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的孩子」究竟有多可怕?這種傷害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

2019-10-16     五星級媽媽

葉落深秋,一地金黃。我裹著厚厚的風衣路過沿街的一片嘈雜。

目光被一對母子吸引去了:孩子的母親約摸三十歲多一點,皺著的眉頭下是一身普普通通的衣服,遠遠的我就聽見她對她家孩子大聲說著:「別人家孩子怎麼就能考第一呢?別人家孩子是怎麼學的!你再看看你,看你考的那點分吧!」

在這個母親旁邊是一個十歲左右的小男孩,耷拉著腦袋,眼睛死死地盯著地面,路過時我特意看了那個小男孩一眼。委屈的不行,眼睛裡似乎還有淚水在打轉。

別人家孩子,對於很多人來說,應該是自己父母嘴裡無法超越的命題。咿呀學語的時候,有別人家孩子學說話更快,考試的時候,有別人家孩子更刻苦,成績比你好,以後工作了,還有別人家孩子工資更高。

別人家孩子往往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別人家孩子往往刻苦努力次次第一。別人家孩子雖然那麼好,但是請不要對自己孩子總說別人家孩子如何如何,因為這樣,真的很容易毀了孩子的自信心。

在課堂上,老師提出問題需要同學回答時,往往會有兩類學生:一種學生敢於直抒胸臆,知道把自己的所想表達出來;一種學生卻扭扭捏捏,即使自己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不敢表達。

假如你問這些同學為什麼不敢積極的說出來,他們給你的答覆往往是:萬一別人家講的比我好呢。對的,就是這個「別人家」。孩子從小的一切理念以及社會觀,人生觀。

無外乎都是他所能接觸到的一切事物以及人物傳達給他的,而他所能接觸到的他認為最為權威的觀點,又無外乎他的家長和老師。

假如總是給他灌輸的思想總是別人家的孩子完美無缺,他永遠比不上這種思想。那這個所謂的別人家孩子就永遠會是孩子心中的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

有個朋友說自己從小被拿來比較,現在自己有了孩子了,還是被自己的媽媽拿來比較,自己一輩子都在這種環境中無法掙脫。

在他的潛意識裡會有這樣的一個想法:是有一個別人家孩子的存在是永遠高於他的。

長此以往,那必然會是不自信的,並且以後做事情也都會是畏手畏腳的,這種傷害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

其實每一個孩子,包括每一個大人,其實永遠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生命體,每一個生命都是獨特的有潛質的。

常言道術業有專攻,即使有一個方面比不上其他的人,也只能說他擅長的點不在這裡。

我從來不相信所謂的智商高低一說,學習成績也永遠不是一個人優秀與否的分水嶺,發掘每一個孩子的閃光點,而不是一味的總是建立一個別人家孩子的完美形象壓著自己的孩子。

並且有的時候,別人家孩子這個形象可能只是父母們杜撰出來的。

有一次和一個老友閒聊,他跟我說他高中大學最大的敵人就是父母嘴裡的一個別人家孩子。

雖然已經大學畢業,他依然記得清楚,他母親單位上同事的孩子,也就是他母親嘴裡的人家孩子,是一個往往凌晨一點鐘睡覺,凌晨四點鐘起床還要學習,最後考到了985院校的學生,是一個在大學時也不管家裡要生活費,國獎省獎拿到手軟的別人家孩子。

後來讀大學時,一次坐公交,他偶然碰見了他母親單位上的一個同事,耿耿於懷的他提起了這個優秀的同屆學生,卻發現和他同屆的並沒有什麼所謂的名牌大學生,只有一個當年高考成績平平的學生。

說完這些他笑得不行,說他終於擺脫了別人家孩子這個陰影。

何苦呢?

他母親的初衷一定是為了他能好好努力學習。所以給他構建了別人家孩子這麼一個完美的形象。

但是這樣在無形之中也讓他活在了別人家孩子那樣的一個陰影下,帶著枷鎖在生活。

他說那時候總覺得自己不管怎麼努力總有一座叫做「別人家孩子」的大山壓著他,無意中問明白以後,從頭到腳都覺得輕鬆了不少。

「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雙腳,時間,空間,使得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教育」著名教育大家陶行知老先生如是說到。

在我眼裡,讓孩子自信起來,在表達上大膽起來,不生活在別人家孩子的命題下,就是對於孩子的一種很大程度的心靈解放。

今天有別人家孩子,明天又有別人家這個,別人家那個,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做自己,自己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去努力才是生活最好的狀態,可以去學習別人家的長處,但是永遠不要去比較。

八年前我還在讀高中時,有一個同高中的學姐跳樓自殺了。原因是那時候的「尖子班」有一個流動機制,在校內的月考名次達不到尖子班所要求的名次。

就不能留在「尖子班」了。這個學姐,從」尖子班」出去的第二次是在剛上高三,沒耐住家裡和學校的雙重壓力,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後來聽聞她家裡也徹底亂了,她母親總是喃喃的自己念叨:要是我不總是讓她和別人比就好了。

我想:「別人家孩子如何如何」一定曾經她母親常對她說的,她應該是很努力很努力的想進「尖子班」,成為學校,成為她母親所設定的那個「別人家孩子」。


成功了又失敗了,成功了又失敗了,高三那個緊要的關頭,花季的女孩,心理承受能力哪有那麼大。

後來過了一陣子,縣城裡所有的高中都取消了所謂「尖子班」的那麼一個機制,再後來讀大學的時候問起讀小學的小侄子的成績,問他在班級多少名啊,他說他們現在都不排名次,老師說每個人都是第一名。

真好,每個人都是第一名。

多去看到每一個孩子的閃光點,那裡光芒萬丈,讓他永遠是他心裡的第一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6S92G0BMH2_cNUgDQ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