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醫生,大擔當!巢湖418名村醫齊上陣

2020-02-19   人民日報數字安徽

「田大哥,你的口罩帶的不對」「吳大爺,你們不要扎堆聊天」「王大娘,酒精和84不能混著用」……這是2月18日,記者跟隨巢湖市洪橋村村醫李春梅在村裡看到的一幕幕。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入關鍵時期,各地聯防聯控措施不斷細化強化,戶外活動的人員也日漸稀少,但在巢湖市廣大農村的村頭巷尾你總能見到這樣一群人,他們在值守的卡點為進入人員量體溫,為不能出門的貧困戶送藥上門,向在家的村民們宣傳防控知識和政策。他們就是巢湖市418名鄉村醫生,父老鄉親口中的「小醫生」。

一條傷腿走四方

早上7時許,李春梅騎著電動車從村衛生室前經過,習慣性的停車下車,當她看到緊鎖的大門時,才意識到自己現在的任務是疫情防控了。

她拖著那條半月板切除的傷腿,艱難的上了電動車,向村子裡面騎去,一天的工作就這樣開始了。

接到疫情防控任務後,李春梅便自告奮勇要求包保湖北返鄉群眾,而且主動選擇了幾個最遠的自然村,每天第一個來,最後一個走。最近腿病又犯了,她就一直瞞著大家,在休息時自己吃點藥對付下。

李春梅的丈夫也是一名醫生,和她一樣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發現李春梅腿病復發後,沒有勸她回家休息,而是每天將藥放在她的衣服里,叮囑她按時吃。

在欄杆集鎮,還有很多像李春梅這樣的鄉村醫生戰鬥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守護著自己的家園。

父子同心戰「疫」線

蘇灣鎮寨山衛生室室長徐學松一直忙於隨訪工作,已經十多天沒有見到父親了,擔心父親的身體,剛停下手中的工作就給父親打了個電話,電話那頭傳來了父親略顯疲憊的聲音,趕忙說到:「老爸你不要太累了,完不成的任務我來替你做吧」,電話那頭老父親說:「你有你的任務,我也是名村醫,雖然退休了,但也有義務和責任參加這場戰鬥」。

電話那頭是徐學松的父親,魯橋衛生室的退休村醫徐章林,父子倆自從接到蘇灣鎮政府隨訪涉鄂、涉漢來巢人員任務後,除了在去衛生院領取物資的路上能相互看一眼外,其餘時間,父子二人都忙於防控工作中。

一名黨員一面旗

壩鎮泉水村衛生室室長,共產黨員朱亞東,這段時間以來,他除了每天配合村兩委幹部一道上戶宣傳新冠病毒肺炎防護措施,逐戶上門摸排涉鄂涉漢來巢返巢人員外。

作為一名村醫他還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負責對包保的隨訪人員及時上戶詢問身體狀況,測量體溫,指導他們進行住所消毒外,還制定了詳細的人員症狀,體溫檢測登記表及其它相關表格,對自己的工作做了詳細全面的記錄。

緊急情況下,他在沒有專業的隔離服,也沒有專業的護目鏡,甚至在N95口罩資源一度緊張的情況下,也是僅僅戴上醫用外科口罩便前往了隔離人員家中。有人問他:「你天天在外面跑,不怕感染嗎?」他說道:「我是一名醫生,當然知道病毒的危險,但我更是一名黨員,疫情防控已是關鍵時刻,只要村民有需要,我隨時『披褂』上陣!」

在這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疫阻擊戰中,巢湖市城市鄉村活躍著許許多多像他們這樣「走村串戶」的鄉村醫生,他們不計報酬,不畏生死,一襲白衣,從天使變為戰士,我們不知道他們的名字,卻處處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是傾情奉獻的無名英雄,農村疫情防控的「守護神」。(宣鳳嬌、丁衛東)

責任編輯:王敏 實習生:雷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