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市場,巴菲特講了很多,其中有兩句話很重要:
1、中國市場的估值比美國低,股票更便宜!
2、中國是一個新興的市場,會有很多人參與到股市,人們會更加投機。
A股會跌回2400點嗎?
其實,A股短期會有波動,但很難回到去年底的2400多點的位置了。
原因很簡單,MSCI指數納入A股正在進行中,外資持續買入A股的優質股份。
MSCI納入A股,目前主要是針對滬深300、中證500的成分股。
這個納入是分批進行的,大約每季度提高5%的納入比例。
MSCI每納入A股5%的比例,大約會有1500億市值的A股被買走。
2018年底的時候,MSCI納入A股的進度,只完成了5%。2019年還有好幾次,到年底會提高到20%的進度。剩下的80%則會在未來再考慮什麼時間進行納入。
MSCI是指數基金,持有股份的周期是比較長的。
1500億是什麼概念呢?
國內本土的指數基金,也是投資滬深300、中證500成分股為主的。目前A股全部指數基金的總規模,大約是7000億。
這是國內指數基金髮展了十幾年積累的規模。
現在MSCI每季度提高5%的納入A股,一個季度就有1500億,大約是全部指數基金規模的20%。
而今年還會有兩次納入。
一次是8月27日,一次是11月份。
市面上流通的A股優質股份越來越少,也很難回到去年底的位置。
短期A股可能會有上下百分之十幾的波動,但不會太大。
牛市來臨前有什麼特徵嗎?
01 股市跌出三底(估值底、政策底、市場底)
股市想要迎來牛市肯定是要熊市結束後;
而估值底、政策底、市場底也是靠跌出來的並不是漲出來的;估值底也就是當跌出歷史最低估時候,具備價值投資的階段就是估值底,類似A股市盈率在10倍至13倍之間;
政策底就是當股市經過前期大幅殺跌後,在某個點或者某個區域不同的有政策利好刺激股市,穩定股市,抑制股市下跌空間就是政策底,類似A股2449點是政策底;
而市場底往往都是最後出現的;
也就是當股市跌出了估值底,政策底之後會再度跌出市場底,而市場底出現之後最明顯的標準就是大盤連續放量中大陽拔起,出現反轉信號這就是市場底,類似A股市場底還沒有出現。
02 股票平均市盈率在10倍至13倍會來波牛市
當前的A股市場目前平均市盈率為12.95倍,也就是處於歷史最低估;
最低水平階段,A股已經說明很便宜,有投資價值的階段;
目前A股市盈率在12.95倍已經跌破了歷史大底998點15倍市盈率,跌破了歷史大底1664點14倍市盈率,但還未跌破歷史大底1849點10倍市盈率;
但目前已經跌破了兩次歷史大底市盈率,僅此於1849點的估值,足於證明A股迎來牛市也是漸行漸近了。
03 股票市凈值在1.5倍會來波牛市
當前A股的市凈率為1.31倍,已經創下了A股最低市凈率水平,足足證明A股已經嚴重超跌,很多個股已經幾倍投資價值了;
來看看2005年歷史大底998點市凈率為1.7倍,2008年歷史大底1664點市凈率為1.99倍;2013年歷史大底1849點市凈率為1.37倍;
當前的A股市凈率打破了A股歷史28年最低水平,證明A股牛市到來漸行漸近。
04 股票二級市場表現情況特徵
股市要來牛市的時候最明顯的信號就是證券股止跌企穩開啟超跌反彈,證券股止跌就是熊市即將結束的信號;
證券股在配合權重股護盤;
另外還有一個最明顯的信號就是之前的強勢股補跌,垃圾股補跌之後市場會逐步企穩,這也是熊市即將結束的標準信號。
只要這些信號出現後說明股市熊市末期,但也不能代表牛市會馬上來臨,只能說離牛市越來越近了。
炒股如攀岩
一、炒股是一條艱辛的道路,在通過財務自由之前,需要克服重重困難,想輕輕鬆鬆就能掙錢幾乎是不可能的。
1、炒股很難得到家人的支持。即使處於今天思想高度開放的時代,大多數不炒股的人對炒股這件事情仍然會嗤之以鼻。現在正在進行炒股的散戶們,有多少是瞞著老婆、爸媽進行的?有多少又是在巨額虧損後只能自舔傷口還要裝作若無其事怕被家人發現的?有多少在連續莫名虧損後徘徊迷茫想放棄的?目前,整個中國社會對炒股存在嚴重的誤解,對很多人來說炒股就是好逸惡勞,炒股就是買彩票,或者炒股就是變相賭博。在這種社會環境下,想成為職業股民需要承擔多麼大的心理負擔。
2、炒股是需要「靠天吃飯」的。有人說炒股就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雖然有些誇張,但卻不無道理。2018年的行情下,任憑你技術再精通,有幾人可以不虧損?又有幾人可以賺錢?就如同農民種莊稼,好的收成需要老天成全。炒股也是一樣,想要好的收益需要大盤的配合,也就是大的經濟環境,包括國內經濟和國際經濟。如果真的是三年不開張,甚至虧損,有幾人又能夠撐過這三年呢?
3、炒股沒有一套標準化的盈利模式。炒股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標準公式,反而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炒股的理論、流派、技術指標等都有很多種,再加上江湖上流傳的各種炒股秘籍,更是花樣百出,對於沒有任何基礎的股市小白來說找對努力的方向都很困難。現在又處在一個網絡大數據時代,各種信息五花八門,更有很多以假亂真。關鍵炒股又是一件非常隱私的事情,很容易濫竽充數,我說去年炒股賺了20萬,別人根本沒辦法去印證。
4、炒股是反人性的。多數人覺得炒股既簡單又舒服,一人一桌一電腦,開著空調,喝著咖啡,按幾下鍵盤,白花花的銀子就進兜里了。事實如何,只有真正以交易為生的人才知道。漫漫股海路上,充滿誘惑和陷阱。莊家的一個空頭陷阱很容易就把很多散戶提出局外。當我們大賺時,我們激動不已,不斷加倉,結果一個深度回調,獲利盡吐,還被套牢。當我們被套牢後,我們憤怒不已,和盤托出,殊死一搏,結果被套的更深。其實,這些都是人類正常的情緒發泄,但是作為股票交易者不行,要時刻保持理性,不以漲喜,不以跌悲。
5、時刻都需要抉擇。炒股更像是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一葉孤舟,沒人會告訴你哪裡才是彼岸。散戶往往大多數時間都處於迷茫的狀態,買進後跌,賣出後漲,空倉則踏空,全倉又套牢。市場當中每天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消息,而這些消息對於股市的影響到底有多大,誰也無法給出準確的答案。
二、股市又是相對公平的戰場。
1、股市中沒有人情往來。現代社會,有多少人厭倦工作中的虛情假意,人情往來。而炒股則不同,完全可以撕掉偽裝的面具,一個人大門緊閉,一頭鑽進股市,按照自己的計劃買賣。
2、股市中沒有家事出身。對於有工作經驗和生活閱歷的人來說,這點深有體會。其實,很多人最開始投身股市的原因就在於此,工作中由於機遇或者家庭出身的原因,遇到難以突破的瓶頸,便寄希望於炒股進行一搏。
3、股市只有賺和虧。對於這點很多人可能不同意,認為股市中存在不少見不得人的勾當。雖然這點不可否認,但是試問各行各業哪一行又不是如此呢?能夠隨意操縱一直股票的漲跌的大資金畢竟不多,而除此之外十萬、一百萬甚至一千萬對於股市來說有差別麼?
總之,炒股是一條非常艱辛的道路,一將功成萬骨枯,如果你想實現財務自由,那麼什麼都不說努力吧,路漫漫其修遠兮。值得慶幸的是,一旦你堅持下來成功 了,這一切又都是值得的,你會得到你想要的自由。
炒股是種修行
一、你能天天盯盤而空倉一個星期或一個月,甚至更長嗎?這是第一個坎,一個很難逾越的坎。空倉也是操作,而且是高水平的操作,但它也最難操作!空倉絕對是賺大錢前提,空倉是迴避市值回落的最好方法,因為只有會空倉才能頭腦冷靜!千。萬不要怕空倉而錯失良機,因為股市的錢是賺不完的,適時的休息,是平常心的表現,不會休息的人,就可以說不會工作。
二、其他股票都大漲,你手上的股票卻跌了,你感到失落嗎?假如你感到很失落,有換股的衝動嗎?反之,其他股票都大跌,你的股票卻漲了,你得意忘形忘乎所以嗎?如果兩者都有,那就說明你心態很浮躁,你就該過第二個坎。不以漲喜,不以跌悲!股票因為主力介入時間有先後,啟動自然有輪動,歷史數據告訴我們,一輪大行情下來,大部分股票的漲幅是差不多的(除去個別超牛的個股),因此,只要有耐心,機會可以說是均等的。
三、股票跌破了重要支撐線,你抱有僥倖心理嗎?當股票一路往下,你會一路期待股價反彈嗎?假如這些你都有,那麼,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這第三個坎,也是最大最高的一個坎,是絕大多數股民過不去的。破線(位)離場!主力絕對不會讓自己的股票隨意的破位,因此破位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堅決離場。
在股市裡博弈,坎很多,不是有了一點技術就能夠戰勝市場的。你得首先戰勝自己,而戰勝自己不是光靠知識,更重要的還要有淡定和感悟的心態。
其實炒股也是一種修行,耐得住寂寞方能成正果。
短線操作靠等待,長線布局靠忍耐。
指數和個股的操作哪一個比較好?我想多頭格局和盤整格局裡面可能個股操作會比較吃香,因為我們有特別的尋找穩定獲利的選股方式,可以選擇股票操作
有些股票是買了就上,有些是要慢慢布局等待發動,想要買到買了就上的股票,要等待回檔的好時機,要買到長線安穩的股票,就要買了然後忍耐。有些股票長期處於低檔,這些股票遲早要發動的。
能賺能守,才是贏家。大多數的投資人,只會做多,因此當股市上漲時,多數都能賺錢。可是賺錢也要守得住,才能成為贏家。獲利唯艱,守成不易啊! 當一個多空輪迴,很多人會在下跌中吐出大部分獲利,甚至反勝為敗的不在少數。如果只是入寶山卻空手而回,或入寶山只得銅鐵的,還算幸運;悲哀的是那些沒有 基本功夫,沒有多空方向感的人,在逢低攤平,逢回加碼的錯誤操作策略之下,只要碰上一次急殺,就黯然斷頭出場,連東山再起的本錢都沒有。 因此,股市的贏家,並不是出現在股市上漲之時有多少獲利,真正決勝負的是在股票下跌之中,股市十餘年,我見過太多次「漲兩千點沒幾個賺錢郎、跌五百點個個 住套房」的多空輪迴殘酷事實。因此,誰能夠避開下跌,實現獲利,留住大部分的資金才是贏家。甚至在下跌中,能看準趨勢,敢反手做空,在下跌中也獲利的,終 將是箇中高手,最後的大贏家。
大盤也好,個股也罷,常常超漲超跌,超漲時,固然可以獲得高額的利潤,但股價一旦反轉,沒有適時的避開,也會讓人剝掉好幾層皮,好幾年翻不了身。
股票到了高檔,不知道要跑,到最後肯定是白忙一場,紙上富貴而已。做股票,賣點比買點重要。會買是徒弟,會賣才是師父。當危險出現的時候,一定要賣。不管對 錯,先收回資金再說。停損也好,停利更棒,反正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手中握有資金,就有主動權,就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要確保利潤,或抽回老本,最關鍵的做法就是要知道危險。當大盤由多頭轉為盤整,就可漸漸出場,不貪最後高擋,留一些給別人賺,同時也把風險留給別人,最慢 也要在由盤整轉成空頭走勢之時,全部退出。
每次下跌,都是財富重分配的機會。而要掌握此機會,唯有能閃過大跌段的高手,才有可能保留實力,才能在低檔時,有能力大買,才能成為最後的大贏家。
金融市場中,大多數人賺賺虧虧,但是最終始終無法實現穩定盈利,為什麼?
市場中大部分交易者因為技術的不達標導致虧損,但是也有一部分交易者技術已經過關,但是在心態上卻始終無法過關,你所欠缺的其實只是一次頓悟。
一旦過了技術關,其實交易最大的敵人將不再是市場,而是你自身,你的本心、觀念以及行為方式;有人始終不了解失敗並非來自於市場,在市場中自己敗給了自己。人最大的敵人來自於其內心。金融市場不同於社會生活的其他方面,當人們從事其他社會職業時,人性的弱點很多時候可以用某種方法掩飾起來,但在金融市場上,每個人都必然把自己的人性弱點充分地表現出來。
這也是為何即便市場中很多有技術的人,甚至是技術很好的交易者依舊多次犯著同樣錯誤。而技術好的交易者大多表現地較為貪婪,而往往貪婪所表現的便是重倉交易、頻繁交易,期望一夜暴富;因為他們非常相信自己的技術,並且不希望錯過這麼一次非常好的機會,將自己精力和財力都賭在了一次交易上,當然我們也知道,這情況下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交易中的人性弱點,這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想要完全克服很困難。在恐懼、貪婪、憤怒、猶豫、慾望之中你唯一能控制的是你自己的心。由此可見,在市場中保持理性和清醒是何等的難能可貴。做交易必須要把人性弱點控制在一個適度的範圍內,堅持獨立、理性的思考。(這也是為何交易會如此孤獨)
交易是一門技藝,技術、心態、財力是交易的核心要素。任何一門技藝的磨練都需要時間、精力以及財力,交易也是如此。交易賺賺虧虧,很多人感覺自己的交易總是欠缺什麼,其實大多數技術過關的交易者欠缺的不再是判斷趨勢、判斷支撐阻力、資金管理等等技術上的東西,而是一次頓悟。
迷惑的時候就像是經歷多番劫難一樣,苦苦追求而不可得,而幡然醒悟卻是在一剎那的瞬間。頓悟人人都會有,只是你何時頓悟以及積累的是否足夠,同時你的資金是否足夠支持到達頓悟的那一刻,這也是為何財力也是交易的核心要素之一。頓悟即是無念,對於頓悟,不能刻意去追求,我們更多的是去等待,等待這麼一個契機;越是刻意追求頓悟,越求之不得,頓悟講究的是一個契機,這個契機也因人而異,它具有突發性、獨特性、不穩定性、情緒性,可能是某個人的一句話、可能是一件生活中的瑣事、可能是一次虧損、亦可能是一次盈利等等;完成了頓悟之後,你便會擺脫賺賺虧虧的局面,到達穩定盈利的層次。
股市分析的9張思維導圖,建議收藏
下面為大家分享包括股市導圖總綱、k線、均線基礎、切線、指標分析、選股方法、板塊輪動和股市各類騙局,希望能給大家來個股票知識大梳理。
1、股市導圖總綱
2、k線基礎
3、均線基礎
4、切線基礎
5、指標分析
6、統計分析
7、選股方法
8、板塊輪動
9、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注意:以上圖片被壓縮,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圖片)
成交量戰法
成交量是技術分析的靈魂,無論主力運用什麼操作手法,成交量都必須用真金白銀堆出來,成交量的大小往往決定行情發展的深度。
一般情況下,股票上漲必須放量,要持續上漲,就必須持續放量,調整必須縮量,調整末端必須相對最小量。綜合來看:股票從上漲到下跌的循環,本質上就是逐級放量到逐漸縮量過程的循環,也是財富再分配的循環。
永遠記住:資金決定成交量,成交量決定趨勢,趨勢決定漲跌,漲跌決定投資者的命運。成交量對應的是成交金額,即「錢」,俗語稱:「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資金是逐利的,一個品種的漲與跌,都是資金對於價格的把握而形成,有人鳴槍發號,有人吶喊助威,每一個過程都會有資金的身影在其中,最直觀的體現就在成交量上。
成交量的表現形式
1、縮量:市場交投表現為相對比較清淡,大部分人對市場後期走勢認同較高。而他一般是與前面的成交量相比較而得出的一個增減概念。
2、地量:是縮量的一種極端表現,市場交投極為清淡,成交量創出較長時間段內的最低水平。
3、放量:市場交投變現為開始活躍,投資人對後市分歧逐漸加大,對後期走勢認同度降低。
4、天量:是放量的一種極端表現形態,市場交投極為活躍,成交量創出較長時間段內的最高水平。
成交量買入法
1、低位放量買入定式
(3)如發現巨量後成交量不能有效繼續放大,應引起高度重視,最保險的做法是先清倉出局,觀望後續走勢。
如圖所示,的股價經過長期下跌,使得空頭能量有足夠的時間充分消耗,股價止跌走穩表明多空能量獲得暫時平衡,多空交替,多頭最終將打破這種平衡,而低位放量正是多頭力量異動的最初顯示。短線交易者應在低位突然放量,股價明顯上漲時跟進。
利用此方法時應注意:
(1)突然放量時股價位置必須在相對低位,可從個股歷史走勢中確認,這樣買入信號才可靠。
(2)突然放量前的股價應在一個時間段內獲得支撐,有跌不下去之感,股價呈平台整理形態,此區域成交量呈均勻縮量狀態,突然放量才有效。
(3)注意低位放量區域與前一輪行情高點的距離。與前期高點距離越遠,空頭力量消耗得越充分,多頭力量確認的可靠性越強。
2、量能突破買入定式
當股價經過大幅下跌後,如果低位連續放出大成交量,且股價上漲,此時可以短線跟進。
成交量的變化會影響到股價的變化,同時成交量也是對股價的肯定,一個價格如果能被支撐住就必須有成交量相配合。因此,巨量必然會伴隨著股價的大幅上漲。
普通股民的資金操作是雜亂無章的,無法對股價的波動產生強大的影響作用,只有主力資金才會對股價的波動產生強大的支撐和促漲促跌作用。在實戰操作過程中,交易者要對成交量的放大進行深入的分析。
如果個股在低位放出巨量,日K線已向上突破長期下跌趨勢線或突破20日均線,此時便可買入。
利用此方法時應注意:
(1)放出巨量時股價應處於相對低位,如果大盤已有較大漲幅,個股也有超過一倍升幅之後出現的放巨量現象,應引起高度重視,這有可能是莊家在拉高出貨。
(2)股價在低位整理時間越長,出現巨量後股價上漲的機率越大、漲幅 越高。
3、縮量橫盤買入定式
如圖所示,當股價經過一波漲幅時,獲利盤湧出,使股價繼續上升受阻,需先經過一段蓄勢調整才能繼續上升,此時成交量逐步萎縮到一個較低的位置,股價也小幅下跌至一個相對低點,這時應是明確的買入時機。當成交量重新開始放大,將展開又一浪升勢。
特別是股價快速上漲後調整、成交量顯著萎縮時,更應該大膽買入。這一般是莊家震盪洗盤的表現,要不了多久,莊家就會再度拉升股價。通常來說,在股價第一次快速上漲後的調整中,成交量明顯萎縮時買入非常可靠,之後再被拉升調整縮量時是否是買入時機,要視莊家的行為和股價形態而定。
成交量賣出法
1、高位天量天價
天量天價是指個股(或大盤)在成交量巨大的情況下,其股價(或大盤)也創出了新高的現象,這是量增價漲的極端形式。它常出現在長期上漲的末期,也是一種股市裡的特殊現象。所謂「天量」,是指股票(或大盤)創下了一直上漲以來的最大成交量;所謂「天價」,是指股票(或大盤)創造了一直上漲以來的最高價位。
如果股價處於高價位區間,由於主力對敲的行為,或者市場極度瘋狂的行為,往往都會造成在創出歷史性的巨大成交量時,股價也創出歷史性的新高現象。這往往是盛極而衰的前兆,當所有看漲的人都買入後,市場即失去了繼續爬高的力量。見此狀況,交易者要考慮減倉了。
2、高位量增價平
量增價平是指個股(或大盤)在成交量增加的情況下,其股價(或大盤指數)卻一直沒有什麼漲幅的現象,它意味著多、空雙方的意見分歧比較大,但誰也沒制住誰。
如果當時股價處於階段性的頂部,量增價平則往往是空頭開始發力的表現。當股價有了較大的漲幅後,儘管多方的熱情仍然高漲,但空方出於套現的需要而開始拋售,導致股票會出現成交量增大而價格上不去的現象。此時,沒有股票的交易者要持幣觀望,而有股票的交易者則應考慮減倉或平倉。
3、高位量增價跌
如果當時股價處於階段性的頂部,量增價跌則說明主力開始出貨了,空方加大了拋售的力度。由於前期個股展示了充分的財富效應,導致後期很多交易者仍然積極介入,所以此時的成交量往往比較大。當主力機構開始拋售後,股價必然會出現階段性的跌勢,甚至開始反轉走熊。所以,交易者見此狀況應趕緊平倉了結。
高位的價跌量增形態賣點精講
(1)高位的價跌量增,往往表示獲利豐厚的長線籌碼,開始不計成本地殺跌出局。雖然逢低入場的資金逐步增加,但是拋盤數量仍然超過了買盤數量。後市股價仍有較大的下跌空間。
(2)價跌量增表明拋盤非常堅決,股價往往呈現連續下跌。因此投資者發現這種走勢後,應該立即進行賣出操作,不可抱著「等反彈再賣」的想法。
(3)在「價跌量增」時,投資者不可輕易地「逢低入場」,否則很容易成為機構殺跌出貨的對象。
虧損,是炒股者的宿命嗎
每一次交易,
我們希望橫盤時間可以儘可能的短,因為我們往往很著急賺錢;
每一次交易,
我們希望拉升時間可以儘可能的短,因為我們往往很著急賺錢。
實際上我們往往會經常掉在一個自己給自己設置的陷阱裡面
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交易者都能承受這種空間和時間上的不對等,當我們在有限的時間裡憧憬無限的上漲空間的時候,實際上我們往往會經常掉在一個自己給自己設置的陷阱裡面,這種慾望與失望的反覆焦愁,足夠把一個交易心智不夠成熟的交易者擺弄的像個傻子一樣,對於時間與空間的把握和協調會是一個貫穿每一個交易者整個交易生涯的問題,因為這不是單純技術性的問題,更是取決於每一個交易者的交易心態。
雖然這不是屬於宿命論的範疇,但是在實際的交易過程中這幾乎成了每個交易者都難以逃脫的宿命,不論你是以一分鐘為交易周期的短線交易者,還是以日線為交易周期的中長線交易者,都會面臨資金的損失。
儘管我們崇尚投機市場的公平。但其實這種公平也是相對的,在公平的交易規則之下永遠都存在自由發揮的空間,而這些可以自由發揮的空間,就區分了交易者盈虧的結果,結果怎麼樣不是取決於市場規則是不是一定公平的,就算是如我們想像中的一樣公平,也不會讓每個交易者都能夠賺到錢,靠的還是交易者自身的絕對素質。
而造成這種損失的直接原因就是,市場大部分時間明明是震盪,而我們卻希望市場大部分時間裡有明確的方向,不能說市場是錯的,因為它從來都不是一個可以講道理擺事實的對象,這無關對錯,對此我們只能慨嘆市場永遠都是對的,當然,好像也不能說交易者自己本身是錯的,因為交易者進來的目的就是賺錢,而賺錢的方法就是行情可以走出足夠大的空間。
既然都投機市場和交易者都沒有錯,那到底錯在哪?
市場只偏愛能跟的上自己節奏的人
儘管,為了能夠在這個苦逼不堪的投機市場上能夠多賺倆錢,大部分交易者已經對自己夠委屈的了,我們堅持市場永遠是對的,我們堅持檢討自己,甚至不惜打破了正常的生活作息和社會交往,儘管如此我們選擇做趨勢的時候,也許市場就給了我們一個震盪,當我們選擇做震盪的時候,市場卻又淘氣的送給我們一個趨勢,這會讓我們覺得,市場就這麼不待見我們。這又錯在哪兒呢?
其實,市場從來都不會偏愛哪一方,如果非要說偏愛的話,只能說它既不是偏愛多方,也不是偏愛空方,它只偏愛能跟的上自己節奏的人。
從這個角度來看,上面出錯在哪兒呢?錯在市場要震盪的時候,我們偏想跟他一起上漲,市場想上漲的時候,我們卻偏想跟他震盪,所以市場上的交易者都有兩種死法:趨勢交易者死在震盪里,震盪交易者死在趨勢里。
趨勢交易者死在震盪里,震盪交易者死在趨勢里。
投機市場相信平衡,不是公平
所有交易者都羨慕股票投機的公平,但投機市場最大的公平,它不是在於可以公平的讓每一個人都賺錢,而是在讓一批交易者賺錢的同時,讓另一批交易者虧錢,從這個角度來看,與其說是一種公平,倒不如說是一種平衡,群體性的思維永遠不可能達成一致,所以,這種差異決定的平衡會一致存在。
人的情緒,即是市場的情緒,琢磨市場,實際上就是琢磨想你你一樣坐在電腦前面的交易者,甚至是琢磨你自己,當然,你在琢磨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在同樣琢磨你,所以別把自己想的太聰明,也別把別人想的太簡單。
可能是因為經驗充足的交易者足夠少,所以賺錢的交易者永遠是歷經多少次摔打懂得怎麼樣跟隨市場節奏的這部分少數人,在總資金量平衡的情況下,往往也是這少部分的交易者賺取了大部分交易者的虧損,所以他們的盈利很豐厚。
不管你是一個趨勢行情交易者,還是一個震盪行情交易者,都有自己賺錢的時候,因為市場本身有趨勢和震盪輪迴的周期,所以即使你不能夠總是跟上市場的節奏,市場也有短暫迎合你的時候(儘管這樣說可能不對,但是確實可以這樣理解),所以,要想在投機市場賺錢,就要看交易者怎麼把握自己的節奏和市場的節奏了:要麼主動去跟隨市場的節奏,要麼等著市場來迎合你的交易節奏。
很多朋友炒股虧損一買就跌一賣就漲,主要是缺乏正確的交易模式。想學習更多盈利模式,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股市交易員(L6900811),探討交流炒股技術,龍頭戰法 ,主力控盤戰法,強勢股操盤方法,識趨勢,知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