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煩惱,往往來自這兩個地方

2019-10-22     雅俗共讀

1

一個人的煩惱,總是需要你一個人去承擔,品嘗。哪怕你再拒絕,這種煩惱也會終身伴隨你。有位哲學家說,生命的本質本就是苦,既然你無從改變這個事實,但是你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你心態朝著好的方向去改變了,你的生命里才會裝下快樂,以及生命中一切跟美好相關的事物。

可是,在生活的過程中,我們總會有一個疑問,就是一個人為什麼有煩惱,是什麼原因導致一個人煩惱的。雖然我們內心很排斥煩惱,但是它就是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我們經歷了許多事後,不難發現的是,一個人的煩惱,並不單單是命運無端跟你開了個玩笑,而是在於你的心態。

記得王小波說過,「人一切的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正是因為你的無能,別人才會嘲諷你,打擊你;正是因為你的無能,你才會存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正是因為你的無能,才會給了別人欺負你的機會。

從而,就引申出一個人痛苦的來源,最大的根源是來自於你,而不是他人。你想改變自己,就要從改變自己的心態做起。通過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煩惱的來源,往往是來自這兩個地方。


一,來自職場中:容易焦慮,習慣給自己壓力。

人在職場,總有很多的身不由己,也總有很多的壓力。畢竟,職場是能夠給你希望生存的地方,若是你不能適應職場的規則,你就容易被淘汰,並且還要受到他人的歧視嘲諷。人性很現實,當你一無所有,沒有經濟來源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會看不起你。

在這種環境中,一來你的溫飽不能得到滿足,二來別人還會背後詆毀你。此時的你,就好比夾在了這個縫隙當中,不斷被排擠受壓。而一旦這個壓力到了你無法承受的時候,這恰好是你煩惱的開始。

因為,人承受的壓力是有限度的,一旦到了這個度,人就會受不了,從而會崩潰。所以說,身在職場中的你,從來沒有什麼容易兩字。既然左右都是煩惱,那你不妨給自己的生活做一些減法,有壓力的時候,可以出去外面走一走,跟朋友聊聊心事,這些行為,都會幫你釋放更多的壓力,從而你也會如釋重負。


二,來自家庭中:習慣對家人說重話。

有的人在人前的時候,永遠會把自己的最好的情緒留給陌生人,但是只有他知道,自己心裡是有多麼的苦。因為,在他有很多壓力的時候,就會對著自己的家人發脾氣,總以為有家人的寬容,以為他們的不計較,所以就把自己最不好的一面給了他們。

聽人常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但是家,也是溫暖一個人的心靈港灣,所以,無論你遭遇了什麼,都不要對著自己的家人大吵大鬧,喋喋不休,這樣的行為,會傷了彼此之間的和氣。


在心理學上,每個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所以你不要凡事得寸進尺,無下限去挑戰他們對你的包容。不然,當他們受不了你了時,也會對你漸漸寒心的。

你想要擺脫煩惱,那麼就不要對著自己的家人發脾氣,把好的心態留給他們,那麼,在你難過的時候,在你無助的時候,是他們會不顧一切的來照顧你,安慰你。這種行為,才會削減一個人更多的煩惱,從而,幸福也會離你很近很近。

今日留言,你認為一個人的煩惱,來自哪些地方?歡迎探討。

原創作品,歡迎轉發分享,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OM3-m0BMH2_cNUgdYU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