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結算金額和開票金額不一致,該怎麼辦?

2021-01-21   會計網

原標題:發現結算金額和開票金額不一致,該怎麼辦?

年底了,很多財會的小夥伴都在忙著結算各種發票,整理一整年的數據。近期,就收到不少財會朋友詢問關於發現發票金額與實際結算金額不對等的現象,不知道該怎麼進行帳務處理。今天,這篇文章就來和大家一起講講關於開票金額和結算金額的相關問題。

開票金額和結算金額對不上

正常情況下,我們收到的發票上邊的金額是和我們付款的金額是相等的才正確,但往往有時候我們卻收到開票金額和結算金額不一致的發票,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我們可以看看是不是增值稅發票的原因,因為增值稅發票裡邊含稅,所以出現開票金額和結算金額上的差異是正常的。

如果不是這個的原因,真的是存在著開票金額和結算金額的差異,我們也需要分情況進行帳務處理。

情況一:如果是收款的金額比開票的金額多,那麼會計分錄就可以這麼做: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繳稅金——應繳增值稅——銷項稅額

其他應付款——xx公司

因為這是付款方出現的失誤,所以需要把多付的款項給付款方退回,因此在帳務處理上做往來帳款的處理即可。

情況二:收到的開票金額數目大於收到的實際金額,這樣我們就要看看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1、如果是雙方之前簽訂合同的金額為100萬,後來因為協商為95萬,但是已經開具了100萬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可最終只收到95萬的款項,那麼此時就應該重新開95萬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要不然就是不合規發票,不得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也不能進行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

2、如果是因為銷售單位不再收取剩餘款項而導致的開票金額和結算金額有差異的,那就應該按照實際付款金額,分別計入採購材料的貨值和對應的進項稅額,超出票面的稅額應當在認證後做部分進項轉出。如果銷售單位還要收取剩下的款項,那就可以將還沒有支付的貨物價款和相對應的稅金合計數計入應付貨款。

客戶沒有給我按照開票金額結算

有很多會計也會遇到這樣的麻煩,客戶購買產品,連該付的金額發票都已經開好了,但後來客戶和老闆協商,實際付款只付了一部分,有一部分款項就不支付了,此時會計就很頭疼,不知道該怎麼進行帳務處理。

以下有3種做法可以解決:

做法一:我們可以雙方進行協商,重新簽訂合同或者是補充協議,然後再把原發票要回來再給對方開實際付款金額的發票。會計分錄如下:

收到作廢發票時,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收帳款 紅字

貸:主營業務收入 紅字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紅字

重新給對方開具正確金額的發票,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收帳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做法二:雙方也可以簽訂一份現金折扣協議,按照現金折扣之後的金額進行帳務處理。會計分錄如下:

使用現金折扣協議,就會少收一部分錢,我們可以把它計入財務費用,那麼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財務費用

貸:應收帳款

做法三:如果對方不願意給你退回原來的發票,那麼以上兩種做法都沒辦法進行了,那只能掛在應收帳款裡邊,待到日後進行壞帳處理了。

開具的發票超過開票金額是什麼意思

有些會計在開具發票的時候系統會顯示超過了開票金額,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大家可以看看下面的表格:

所以,超過開票金額的原因就是已經超過了可以開具的額度,如果需要繼續開具,需要向稅務部門重新申請額度。

500元金額能開票嗎?

相信很多會計對於500元上下的票據很疑惑,到底能不能稅前扣除。其實能不能稅前扣除,我們需要對情況進行分析。

舉例子:會計網開了一家小餐館,他給客人開了一張收據,但是客人把那張收據退回來跟他說,希望會計網可以以個人的名義給他重新開一張。會計網就很納悶,這有什麼區別,不都是我開的票嗎?

其實是有區別的。如果會計網以個人的名義給客人開了收據,這樣就屬於小額零星業務,那麼如果收據沒有超過500元,根據規定,沒有發票也是可以進行企業所得稅的稅前扣除。如果會計網是以小餐館的名義開具這張收據,它就不屬於小額零星經營業務,這張收據就只能作為入帳憑據,但是不能進行企業所得稅的稅前扣除。

因此,對於500元金額能不能開票以及稅前扣除這個問題,實則就是我們需要對判斷這個業務是否是小額零星經營業務,如果是,那就能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同時500元金額以下不需要取得發票。

通過上面4大問題的解說,你對開票金額的相關問題有一定的了解了嗎?

本文為會計交流圈公眾號原創首發,作者:清心。如需引用或轉載,請留言授權,並務必在文首註明以上信息。違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會計交流圈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