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3日,蘇州開放再出發大會上,全球首發「蘇州開放創新合作熱力圖」,投資總額達7359億元的556個簽約重大項目中,簽約外資項目總投資達到180億美元。
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複雜局面,特別是突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我市一方面抓實抓好疫情防控,另一方面,緊踩開放再出發的節奏,圍繞產業結構明顯提優、主要外資來源地保持穩定、大項目帶動力增強等,積極推進招商引資工作,交出一份亮麗答卷,實現「開門紅」:
今年1月,我市實際使用外資18.39億美元,同比增幅達185.3%,且全部為產業項目,這是繼2008年1月實際使用外資15億美元紀錄之後,相隔12年,我市實際使用外資創下歷年單月實際使用外資規模之最。
戰略性新興產業「一馬當先」
實際使用外資凸顯三大特點
1月我市拿出的實際使用外資成績單中
凸顯三大明顯特點
產業結構明顯提優。
全市完成二產實際使用外資13.51億美元,同比增長2.2倍,占總額的73.5%。三產(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4.88億美元,同比增長1.2倍,占總額的26.5%。
戰略性新興產業實際使用外資13.46億美元,增長3.2倍,占總額的比重達73.2%。
主要外資來源地保持穩定。
1月香港繼續保持我市外資主要來源地首位,實際到資5.77億美元,同比增長74.8%,占比31.4%。實際使用台資2.49億美元,同比增長2.5倍,占比13.4%。
實際使用日資1.88億美元,同比增長21.4倍,占比10.2%。
大項目帶動力增強。
1月全市實際使用外資3000萬美元以上的大項目共計18個,金額合計8.78億美元,占總額的比重達47.7%。
外商來蘇投資充滿信心
「蘇州最舒心」硬核展現
「給蘇州點贊」,此次疫情防控中,我市積極應對主動作為,在全國率先出台企業延遲復工措施,2月2日率先發布蘇「惠」十條,讓外資企業看到了蘇州的擔當和暖人「溫度」。
「來蘇投資充滿信心」,據多家外商企業表示,蘇州開放再出發大會上,重磅發布開放再出發30條政策措施,大手筆推出68.8平方公里產業用地全球招商,全球首發「蘇州開放創新合作熱力圖」。相關部門推出一系列招商引資措施,讓他們對來蘇投資信心滿滿。
今年1月10日,由力合科創集團、仁恆置地集團投資的太倉仁力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1月到帳資金5000萬美元。
「對國內多個城市營商環境綜合考量,最終拍板選擇蘇州。」據公司投資發展部負責人辛德國介紹,蘇州改革創新發展各項事業走在全國前列,產業基礎深厚、創新氛圍濃郁、區位優勢明顯,營商環境優秀。
由太倉市政府、力合科創、仁恆置地集團合作,共同建設的力合天鏡湖未來科技谷項目總投資近40億元,將布局新能源汽車及汽車智能網聯產業、增材製造3D列印產業以及其他創新創業相關的眾創空間、孵化器、產業研究所等,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細分領域創新中心、長三角地區產學研科技創新示範標杆、國際化科技創新孵化體系示範區。
在城市地位、產業發展、創新生態
宜居宜業環境等全方位
以最優品質呈現蘇州一流的投資營商環境
助力塑造「蘇州最舒心」和「4S」營商服務品牌
打造「開放熱土」
我市貫徹落實外商投資法,營造促進利用外資的良好法治環境。持續維護「蘇州開放創新合作熱力圖」,加強引導和招商引資工作統籌,建立完善熱力圖相關工作機制。
鼓勵企業自有低效用地再開發,同時著手編制蘇州外商投資指引(2020版),優化涉外營商環境。建立外商投資信息共享機制,完善「服務外企重點項目推進月」機制。
「從蘇州開放再出發大會發布的30條政策,到此次中小企業的蘇『惠』十條,乾貨滿滿,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據不少外資企業介紹,蘇州良好的營商環境,大量中小企業組成的蘇州產業鏈配套等綜合優勢,是其看中蘇州的因素之一。
「無事不擾,有求必應。」蘇州在疫情中展示出的「硬核優勢」,為外資企業疫情後生產、發展前景再添重磅信心保障。
「這兩天正在開展遠程設計」,據辛德國介紹,疫情期間項目通過遠程設計繼續推進,規劃今年6月開工。
外資企業對蘇州的堅定信心
在1月成績單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1月我市實際使用外資中,戰略性新興產業「一馬當先」,規模前三位行業分別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分別為2.96億美元、2.09億美元和1.66億美元,占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總額比重,分別為21.5%、15.2%、12.1%。
外資大項目帶動
外資投資呈現「百舸爭流」
「計劃今年第三季度開始安裝機台並聯動調試,第四季度完成產品驗證後投產。」據英諾賽科(蘇州)半導體有限公司營運長駱衡介紹,此次疫情發生後,相關部門第一時間對口聯繫,進行溝通指導。
今年1月,英諾賽科(蘇州)科技有限公司外資到帳資金達到1.05億美元。據駱衡介紹,第三代半導體矽基氮化鎵材料與晶片被列入國家重點支持的新一代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戰略材料。總投資60億元的英諾賽科蘇州項目,將力爭建成世界首條8英寸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矽基氮化鎵大規模量產線。
「目標是成為國際第三代半導體的領軍企業」,據駱衡介紹,項目採用集研發、設計、外延、晶片製造、測試為一體的第三代半導體IDM全產業鏈模式,與多家國際化技術開發機構形成半導體產業跨國創新聯盟,在產業鏈的輻射和放大作用下,將在吳江汾湖區域形成第三代半導體的產業集群。
從2016年開始洽談、考察,到項目簽約、落地,駱衡深切感受到蘇州的「最舒心溫度」。據他介紹,項目2017 年 9 月完成 A 輪融資,目前B 輪融資已經完成,兩家世界知名半導體公司均參與其中,截至目前已到帳金額為人民幣14.61 億元。
「目前FAB 廠房、CUB動力站主體結構封頂,機電安裝及潔凈室工程正在緊張進行中。」據駱衡介紹,這段時間是項目進展關鍵期,正在密切關注疫情情況,制定進展計劃。「爭取疫情過後實現原規划進度」,駱衡充滿信心地表示。
在外資大項目帶動下
我市外資企業投資呈現出「百舸爭流」態勢
2月2日,市商務局向全市外資企業發出倡議書,提出三點倡議:嚴格執行延遲復工政策,強化疫情嚴防嚴控措施,切實增強企業主體意識。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積極發揮外貿企業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支持外貿企業穩定發展,蘇州市即將出台關於在疫情期間支持外貿企業穩定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支持外貿企業發展,幫助外貿企業在疫情期間共渡難關。
來源:蘇州日報、蘇州新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6x8HHAB3uTiws8K6-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