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寫實油畫大師冷軍:我沒那麼神,用的都是普通油畫布和筆

2019-11-28     書畫藝術家

油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冷軍

冷軍超寫實油畫作品《小唐》

「沒那麼神,我用的都是普通油畫布,普通的筆」

武漢洞庭街一棟紅色的歐式建築里,100年前,這裡是李凡洛夫公館,而現在,則是冷軍的工作室。20年來,每逢春節,他都會以寫生會友的方式,與郭潤文、朱曉果等油畫家一同在這裡度過,今年也不例外。在收藏周刊記者到達時,他們正各自忙著對一個著裝女孩進行寫生,歐式的室內設計,女孩著裝也參照十八九世紀歐洲貴族女孩的形象打扮了一番,走在裡面,儼然感覺回到了那個時候歐洲畫家的沙龍場景。

木地板總在提醒著人們的走動,嗝咯嗝咯的聲音成為了畫室里另一種配樂。前來探訪的人們絡繹不絕,有藏家,有媒體記者,也有朋友。但如此熱鬧的氣氛絲毫打擾不了現場的畫家,冷軍戴著鴨舌帽與900度超高度數的近視眼鏡,不時用筆測量著描繪對象的比例,一筆筆地塑造著畫布里的空間。從他寫生作品中準確的造型與恰如其分的顏色調配,似乎是對外界流傳他用投影儀造型的說法最好的回應。

坊間對冷軍如何創作出如此超寫實的作品有著多種說法,有的說「他的畫筆只有一根毛,每一筆都細細地畫」,有的說「他拿著可以放大1000倍的放大鏡畫畫」,也有的說他畫畫從不被人干擾,甚至吃飯都是用繩子從樓上往下吊的……冷軍聽到這些來自外界的描述,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其實沒那麼神,我用的都是普通油畫布,普通的筆。」冷軍一邊畫一邊說,但他的調色板則確實「與別不同」,用的是玻璃,說是容易清潔。只要畫完一部分,他就會把調色板清理乾淨,再重新調色畫另一部分。他的動作、節奏甚至狀態似乎跟畫面利索、肯定的筆觸有著密切的呼應。

我也並非科班出身,我讀的是體育藝術系

有人這樣評價冷軍——「他是中國油畫界的異數——並非八大美院的名門出身,也不居住在北京這個文化中心……但他卻用超寫實的畫風,引來了國內藝術家的注目。」

冷軍對這樣的評價從不介懷,在接受收藏周刊記者採訪時,他更是大方地表示:「我也並非科班出身,我讀的是體育藝術系。」打小沒有接受過正規美術教育的他,當年是靠著臨摹連環畫和電影院海報打下來的基礎,才走進了美術殿堂。

即使是這樣熱愛美術,當年的冷軍並沒有得到理科出身父親的支持。直到冷軍擱下畫筆多年,參加高考失敗後,為了能考上大學,他才重拾畫筆,進入了武漢師大漢口分院體育藝術系。

冷軍的油畫筆與玻璃調色板

冷軍的油畫筆與玻璃調色板

簡介

冷軍,油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1963年生於四川。曾任武漢畫院院長,現為湖北省美協副主席、武漢市美協主席、中國美協會員、中國油畫藝委會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語錄

沒有任何一個畫種能夠像油畫這樣完美地表現色彩!

「我是按照感覺去畫畫」

看著冷軍寫生,不由得讓記者目瞪口呆,他調配的顏色總是那麼到位,而且每個物象的形狀並不需要提前起稿,直接用色塊互相交接而就。他說:「打草稿是按照步驟去畫畫,我是按照感覺去畫畫。」 他強調畫畫最重要的是感知力,「一個是造型能力,一個就是感知能力,很多人顏色畫不準是因為他們吸收的顏色都是雜亂無章的,缺乏敏銳的感知力。但我對色彩的感知力絕對是後天的。」

冷軍在讀書時期,造型能力已經是同學中的佼佼者,然而,色彩卻一直並不被認可,「經常被同學說我畫的只是素描,沒有色彩。」冷軍當時很懊惱,什麼才算色彩這個問題一直纏繞著他,直到某一天上班,「我搭車正在過長江的時候,看江的遠處,突然之間,怎麼會這麼多色彩?瞬間發現顏色不一樣,色彩非常豐富。這我才發現,印象派的顏色根本就不是他們誇張出來的,他們是寫實的,這就是事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x-huG4BMH2_cNUge1g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