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半年營收4013億元,手機出貨1.18億台,又被任正非「欺騙」了

2019-07-31     靜心科技

大家應該還記得,華為任正非在6月份接受外國媒體CNBC採訪的時候表示,華為今年營收將下降300億美元,但是營收仍會超過1000億。任正非也表示,這不是一個問題,因為在中國市場業績沒有出現下滑的情況,海外最壞情況是下降40%。

但是,7月30日,華為正式公布2019年上半年的財務情況顯示,華為的營收情況不僅僅沒有受到美國禁令影響,反而大幅增長。華為在消費者業務、運營商、企業業務三個領域的半年收入達到4013億元,同比增長23.2%。

這一切,很大程度上,歸功於華為和華為子品牌榮耀的手機出貨量達到驚人的1.18億台。消費者業務貢獻華為半年營收近一半。而且運營商業務也增長1465億元,離不開華為獲得的50份5G全球商業合同。

當看到這兩則消息的反差的時候,頓時覺得被華為任正非給「欺騙」。但是仔細一想,又不得不對華為的研發和營銷策略感到佩服。這種綁定愛國的營銷手段不一定是出自華為本身,但是華為也沒有對這種綁定愛國的營銷手段表示強硬態度和採取一定措施,因此這種營銷手段自然也得到了華為的默許。

近日華為高層負責人也表示,目前美國企業只是在一些非核心的部件開放對華為的銷售,對於谷歌安卓和谷歌應用,目前仍然沒有得到美國官方授權。而且華為也表示,目前是否在華為最新旗艦手機上使用國產「鴻蒙」作業系統,取決於谷歌。足可見,美國對華為的抵制其實並沒有結束,但是華為的營銷大漲是對這場美國商業抵制的最好回應。

但是,水能載舟也能覆舟。華為這種「愛國民意」營銷策略到底能夠持續多久?或者說,華為如何能夠保持這種超高人氣持續前進?答案只要一個,就是人才搶奪戰成功與否。如果華為能夠持續招攬天下之英才,這種「愛國民意」營銷策略也將助推華為持續前進,反過來也會推動我國科技技術的不斷發展。

一直以來,華為對研發的投入占比達14%左右。華為董事長梁華也表示,華為今年將會有總計1200億元的研發投入。8名天才博士被華為以百萬薪資招攬,引發廣大媒體熱議,足可見華為對於科技技術人才的支持和重視。

從目前來看,華為占據人才、市場和民意的制勝高峰。與其說被華為任正非「欺騙」,不如說華為成長到現在離不開任正非的帶領。一個民營企業能夠走到現在,的確不是一日之功。但是想要長久走下去,也並非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微軟從小做大,逆襲蘋果,卻也受阻於網際網路轉型浪潮,但因作業系統不可替代。

英特爾從小做大,趕超IBM,卻也受阻日本內存行業的阻擋,但因中央處理器不可替代。

谷歌從小做大,超越Window Phone,卻也受阻反壟斷、隱私的困局,但因Google生態不可替代。

華為也是一直從小做大,不斷超越,同樣也面臨各種阻礙和困局。但是華為要想真正能夠長久立足,必須擁有屬於華為核心的名牌。5G會是華為的名牌嗎?拭目以待。你們怎麼看待華為此次營收,歡迎在下方留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u_iRmwB8g2yegNDOvY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