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縣主題教育多點開花見實效

2019-11-28     天天天水網

以改促變 以變促進

天天天水網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秦安縣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人居環境髒、交通秩序亂、公共服務差等問題,主動對標對表,查短板補弱項,緊盯文明城市創建、人居環境整治、平安建設等重點領域,努力以改促變,以變促進,極大地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以創建文明城市為抓手,補短板夯基礎,提升群眾獲得感。秦安縣將主題教育與創建文明城市相結合,針對短板和弱項,從群眾反映強烈的市容市貌、交通秩序亂象入手,加大整治力度,切實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清理市容市貌,街區「凈」起來。開展樓道環境、照明、消防及公共設施的專項整治,督促沿街商鋪、單位、店面、嚴格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對流動攤販進行集中經營,規範管理,對成紀大道等主幹道和主要場所「牛皮癬」進行集中清理。全面加大農貿市場、背街小巷、主次幹道、社區小區,特別是老舊小區、無物業或物業管理較差的小區等人員密集區域的清掃保潔密度。至目前,督促整改占道經營30餘戶,拆除亂搭亂建3處,依法處罰占道經營戶6戶,清理城市牛皮癬300多處。整治交通亂象,道路「寬」起來。針對城市交通秩序混亂,主次幹道、交通路口部分交通標識線不清晰,斑馬線、車輛停止標線施劃不合理等問題,在一些重點旅遊路線重新設置警告標誌牌3處,拆除沿路的廣告牌子5處。對一些重點鄉鎮道路進行重新排摸,對危險路段重新修繕和補充5處,整改水毀路段2處。集中整治人行道車輛亂停亂放行為,教育勸離車輛 30餘輛,鎖扣車輛11輛,張貼《違法停車告知單》80多份。強化宣傳教育,群眾「動」起來。全面開展創建文明城市、文明養犬、垃圾分類及禁煙知識等宣傳,推出「文明行動」小程序,開展「紅領巾一條街」「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日行一善」行動,調動群眾創建文明城市的積極性,切實營造了「人人關心、人人參與、人人創建」的濃厚氛圍。

以人居環境整治為重點,打造美麗鄉村,增強群眾的幸福感。在主題教育中,秦安縣把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重點,開展了「垃圾革命」「廁所革命」「風貌革命」,傾力打造美麗鄉村,切實增強了群眾的幸福感。堅持問題導向,紮實推進「垃圾革命」。全面推廣「三筐一桶」、「兩點三場」、「一鄉一站」鄉村環境治理模式,配備垃圾桶1640個,垃圾轉運車46輛,手推式垃圾車561輛,修建垃圾收集點729個、垃圾臨時處置點76個,招聘保潔員2031人,新建垃圾焚燒站3處,整改無人機航拍發現垃圾點93處。開工建設鎮級污水處理廠1座,在15鎮完成總投資9570萬元的垃圾焚燒站項目。緊盯群眾需求,有力開展「廁所革命」。按照旱廁1600元、無害化210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以財政補貼、戶內投勞的方式進行建設,並將具體任務分解到村、到戶。目前,40個整村推進村全面建設完成,建成水沖式無害化公廁246座,2020年計劃改造124座旱廁,建成後將實現衛生公廁全覆蓋。聚焦人居環境,全面推動「風貌革命」。對轄區內人居環境「髒亂差」進行拉網式、無縫隙的排查,特別是公路和高鐵沿線、河道溝渠、城鄉結合部、背街小巷、村組主幹道、集貿市場、果園林地、房前屋後等重點區域,對存在的全域無垃圾治理問題逐一建立問題台帳,銷號整治。創建完成了王尹鎮陶陽村等4個市級示範村莊和85個省級「清潔村莊」,拆除危舊房4662院,清理塘溝398公里,清除陳年垃圾760噸,村容村貌得到極大提升。

以平安建設為保障,嚴執法清隱患,充實群眾安全感。專項整治開展以來,秦安縣以確保群眾的安全為導向,加大交通安全的宣傳,開展了交通專項整治和隱患清零大會戰,群眾的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加大宣傳,交通安全「進萬家」。組織各鎮交管站人員,進村入戶發放交通安全宣傳資料,引導群眾防範和杜絕酒後駕駛、無證駕駛、農用車載人等交通違法行為,教育群眾自覺遵守交通規則,養成安全文明出行的良好習慣。專項整治,文明執法「樹形象」。通過勸導、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方式,對交通違法行為不消除不放行,不處理不放行。對長時間停放的車輛一律拖移,對夜市巷道內亂停亂放的機動車,發現一起、糾正一起,宣傳一起、處罰一起,營造了乾淨整潔有序的道路環境,樹立良好的「窗口」形象。隱患清零,開展報廢車輛清理「大會戰」。開展為期2個月的報廢機動車隱患清零「大會戰」,全力解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公開曝光715輛未報廢的小型車輛,已排查完成報廢車輛452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BS9sW4BMH2_cNUgIV9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