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位中國古代著名的女詩人

2020-03-13     愛我國學

導讀

古人的名篇佳作,不僅是教育人的寶貴精神食糧,而且作為文學藝術範本,古詩文中的營養,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會教我們學習和懂得如何寫文賦詩,提高表達思想和情感的語言能力,在生活中慢慢自然地運用出來。

歲月雕刻美人花,搜集整理了我最喜歡的20位古代著名女詩人的名篇,把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2020,做最美的自己!


莊 姜

第一位女詩人:莊姜

春秋時齊國公主,衛莊公的夫人。《詩經·衛風·碩人》中描寫莊姜時說:「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莊姜的作品《燕燕》,是《詩經》中極優美的抒情篇章,是中國詩史上最早的送別之作。論藝術感染力,宋代許顗讚嘆為「真可以泣鬼神!」論影響地位,王士禛推舉其為「萬古送別之祖」。

燕燕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飛,頡之頏之。之子于歸,遠於將之。瞻望弗及,佇立以泣。

燕燕于飛,下上其音。之子于歸,遠送於南。瞻望弗及,實勞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淵。終溫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莊姜美麗又溫婉賢淑,是世上絕無僅有的舉世無雙的奇女子,新婚三年後,莊姜無子嗣,被衛莊公拋棄,《邶風》中的第三首詩《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 ,之子于歸 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被指是莊姜所作,是莊姜在哭訴自己悲慘的命運,命運多舛、遇人不淑。真相如何,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唯一能夠知道的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美女莊姜有一個悲慘的命運。


許 穆 夫 人

第一位愛國女詩人:許穆夫人

《載馳》,許穆夫人作也。閔其宗國顛覆,自傷不能救也。衛懿公為狄人所滅,國人分散,露於漕邑。許穆夫人閔衛之亡,傷許之小,力不能救,思歸唁其兄,又義不得,故賦是詩也。

《載馳》一詩,痛斥了許國那些鼠目寸光的庸官俗吏,表達了一個女子熱愛祖國、拯救祖國的堅定信念。

載馳

載馳載驅,歸唁衛侯。驅馬悠悠,言至於漕。大夫跋涉,我心則憂。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視爾不臧,我思不遠。

既不我嘉,不能旋濟。視爾不臧,我思不閉。

陟彼阿丘,言采其虻。女子善懷,亦各有行。許人尤之,眾稚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麥。控於大邦,誰因誰極。大夫君子,無我有尤。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譯文

駕起輕車快馳騁,回去弔唁悼衛侯。

揮鞭趕馬路遙遠,到達漕邑時未久。

許國大夫跋涉來,阻我行程令我愁。

竟然不肯贊同我,哪能返身回許地。

比起你們心不善,我懷宗國思難棄。

竟然沒有贊同我,無法渡河歸故里。

比起你們心不善,我戀宗國情不已。

登高來到那山岡,採摘貝母治憂鬱。

女子心柔善懷戀,各有道理有頭緒。

許國眾人責難我,實在狂妄又稚愚。

我在田野緩緩行,壟上麥子密密遍。

欲赴大國去陳訴,誰能依靠誰來援?

許國大夫君子們,不要對我生尤怨。

你們考慮上百次,不如我親自跑一遍。


蔡 文 姬

博學的流亡女詩人:蔡文姬

蔡文姬,名琰,字昭姬,東漢末年著名的才女和文學家。文姬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可惜東漢末年,社會動盪,蔡文姬被擄到了南匈奴,嫁給了匈奴左賢王。文姬歸漢後,想念留在匈奴的兩個兒子,柔腸寸斷,寫下了動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憤詩》。《悲憤詩》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

悲憤詩(節選)

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人言母當去,豈復有還時。

阿母常仁惻,念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柰何不顧思。

見此崩五內,恍惚生狂痴。號泣手撫摩,當發復回疑。

兼有同時輩,相送告離別。慕我獨得歸,哀叫聲摧裂。

馬為立踟躕,車為不轉轍。觀者皆歔欷,行路亦鳴咽。

去去割情戀,遄征日遐邁。悠悠三千里,何時復交會。

譯文

兒子跑上前來抱住了我的脖子,問:「母親啊,你要到哪裡去?有人告訴我母親將要離去,難道說走後還能夠再回來相聚!阿母你一貫的善良仁慈,今天你為什麼變得這麼無情?我還沒有長大成人,為什麼你就不能想想我的心情!」見兒子這樣的苦苦哀求,我的五臟崩裂一樣的沉痛,恍恍惚惚如痴如狂。哭泣著用手撫摩著我的兒子,當要出發時我多次返回去猶豫不決。還有同時擄掠來得同伴們趕來相送與我告別,她們羨慕並痛惜只有我一個人能夠回去,哀叫聲哭喊聲傷痛欲絕。馬兒為此悲哀的立在那裡不走,車兒為此悲哀的輪子不轉。圍觀的人都在跟著抽搐,過路的人也為此感動低泣。

走啊走啊割斷了母子依依不捨的情感,疾速的行走一天比一天遙遠。漫長的道路阻隔啊,什麼時候我們母子再能交相見面?


蘇 蕙

迴文詩之集大成者:蘇蕙

蘇蕙,字若蘭,魏晉三大才女之一,自幼容顏秀麗,天資聰穎,其創作的迴文詩《璇璣圖》為傳世之作。

「璇璣圖」是八百四十一個字排成的「文字方陣」,竟然能衍化出數以千計的各種詩體的詩,讀法更是千奇百怪。今天我們要想徹底讀懂,縱使花上幾年工夫,也不是人人能做到的;而當初蘇蕙僅用了幾個月時間,不但構思好,還要織在錦緞上,靠的除了她的一腔深情外,也絕對少不了她的絕世才情。

璇璣圖詩(選一)

嗟嘆懷所離徑,遐曠路傷中情;

家無君房幃清,華飾容朗鏡明。

葩紛光珠耀英,多思感誰為榮?

周風興自后妃,楚樊厲節中閒。

長嘆不能奮飛,雙發歌我袞衣;

華觀冶容為誰?宮羽同聲相追。

悽愴的六言詩,訴說著女主人公在空寂的「房幃」中對鏡梳妝時的幾多哀嘆,她縱然有著「葩紛」、「耀英」的容顏,但韶光易逝,夫君難回,這如花的年華,又「治容為誰?」

一副「璇璣圖」使才女蘇蕙名聲大噪,千古稱奇。洪亮主編《璇璣辭》中說:當時南方因天時地利,才知才女多如過江之鯽,然而北國僅以一個才貌俱佳的蘇蕙,就足以使他們黯然失色,真可謂是月明中天,群星失燦。


謝 道 韞

林下美人詠絮才:謝道韞

謝道韞,東晉才女。其作品揮灑自如,氣度非凡,不讓鬚眉。《晉書》本傳記她:「風韻高邁」、「神情散朗,有林下風氣。」

泰山吟

峨峨東嶽高,秀極沖青天。

岩中間虛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非復匠,雲構發自然。

器象爾何物,遂令我屢遷。

逝將宅斯宇,可以盡天年。

譯文

雄偉高大的泰山,以極其清秀的靈氣直衝青天。

它的山岩洞穴仿佛天然間隔的空虛宅院,寂寞無聲,幽靜深邃。

它絕非人間工匠的製造,而是大自然造物所開發的高樓大廈。

變幻莫測的風雲氣象究竟是什麼東西,竟然這樣使我的思想波動不定。

決定離開變化多端的人境,搬到泰山中生活,恬然無為,延年益壽,安享天命。


班 婕 妤

西漢著名女辭賦家:班婕妤

班婕妤(公元前48年―公元2年),名不詳,樓煩人,漢成帝劉驁妃子,西漢女作家,古代著名才女,是中國文學史上以辭賦見長的女作家之一。善詩賦,有美德。

怨歌行

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

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常恐秋節至,涼飆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譯文

最新裁出的齊地上好絲絹,猶如霜雪一般潔白。

用它縫製出一把合歡團扇,像輪渾圓渾圓的明月。

隨你出入,伴你身側,搖動起來微風徐徐拂面。

團扇呵,常常擔心秋來的季節,那時涼風會代替夏天的炎熱。

用不著的團扇將被拋棄,扔進竹箱,往日的恩情也就半路斷絕。


卓 文 君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卓文君

卓文君(前175—前121),原名文後,西漢臨邛(今四川邛崍)人,原籍邯鄲冶鐵家卓氏。漢代才女,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卓文君為四川臨卭巨商卓王孫之女,姿色嬌美,精通音律,善彈琴,有文名。卓文君與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的一段愛情佳話至今被人津津樂道。

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淒淒復淒淒,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愛情應該像山上的雪一般純潔,像雲間月亮一樣皎潔。

聽說你懷有二心,所以來與你決裂。

今天置酒作最後的聚會,明日一早便在溝頭分手。

我緩緩的移動腳步沿溝走去,過去的生活宛如溝水向東流去。

當初我毅然離家隨君遠去,就不像一般女孩淒淒啼哭。

希望能找到一個心心相印的人,相伴到老永不分離。

男女情投意合就像釣竿那樣輕細柔長,魚兒那樣活波可愛。

男子應當重情重義,失去了真誠的愛情是任何錢財珍寶都無法補償的。


韓 蘭 英

玉階之賦,紈素之辭:韓蘭英

韓蘭英,南朝齊女作家。吳郡(治今江蘇蘇州)人。有文辭。宋孝武帝時獻《中興賦》被賞入宮。齊武帝時為博士,教六宮書學。鍾嶸贊雲:「蘭英綺密,甚有名篇。」

奉詔為顏氏女即席賦詩

絲竹猶在御,愁人獨向隅。

棄置將已矣,誰憐微薄軀?

由於史記載相當簡略,韓蘭英的其他事跡已難以查考。僅據梁元帝《金樓子·箴戒篇》記載,齊鬱林王當初欲廢明帝,其文則出自女博士韓蘭英之手。又傳當時有一顏氏女,由於丈夫嗜酒,父母把她強取回家,後來入宮就職。一個春夜,皇帝命後宮司儀韓蘭英為顏氏作詩。韓蘭英奉詔,即席賦詩一首。

詩中對那個不幸女子寄予無限同情,同情流露出憤憤不平的怨恨,多少也有顧影自憐的意味。皇帝大概是受了感動吧,於是打發顏氏女子回到父母身邊去。上述這首詩,恐怕是我們所能見到的她的唯一作品了。


上 官 婉 兒

素風逾邁,清輝益遠: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公元664—公元710),複姓上官,小字婉兒,又稱上官昭容,陝州陝(今河南省三門峽陝縣)人,唐代女詩人、政治家。

因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後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為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

彩書怨

葉下洞庭初,思君萬里余。

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

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

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

譯文

相聚的時間總是很短很短,期待的時間總是很長很長。秋天又來了,滿江的紅葉向洞庭湖悠悠飄去,而你卻在迢迢的萬里之外。秋夜長,相思更長;只有寒露帶給淒涼,只有月兒與我為伴。

真想彈奏一曲熱鬧的江南採蓮曲,把它封在信中一封又一封地往薊北寄去。信中沒有寫別的,只是寫了長久以來的相思與惆悵。


薛 濤

萬里橋邊女校書:薛濤

薛濤,字洪度,中唐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她姿容美艷,性敏慧,8歲能詩,洞曉音律,多才藝,聲名傾動一時。居浣花溪上,自造桃紅色的小彩箋,用以寫詩。後人仿製,稱為「薛濤箋」。

送友人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譯文

水鄉之夜的水邊蒹葭籠罩在月色之中好似染上秋霜,月色與夜幕下的深青山色渾為一體,蒼蒼茫茫。

誰說朋友之情能在一夕之間完結呢?可離別後連相逢的夢也杳無蹤跡,它竟像迢迢關塞那樣遙遠。


杜 秋 娘

獨稟天地之靈秀:杜秋娘

杜秋(約791-?),《資治通鑑》稱杜仲陽,後世多稱為「杜秋娘」,是唐代金陵人。雖出身微賤,卻獨稟天地之靈秀,出落得美慧無雙,且能歌善舞,填詞作曲,多才多藝。

金縷衣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譯文

我勸你不要太注重追求功名利祿,要珍惜少年求學的最好時期。

花開可以折取的時候就要儘管去折,不要等到花謝時只折了個空枝。


李 清 照

不徒俯視巾幗,直欲壓倒鬚眉:李清照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南宋濟南(山東濟南)人,傑出的女文學家,婉約詞宗,與辛棄疾並稱「濟南二安」。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譯文

粉紅色的荷花已經凋謝,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蓆帶著秋的涼意。解開綾羅裙,換著便裝,獨自登上小船。仰頭凝望遠天,那白雲舒捲處,誰會將錦書寄來?雁群飛回來時,月光已經灑滿了西樓。

落花獨自地飄零著,水獨自地流淌著。彼此都在思念對方,可又不能互相傾訴,只好各在一方獨自愁悶著。這相思的愁苦實在無法排遣,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唐 婉

沈園絕唱釵頭鳳:唐婉

唐婉,字蕙仙,生卒年月不詳。陸遊的表妹,陸遊母舅唐誠女兒,自幼文靜靈秀,才華橫溢。

她是陸遊的第一任妻子,後因陸母偏見而被拆散後不久,一代佳人便香消玉殞,抑鬱而終。

釵頭鳳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倚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譯文

世事炎涼,黃昏中下著雨,打落片片桃花,這淒涼的情景中人的心也不禁憂傷。晨風吹乾了昨晚的淚痕,當我想把心事寫下來的時候,卻不能夠辦到,只能倚著斜欄,心底里向著遠方的你呼喚;和自己低聲輕輕的說話,希望你也能夠聽到。難、難、難。

今時不同往日,咫尺天涯,我身染重病,就像鞦韆索。夜風刺骨,徹體生寒,聽著遠方的角聲,心中再生一層寒意,夜盡了,我也很快就像這夜一樣了吧? 怕人詢問,我忍住淚水,在別人面前強顏歡笑。瞞、瞞、瞞。


管 道 升

能詩善畫,博學多才:管道升

管道升(1262--1319),字仲姬,一字瑤姬,浙江德清茅山(今干山鎮茅山村)人,一說華亭(今上海青浦)人,元代著名的女性書法家、畫家、詩詞創作家。幼習書畫,篤信佛法。曾手書《金剛經》數十卷,贈名山寺。嫁元代吳興書畫名家趙孟頫為妻,封吳興郡夫人,世稱管夫人,延佑四年(1317),封魏國夫人。

我儂詞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把一塊泥,捏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起打破,用水調和,再捏一個你,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譯文

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如此多情,情到深處,像火焰一樣熱烈。拿一塊泥,捏一個你,捏一個我,將咱倆再一起打破,用水調和。再捏一個你,再捏一個我。我的泥人中有你,你的泥人中有我。我只要活著就跟你睡一被窩,死了也要進同一口棺材。


沈 宜 修

格調近古,詞采清麗:沈宜修

沈宜修(1590—1635),字宛君,江蘇吳江人,明代才女。出生書香世家,著名文學家沈璟侄女,文學家葉紹袁之妻。她聰穎好學,才智過人,工畫山水,能詩善詞,著有詩集《鸝吹》,收錄800餘首詩。

蝶戀花

猶見寒梅枝上小。昨夜東風,又向庭前繞。夢破紗窗啼曙鳥,無端不斷閒煩惱。

卻恨疏簾簾外渺。愁里光陰,脈脈誰知道?心緒一砧空自搗,沿階依舊生芳草。

譯文

一個梅花初放的冬日,啼鳥鳴曉。閒步於清晨被薄霧籠罩的庭院,心緒有些無端。透過窗簾眺望遠方,因看不到熟悉的身影,竟轉為去懷恨那隨風而動的疏簾。那條屋前的石級小道,因少有人來,開始長出淒淒芳草。


馮 小 青

姿容冠絕,才華出眾:馮小青

馮小青,中國著名才女、詞人,廣陵世家女,其父是建文帝時廣陵太守。自小秀麗聰穎,孤芳自憐。工詩詞,解音律。因離亂,嫁至杭州,為大婦所妒,僻居西湖孤山。悽怨成疾,命畫師畫像自奠而卒,年十八。《紅樓夢》引小青詩:「瘦影自臨春水照,卿需憐我我憐卿。」黛玉形象實以小青為原型。著有《小青詞》。

絕句

其一

春衫血淚點輕紗,吹入林逋處士家。

嶺上梅花三百樹,一時應變杜鵑花。

其二

新妝竟與畫圖爭,知是昭陽第幾名?

瘦影自臨春水照,卿須憐我我憐卿。

譯文二

化了新的妝容!卻不得人欣賞,竟然和畫像爭論!這幅儀態妝容!在後宮中又能排到第幾名 !憂愁的看著水中自己纖瘦的身影,你應該憐惜我對於你的愛。


柳 如 是

美艷絕代,才氣過人:柳如是

柳隱(1618-1664),字如是,號影憐,又號蘼蕪君,江蘇吳江人。幼即聰慧好學,但由於家貧,妙齡時墜入章台。晚歸錢謙益稱河東君。及錢病歿,遂投繯自盡。柳如是有著深厚的家國情懷和政治抱負,徐天嘯曾評價「其志操之高潔,其舉動之慷慨,其言辭之委婉而激烈,非真愛國者不能。」

南鄉子·落花

拂斷垂垂雨,傷心蕩盡春風語。況是櫻桃薇院也,堪悲。又有個人兒似你。

莫道無歸處,點點香魂清夢裡。做殺多情留不得,飛去。願他少識相思路。


吳 藻

寫風雨之新聲,發海天之高唱:吳藻

吳藻,(1799-1862)。字苹香,自號玉岑子,仁和(今杭州)人。幼而好學,長則肆力於詞,又精繪事。沈善寶《名媛詩話》有云:「吳蘋香最工倚聲,著有《花簾詩稿》行世。詩不多作,偶一吟詠,超妙絕塵……」

乳燕飛·讀《紅樓夢》

欲補天何用。盡消魂、紅樓深處,翠轉香擁。呆女痴兒愁不醒,日日若將情鍾。問誰個、是真情種。頑石有靈仙有恨,只蠶絲、燭淚三生共。勾卻了,太虛夢。

喁喁話向蒼苔空。似依依、玉釵頭上,桐花小鳳。黃土茜紗成語讖,消得?人心痛。何處吊,埋香故冢。花落花開人不見,器春風、有淚和花慟。花不語,淚如涌。

這首《乳燕飛·讀〈紅樓夢〉》,在《紅樓夢》傳播史和清代女性文學發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作者吳藻對寶玉、黛玉愛情婚姻的破滅傾瀉同情的熱淚,替天下所有女性傾訴了「真情」難覓的時代之慟,還表達了對這個無「情」世界「補天」何用的強烈質疑和批判。

考察吳藻的文學創作,我們明顯可以辨析出《紅樓夢》影響的絲絲縷縷、方方面面。這些影響,有的是直接的表層的,與藝術形式相關;有的是間接的深層的,如與作品思想內涵關係密切的自傳意識、女性意識、愛情意識等。


秋 瑾

以天下為己任:秋瑾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 士,原名秋閨瑾,字璇卿,號旦吾,乳名玉姑,東渡後改名瑾,字(或作別號)競雄,自稱「鑑湖女俠」,筆名鞦韆,曾用筆名白萍。

滿江紅·小住京華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苦將儂強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不因人熱。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

白話譯文

我在京城小住時日,轉眼間就又到了中秋佳節。籬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開,秋色明凈,就像剛剛擦洗過一般。四面的歌聲漸歇,我也終如漢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籠,如今一個人思量著在浙江時那八年的生活況味。他們苦苦地想讓我做一個貴婦人,其實,我是多麼的不屑啊!

今生我雖然不能身為男子,加入他們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還要剛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顆心,常為別人而熱。那些俗人,心胸狹窄,怎麼能懂我呢?英雄在無路可走的時候,難免要經受磨難挫折。在這莽莽紅塵之中,哪裡才能覓到知音呢?眼淚打濕了我的衣襟。


呂 碧 城

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呂碧城

呂碧城(1883年?月?日~1943年1月24日),一名蘭清,字遁夫,號明因、寶蓮居士。安徽旌德縣人。女權運動的首倡者之一,中國女子教育的先驅,中國第一位動物保護主義者,中國新聞史上第一位女編輯,中國第一位女性撰稿人,並開創近代教育史上女子執掌校政先例的民國奇才女。被贊為「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與秋瑾被稱為「女子雙俠」,詩人、政論家、社會活動家、資本家。20世紀頭一二十年間,中國文壇、女界以至整個社交界,曾有過「絳帷獨擁人爭羨,到處咸推呂碧城」的一大景觀。

滿江紅·感懷

晦暗神州,欣曙光一線遙射。問何人,女權高唱,若安達克?雪浪千尋悲業海,風潮廿紀看東亞。聽青閨揮涕發狂言,君休訝。

幽與閉,長如夜。羈與絆,無休歇。叩帝閽不見,懷憤難瀉。遍地離魂招未得,一腔熱血無從灑。嘆蛙居井底願頻違,情空惹。

呂碧城的詩詞文章,手筆婉約,敏感玲瓏,別見雄奇,卻又暗蓄孤憤,曾產生很大的影響。柳亞子稱她「足以擔當女詩人而無愧」;詞學家龍榆生稱譽她是「鳳毛麟角之才女」,「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詩人易實甫認為其「詩文見解之高,才筆之艷,皆非尋常操觚家所有也」。

呂碧城一生用文言寫作,只是隨著時光,其名字也漸漸別泯滅。而直到至今,這位民國奇女子,也鮮為人知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A1R0nAB3uTiws8KMIaS.html



夏日詩詞100首

202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