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拍尚且可防,現在偷聽咋防?
一想到在某個陰暗處
可能會有一雙眼睛正在看著你,
你就不顫而栗。。。
如今的各種偷拍設備都做得極其隱蔽
——從插座、鬧鐘、充電寶,
到剃鬚刀、打火機和煙霧報警器。。
而人們的隱私,
在鏡頭下簡直也無處隱藏。。
最可怕的是,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
正被「第三隻眼」盯著而渾然不知。
但不知道你想到沒有——
除了被偷窺外,我們還有可能被偷聽!
最近,以色列的 開發出來的一項 新型竊聽技術,再次刷新了我們對竊聽的認知。它的名字叫做 lamphone
根據我們以往的理解,要想實施竊聽得有一個聲音接收器,只有把它藏在目標地點你才能偷聽到想知道的信息。
但使用 lamphone 技術竊聽就不用這麼麻煩了。。它的方便程度令人咋舌,只要目標房間裡有一個電燈泡就行了!對,就是你家裡面裝的普通燈泡~
具體操作並不複雜,竊聽者要準備的就是一個400美元的光學傳感器,然後把它們對準房間裡的燈泡即可(前提是這個燈泡沒被窗簾擋住)。
通過捕捉燈泡的細微振動,竊聽者就能準確無誤地獲取到現場的聲音,而且不受距離限制。簡單地說就是:只要你能看到燈泡就能進行竊聽!
為了證明使用竊聽的有效性,研究人員做了個實驗——他們在距離目標辦公室25米遠的天橋上架設了三台不同直徑的光學傳感器(望遠鏡)。
每台傳感器同時配備一台筆記本電腦,用來實時處理數據,然後再派一個人去辦公室播放各種音頻。
工作人員的的目標是辦公室內的懸掛燈泡,研究員 Ben Nassi 認為「房間中的任何聲音都能從房間中回收,無需入侵任何東西,只需要將視線對準懸掛的燈泡,就可以了」
當辦公室里的聲音響起時,望遠鏡和光電傳感器就將捕捉到的信號實時傳輸給旁邊的電腦,由它進行軟體處理。
雖然距離目標25米的光學傳感器 無法直接聽到辦公室的對話,但通過記錄燈泡的振動研究人員還是恢復了川普的一段演講~
使用 lamphone 技術還原出來的一段特朗普的演講,它清晰到可以被谷歌的雲語音API 轉錄成文字。
其實, lamphone 的原理並不難理解——當房間裡有人發出聲音時,聲波就會撞擊燈泡產生微小的振動,此時光線也會有所波動~
而望遠鏡和光電傳感器就能夠捕捉這一細微變化,並把這些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最後將電信號輸入到電腦中就可以還原出音頻信息了。
通過燈泡還 恢復了一些歌曲,比如這首英國搖滾歌曲《Clocks》,甚至能被聽歌識曲軟體識別出名字~
實驗結果顯示:光學傳感器的鏡頭直徑越大,恢復的音頻質量也就越高。
emmmm~估計很多人打死都想不到這些聲音是通過「看燈泡看出來的」。。
其實說起來,lamphone 並不是第一個能通過「看」來還原聲音的技術。九十年代 CIA 情報部門使用的雷射監聽器就是應用了這種原理。
它工作時需要將雷射打在目標房間的窗戶上,如此一來,當房間裡的人說話時,窗戶的振動就會使雷射也產生波動,而間諜就可以根據這些光波動還原出現場的聲音。
另外在2014年,由 MIT,Microsoft 和 Adobe 開發的「可視麥克風」通過分析記錄一包薯片的微振動來重構房間的語音和音樂。
但「可視麥克風」需要大量的計算和時間來分析採集到的音頻,僅是幾秒鐘的語音就需要耗費數個小時,相比之下Lamphone 不僅成本低還可以實時監控。
lamphone 無疑將此類竊聽技術帶到了新的高度。它連雷射都不用打了,也不需要 提前在被竊聽者的房間內植入竊聽裝置,直接將觀察目標鎖定到了每個家庭都有的燈泡上。
這項發明 的主要目的還是提高人們對攻擊媒體的認識。當然了,Lamphone 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當燈泡的厚度、材質不一樣時也會產生較大的差異,最終導致不同的監聽效果。
無論如何,
以後無論你身在何處,
想要和人悄悄話的時,
保險起見,
最好還是把燈關掉或拉上窗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