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情鼓勁 精心獻策
——政協委員視察全州重點項目建設側記
民族日報記者趙懷斌 喬棟明 靳林青
期盼發展的願望,還是那麼高漲;建言獻策的熱情,依然那麼迫切!
4月21日清晨,近100名在臨部分省政協委員、州政協委員匯聚在一起。一見面,大家不約而同,談論的主題都集中到全州重大項目建設上——
「這兩年,臨夏州成了全省項目建設的亮點,作為一名省政協委員,由衷感謝省委、省政府的特殊關愛,也由衷感謝州委、州政府領導的工作魄力!」
「這兩年,項目爭取的力度之大,項目推進的速度之快,真是令人欣喜!」
「從多方面了解到,我州的重點項目第一時間復工開工,走在了全省前列,內心總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
李建強、劉金鳳和馬福林、宋有俊等省、州政協委員在前往重點項目視察點的途中熱烈交談著。
對於每一個視察點,委員們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每一個視察項目在實施過程中,政協委員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營造了支持項目建設的良好氛圍;陌生的是短短几個月時間,每一個項目建設都以驚人的速度在推進。因此,對這次視察,每一位委員都興致勃勃。淅淅瀝瀝的春雨帶來些許寒氣,但絲毫沒有阻擋他們視察全州重點項目的熱情。
第一個視察點是臨夏市華寺西路棚戶區改造項目,對於華寺西路,臨夏人都知道,這是30多年來,一直困擾州委州政府和各族群眾出行的難題,嚴重影響了臨夏城區的發展。2019年,得知州委州政府要實施華寺西路拓通改造項目,全市人民無還拍手稱快。廣大政協委員認為,這是一個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造福人民群眾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廣大政協委員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項目建設加油鼓勁、建言獻策。
「在實施道路拓通改造的同時,同步推進華寺西路和馬家莊棚戶區改造,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省政協委員李建強在視察項目建設時說。他的話得到了委員們的認可,大家認為,如今,臨夏實施的每一個項目都充分考慮到民生優先,一切以群眾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彰顯了為民情懷。
鄉村振興是政協委員一直以來最關注的事,多次為鄉村振興提出意見建議。按照政協委員的要求,這次視察專門安排了臨夏市金色田園慈王農莊。慈王村具有獨特的區位、交通、農業種植等優勢,建成了以農耕體驗、科普研學、觀光旅遊等為一體的慈王農莊項目。
大家一邊看一邊議,州政協委員馬志忠說:「依託鄉村振興有利契機,以田園蔬菜為媒,將一個地方最突出的產業進行極致化的創意打造,讓遊客實現了全感官的遊憩體驗。」許多委員也提出建議,「隨著城鄉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各地應該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打造田園農莊,發展四季旅遊,實現鄉村振興,提升人們的幸福指數。」
「既有細雨潤田式的溫柔,也有大刀闊斧式的豪邁。」在視察臨夏市環城北路建設項目時,州政協委員馬文才由衷讚嘆道。
環城北路建設是州委州政府確定的全州「十大項目工程」之一,是為完善城市道路基礎設施,加快市縣一體化、塬上塬下一體化發展,徹底消除北山地質災害隱患,改善城市困難群眾居住條件和北山生態環境的工程。
「這是一項立當前、謀長遠的大工程,我們每一個政協委員要用更多時間和精力,為項目建設出力!」委員們紛紛說到。
肩負著神聖的職責,委員們顧不上休息,又馬不停蹄趕往東鄉縣。一路上,委員們暢談著觀摩的感受,交流著內心的感動……
全國脫貧看甘肅,甘肅脫貧看臨夏,臨夏脫貧看東鄉。在脫貧攻堅最吃勁的時候,州委州政府通盤謀劃,提出打造沿河沿川沿庫沿路四個經濟帶建設,徹底解決「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難題。
讓居住在東鄉偏遠山區的群眾,離開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園,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群眾還是留戀不舍,質疑觀望。政協委員首先認真學習領會州委決策部署,利用他們聯繫群眾廣泛的優勢,把州委州政府的決策傳遞到群眾中去。
如今,東鄉廣大幹部群眾行成共識——下山入川、出山進城,是斬斷「窮根」,走永續發展道路的唯一途徑。達板建設在全省上下引起了廣泛關注,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有了共識和全社會的支持,沿洮河經濟帶建設中,創造出「達板速度、達板模式、達板標準」,為全州乃至全省發展樹立了標杆。
「在達板建設中,政協委員從不同層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給予了大力支持……」政協委員來到沿洮河經濟帶項目建設現場,一位負責人對參加視察的政協委員說。
政協委員們看到,在短短几個月時間,這裡又發生了巨大變化,55棟住宅樓已有28棟成功封頂,剩下的也在加緊施工。當委員們聽到,雖然今年受到疫情影響,但整個工程第一時間復工,建設者們鼓足幹勁、爭分奪秒、科學施工,確保了這一工程的建設進度和質量時,用掌聲為建設者喝彩、加油!
東鄉的希望在教育。多年來,各級政協委員一直關注著東鄉的教育。這次視察中,委員們詳細了解了由廣東省碧桂園國強公益基金會投資3億元在園區建設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該校建成後可容納2000名學生就讀,將開設建築工程施工、護理、學前教育、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與管理、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和會計6個緊缺型和特色優勢專業。同時,建有與之配套的高端化專業實訓室,為學生校內實習和專業實踐技能培養提供有力保障。
「通過視察職業學校項目建設,感覺從發展職業教育上就能看到州縣對辦好教育的決心和氣魄。該項目的建成,將為貧困地區學生就業、創業和成才創造條件,為培養高技能人才提供了堅實基礎。」
州政協委員韓高平說。
委員們一致認為,達板要集聚10萬農民,10萬農民要轉型,州上在謀劃農民「下山入川、出山進城」時,把農民如何實現就業做了充分考慮,為此,在達板園區引進了近10多家國內知名企業入住,並建設職業學校,讓農民就地學技術、就地實現就業。我們要全力以赴支持學校建設、招生,把這所學校辦好辦精辦出特色,讓東鄉農民精彩轉型。
委員們還興致勃勃地視察了達板鎮鳳凰山聯合扶貧車間、折紅路沿線生態造林和布楞溝山旱地林果產業示範園供水工程。不少委員說,扶貧車間是跨越脫貧的橋樑,我們一定要把這座橋樑建設好,讓貧困群眾早日走上小康路。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聽。項目建設讓委員們歡欣不已,美好未來激發起了委員們充分發揮職能優勢、投身臨夏建設的工作熱情。他們紛紛表示,將積極履行「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的職責,緊緊圍繞州委、州政府的中心工作,?力同心、同頻共振,提高履職能力,撰寫和提交高質量提案,為推動全州經濟社會向更高水平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AZtq3EBiuFnsJQV_J7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