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萬彩禮該配多少嫁妝?結婚時,彩禮和嫁妝該如何平衡

2019-06-03   晨夢夕拾

我是晨夢夕拾,有溫度,有態度。點擊「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現在討論婚姻的問題時總少不了一個話題,就是彩禮。彩禮的多少,不光關係到一個男人能不能順利迎娶妻子,還關係到女方家庭的臉面。似乎彩禮越多,就表示男方家庭越重視這場婚姻,女人嫁過去之後也能生活得更好。

但是大家好像都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嫁妝。詩經《氓》中提到:以爾車來,以我賄遷。意思是,你駕著車來吧,我帶著嫁妝到你家去,描述的就是當時衛國女子出嫁的場面。

可見嫁妝這一風俗,是自古就有的,普通家庭的嫁妝,一般都是衣服、被褥、家具等生活用品,富貴家庭還會加上土地、商鋪、房契等。

而且在《衡水縣誌》中還有一段這樣的記載:富豪之家,間有以數百金做嫁資者,以則准諸古昔,大不侔矣。畢婚後,男家之費什一,女家之費什九。

可見在古代,一場婚姻中,女方的嫁妝是要遠多於男方的彩禮的。當然古代是古代,現代是現代,我們不能完全按照古人的禮節來對待現代的婚姻,畢竟有不同的時代背景。

那麼,女兒出嫁就完全不用考慮嫁妝的問題了嗎?當然不是,大多數家庭還是會給女兒準備嫁妝的,但嫁妝的多少成了一個難題。

比如小芬,婚期將近,就因為嫁妝的問題而煩惱,原來是男方家庭給了她三十萬彩禮,而她的父母,只給她準備了幾套衣服和六床被子做嫁妝。

如果是家裡確實沒錢也就算了,但明明婆家剛給了三十萬,這筆錢小芬的父母又不打算讓她帶回去,哪怕拿出三分之一置辦嫁妝,小芬的心裡也不會有意見,可是幾套衣服和被子,實在是太小家子氣了。

於是小芬就找到母親商量,能不能多給點嫁妝,畢竟婆家給了這麼多的彩禮,她們家「一毛不拔」嫁過去之後可能會被看不起。可她的母親不僅不為她考慮,還說她胳膊肘往外拐。

因為彩禮婚姻推遲三年!

小芬今年二十九歲,和男友阿威戀愛長跑五年,五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確實不短了,而他們之所以拖了五年才結婚,問題完全出在小芬的母親身上。

三年前他們兩人提出結婚的想法時,小芬的母親提出了三十萬彩禮的要求,可那時候兩人剛工作沒多久,阿威家裡又不是特別富裕,哪能一下子拿出三十萬。

於是阿威就和小芬的母親商量,能不能降低一些彩禮上的要求,畢竟他們家剛買了房子,現在是實在拿不出這麼多錢。

可小芬的母親完全不管他們家的實際情況,反而說,「想娶我閨女的人多的是,你拿不出彩禮別人能拿得出來,想讓我降低要求,門都沒有!」

小芬和阿威兩個人又確實是真心相愛,誰也不想為了彩禮的問題而分手,於是結婚的問題,一拖就是三年。

在這三年里,他們兩人省吃儉用,再加上阿威父母給他攢的一些錢,終於是湊夠了三十萬。這才讓小芬的母親鬆了口,同意把女兒嫁給他。

本來應該和和美美的婚姻,可是在嫁妝的問題上又出了麻煩。在小芬心裡,婆家給了三十萬的彩禮,母親怎麼也得給她準備一份像樣的嫁妝吧,可是沒想到所有的陪嫁物品加起來,不超過五千塊。

在小芬的再三追問下,她的母親才說出了實情,原來她的弟弟是屬於那種「遊手好閒」的,雖然也工作了不少年,但一分錢都沒攢下,小芬的彩禮錢母親打算攢起來給弟弟買婚房。

最後實在沒辦法,眼看婚期將近,小芬有不能不嫁,於是就帶著微不足道的嫁妝,硬著頭皮嫁給了阿威。

彩禮和嫁妝該如何平衡?

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小芬的母親用小芬的幸福,去換兒子的幸福是不對的。婆家給女兒三十萬的彩禮,而她只給五千塊價值的陪嫁,怎麼也說不過去。

那麼,彩禮和嫁妝該如何平衡呢?

首先,女方家庭不應該想當然的,不看男方家庭的實際情況,就「一口價」的定下彩禮的金額。你是嫁女兒,要為女兒婚後的生活考慮,過高的彩禮難免會給婆家心裡留下不好的印象。

其次,嫁妝的多少要根據男方給的彩禮而定,如果女方家庭收下彩,那麼最好能給出相同的金額,如果確實困難,也不能少於彩禮的一半。

我一直認為,錢是解決問題的不是製造問題的,畢竟婚姻要持續幾十年,如果在一開始就因為錢的問題,搞得一地雞毛,那麼婚後也一定會很累。

父母雖然養大一個女兒不容易,但男方家庭養大一個兒子也不容易,現在婚後又不會出現,兒媳婦照顧婆家的情況,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雙方越平等,女人在婚姻中也能越有底氣,婚姻也會越幸福。

相信每個父母都是疼愛自己的女兒的,也願意根據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給女兒一份豐厚的嫁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