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修養,叫少管閒事多自省

2019-10-08     唯晨說


​文/唯晨

狄更斯說:「最好的禮貌,是不多管閒事。」

人的一生都活在成長中,有的人很快便修出了知書達理的心性,有的人則一輩子都改不掉愛管閒事的毛病。

這世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價值觀,無論親朋好友還是直系血緣關係之間都不能太不把自己當外人,所有不把自己當外人的人,到最後往往會和身邊之人處成仇人。

好心辦壞事的事例在生活中屢見不鮮,而往往這些事情都是由一方熱心愛管閒事而起,另一方在毫不知情,甚至再三婉拒的情況下被親近之人狠狠地「坑」了一把。

​有些事情既然是閒事,那便是可行可不行的沒有必要之事。不把自己的主觀臆斷去套在別人身上,不自作多情替別人做決定,是對對方的最基本尊重。

愛管閒事之人從來不會認為自己是在「咸吃蘿蔔淡操心」,不光如此,還會自我滿足自我驕傲,給自己找麻煩的同時還給旁人添了堵。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少管閒事方為生活之道。

人生有四大閒事不可管,於人於己皆無利:扶不起的阿斗,不可雕的宰予,已逝去的鹹魚和過開水的死豬。

前兩者為活物,後兩者皆是定局。除了有無生命,四者再無其他區別。生活中很多人的前途一眼就能望到邊,太多事情的結局已經板上釘釘。與其徒勞無功,不如順其自然,既然天意難違就沒必要再三掙扎,勞心乏力並無實用。

​世人皆知阿斗難扶,三國時期,劉備的兒子劉禪暱稱阿斗,劉備去世後阿斗繼位,可他一點都沒有遺傳自己父親的聰明才智,不光愚笨無能還沒有志氣。

這是個能氣死諸葛亮的角色,諸葛亮何許人也,大概從古至今除了龐統,很難再找到能與之並稱之人。一個能連諸葛亮都捧不起來的人,可想而知此人得多令人失望。

生活中不乏阿斗之類的人,卻很難再有諸葛亮聰明才智之士。於是若一個人去強扶「阿斗」,那麼結局除了失望還有可能氣得不輕。簡直是給自己添堵。

​再說宰予,孔子門下弟子。孔子的智慧流傳至今,其一生教出的優秀學生不在少數,可偏偏門下有著這麼一個白天上課睡覺,不學無術還油嘴滑舌巧言令色之徒。

第一次孔子發現宰予大白天在課堂上睡覺的時候就已經點名批評,當時宰予認錯態度很好,並且保證今後不會再犯。可第二天他卻仍舊大白天在課堂上呼呼大睡,再次批評仍舊態度很好。好話說了一籮筐,毛病卻分毫不改。這就令孔子犯了難,管來管去根本起不到作用。

最終氣得孔老二說:「你可真是腐爛的木頭不堪雕刻。糞土的牆面不堪塗抹!對於你這樣的人,我還有什麼好責備的呢?」

說罷嫌不解氣,又說:「剛開始我看人,都是聽對方說的話就會相信他今後的行為。可現在不一樣了,不光要耳聽還要親眼所見才行。這都是因為你顛覆了我的三觀呀。」

​從阿斗到宰予,這類人簡直是神仙都拿他沒辦法,更何況我們只是一介凡夫俗子。生活中遇到這樣的人,最好敬而遠之,閒事管不好事小,再把自己氣著事大。

起死回生之能誰都沒有,腌在鹽罐里的鹹魚和已經僵硬了的死豬皆是無法回生的東西。幫鹹魚翻身只會令其變得更咸,用開水燙死豬根本不可能收到任何反饋。

自古就有鹹魚難翻身和死豬不怕開水燙的說法,非要去做這兩件事的人,可真是明知不必為而為之,註定徒勞無功不會有任何收穫。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閒事管得多了之後,漸漸地自身也會生出事端。少管閒事,方可讓生活歸於寧靜。

今日話題:你身邊有沒有喜歡「咸吃蘿蔔淡操心」的人?期待你的留言點評。

唯晨說:願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後 更加美好

感謝您的支持,喜歡請關注唯晨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1xYsm0BMH2_cNUgSr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