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中國機長》《我和我的祖國》三部國慶檔主力影片都是在9月30日上映,所以讓不少觀眾有人選擇困難症,不過從數據上來看《我和我的祖國》明顯是略勝一籌。
在強大的宣傳造勢下,《我和我的祖國》在預售上已經領先其餘兩部電影很多,同時也贏得了不錯的票房和口碑,有不少觀眾在觀影結束後一起跟隨片尾曲合唱《我和我的祖國》。
觀眾的反饋是電影票房最為直接的體現,截止30日晚18點,三部電影的票房數據都已經出爐。《我和我的祖國》暫時以2.4億票房位居第一位,緊隨其後則是1.6億票房的《中國機長》最後才是拿下1.2億的《攀登者》。
這樣的數據顯然有些意外,實際上並不只是票房落後,目前三部電影的口碑基本上也和總體票房一樣的排名,貓眼平台:《我和我的祖國》9.7,《攀登者》9.4,《中國機長》9.4;而淘票票上三部影片評分則是9.5、9.3、9.3。
從數據上來看《攀登者》處於全面落後的位置,不僅是票房和口碑落後,在三部影片排片率相差無幾的情況下上座率也是最差的。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這一切在電影還沒有上映之前就已經有了預測
《攀登者》講述的是中國人從北坡登陸珠穆朗瑪峰丈量捍衛自己國家領土的故事,從故事上來看可以拍出很多東西。然而導演李仁港果然讓人失望,在劇情中有不少邏輯問題和破綻漏洞,尤其是感情戲的加入雖然讓人物變得有血有肉,但是在對於劇情發展沒有一點幫助。把握劇情能力欠佳也正是李仁港多年來一直被詬病的問題。
演員吳京、章子怡、張譯等人的演技是沒有問題的,幾個人都是優秀的實力派,最大的缺陷還是在於導演。觀眾對於導演的不滿意在上座率上就能直接體現出來,《攀登者》上座率遠遠低於其他兩部大片,這個給吳京創造票房神話的路程蒙上陰影,但有《我和我的祖國》的加持,吳京依然是內地總票房第一人。
排名第二的《中國機長》講述的是一個優秀的機長和乘務組如何面對突發情況拯救平民性命的故事,單單就框架而言,這也是三部電影中最具商業化氣息的電影。看過《中國機長》的觀眾有一種直觀的感受就是看電影的時候全程無尿點,尤其是災難發生時影片呈現的衝擊力,但是在飛機降落後的戲就顯得有些多餘爛尾了。
不過《中國機長》的總體顏值真的很高,尤其是幾位空姐的扮演者可都是大美女明星,而歐豪,杜江,張涵予幾位主演的演技同樣在線,作為一部中國特色的災難劇情商業片還是合格的。
《我和我的祖國》拿下評分和暫時的票房第一名幾乎沒有懸念,單單是7個歷史瞬間和52位明星主演就足夠吸引人了。在這7個故事中大多數是從小人物的視角來反映祖國的強大和時代變遷,所以這讓不同年齡段的觀眾都有了一定的代入感。
嚴格意義上來講,《我和我的祖國》在國慶檔上映單單是打「情懷牌」就已經贏定了,不過電影瑕疵還是有的,尤其是7位導演每一個的風格都不太一樣,所以觀影的時候在很多地方會有些突兀,但已經是近些年來主旋律電影中的良心之作。
今年的國慶但三部電影都算是值得一看,這也是歷年來最棒的一個國慶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