足了她的要求。王悅很奇怪,為什麼恬恬小小年紀攀比心卻這樣嚴重?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裡的掌上明珠,備受父母、祖父母的寵愛,要什麼有什麼,即便是條件並不富裕的家庭,寧願自己多吃苦,也會儘自己的所能,給孩子創造最好的生活,這樣就會讓孩子誤解為自己是沒錢人的生活有錢人的命,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不正確的金錢觀。

一、孩子索要昂貴物品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1、受周圍人影響,攀比心作祟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免不了要接觸社會這個大環境,在這個大環境中孩子會結交到各種各樣的朋友,當孩子的周圍都充滿名利慾望的時候,孩子也會在攀比心的驅動下,想盡一切辦法去追求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從而會引發家庭矛盾、社會矛盾。

2、滿足虛榮心

從小大到大,家長都會想盡一切辦法為孩子創造優質的生活環境,來表達他們的愛,殊不知這樣的教育方式不知不覺助長了孩子的虛榮心。虛榮心強的孩子什麼都喜歡跟別人比一下,在比不過的情況下就會選擇撒謊的方式來掩蓋自己缺憾,久而久之孩子很容易成為虛榮心的奴隸,扭曲孩子的心理,造成孩子行為上的迷失。

3、受父母影響

成年人的世界是複雜多變的,會有各種各樣的爭名逐利、勾心鬥角,面對社會的壓力和現實的影響,他們會把這種行為潛移默化的轉嫁到孩子身上,比如喜歡炫富、喜歡拿自家孩子跟別人家孩子作比較等等,這樣的家長往往意識不到自身的問題,而總是習慣找尋孩子身上的毛病。

家長想給孩子創造好的生活條件這種想法沒有錯,但一定要把握好對孩子關愛的度,不要讓自己的不當行為讓孩子養上「富貴命」,當孩子向父母索要超出經濟範圍的昂貴的物品時,家長如何處理就尤為重要,不同的處理方式對孩子的影響也有所不同。

二、假裝對孩子「藏富」「哭窮」可能會產生的後果

1、藏富

對於家境相對較好的家庭來說,有的父母雖然有錢但卻不讓自己的孩子知道,因為他們認為這是對孩子負責的一種表現,這樣培養出的孩子才能更腳踏實地,不奢靡揮霍,養成勤儉節約的好品質。但這種方式家長一定要把握好度,否則很容易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我曾認識一位頗有成就的企業家,雖然資產過億,但他卻住在極為普通的住宅樓。後來我問他:你這麼有錢,為什麼還選擇住在這麼普通的小區?這位企業家說到:我有錢,但是我孩子未來未必有錢,如果我現在把所有好的生活條件都給他,那麼他將來只會啃老,一事無成,到時候豈不是害了他?

果不其然,現在他的兒子已經功成名就,創立了屬於自己的公司,一點都不比父親遜色。其實適當藏富對孩子來說未必不是件好事,因為這樣孩子才能把自己的所有精力和心思放在自我拼搏上,不為錢弓腰折背,才能更有志氣,成就一番大事業!

2、哭窮

顯然哭窮的家庭要比藏富的家庭多得多,不少家庭為了從小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習慣,經常習慣性的在孩子面前說「家裡沒錢,你一定要好好學習,以後賺大錢」,甚至有些家長還會毫不顧忌孩子的感受,在孩子面前為錢爭吵,殊不知這樣會讓孩子整天為自家的經濟狀況擔憂不止,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

(1)自卑孤僻

若家長總是在孩子面前哭窮,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感覺自己與同學朋友之間的差距太大了,心裡會特別自卑,不敢與別人溝通交流,越來越沒有自信,父母經常給孩子灌輸這種思想,孩子就會認為自己確實低人一等,很容易看輕自己,變得孤僻自卑起來。

(2)過度節儉、摳門

過度哭窮的家長,往往在無形中就影響到孩子的金錢觀,孩子因此也會變得過度節儉、摳門,這種過度節儉就會讓孩子周圍的朋友同學感到不自在,甚至不願意與其交往,孩子的人際關係就會越來越淡漠,和別人交往的時候也會變得畏手畏腳,害怕欠別人人情,因此成為被人口中的笑柄。

(3)眼界格局變小,擁有錯誤的價值觀

家長過於強調家窮的思想觀念,就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家裡真的很貧窮,每當孩子想要某樣東西時,家長都會以家裡沒錢來拒絕孩子的要求,孩子的要求滿足不了,就會形成見錢眼開的心理,為了眼前一點利益就出賣一切。

除此之外孩子還容易形成金錢大於一切的思想觀念,這種錯誤的價值觀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孩子今後很容易因為金錢而走上違法犯罪的不歸路。

所以過度哭窮不利於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而且這種不正確的金錢觀還可能引領孩子誤入歧途。只有真正把握住度,才能在不傷害孩子的前提下,幫助孩子改正不良行為習慣。

三、家長該如何才能正確解決問題,又不會傷害到孩子

1、出門前和孩子約法三章,有計劃的花錢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在出門前和孩子共同約法三章,與孩子共同商討,哪些是需要購買的,哪些東西是無關緊要可以放棄購買的,與孩子「約法三章」後,並做好獎懲機制,教育孩子信守承諾,一旦孩子如實做到,家長就要給孩子一定的獎勵,強化孩子說到做到的行為。

2、讓孩子明白金錢的意義和來之不易

孩子向父母索要超出經濟範圍的物品,一般都不考慮這些錢到底從哪來的,更不理解金錢的來之不易,家長要教育孩子這些金錢都是辛勤的勞動賺取來的,並不是憑空就有的,孩子明白賺錢不易後,才會更加珍惜,不會任意揮霍,更不會超額消費。

3、幫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念

當孩子沒有正確的金錢觀時,就會認為錢是萬能的,只要有錢什麼都能得到,久而久之就會變得拜金,家長要教育孩子有些東西是可以用錢買的,但有些東西是金錢不能衡量的,比如親情、愛情、友情等等。想要花錢就要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養成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念。

都說要「富養」孩子,但家長要明白的是「富養」不單單是只給孩子物質上的滿足,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物質上的貧窮並不會給孩子多大的影響。反而心理上的貧窮才是最可怕的,所以家長一定不要再跟孩子哭窮了,只有讓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孩子才能從真正懂得珍惜金錢的來之不易。

今日互動話題:你認為對於孩子的無理要求是哭窮好還是藏富好呢?你平時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與莓果媽媽一起探討!讓我們在育兒的道路上共同提高!

我是莓果媽媽育兒師,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都會跟大家分享很多育兒知識,幫助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本文由莓果媽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TdtNXQBLq-Ct6CZsuj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