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縣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為抓手,以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為依託,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整體推進,厚植生態優勢,扮靚綠色品牌,奮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東平湖作為黃河中下游唯一重要蓄滯洪區、南水北調重要樞紐、京杭大運河重要節點,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也是我縣實施「生態立縣、綠色發展」戰略的最大優勢、最大潛力。
圍繞護好一湖秀水,我縣牢記省委、市委殷殷囑託,扛牢主體責任,主動擔當作為。對標千島湖,學習白洋淀,高標準編制《東平湖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專項規劃》。深入推進東平湖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強力開展「九大攻堅行動」,12.6萬畝網箱網圍徹底清除,447處環湖違法建築全部清理,4萬餘噸菹草及水面漂浮物清理上岸,徹底解決亂占、亂捕、亂排、亂建等「老大難」問題。74公里沿湖生態隔離帶、破損山體修復等重點項目加快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捷報頻傳,東平湖水質常年穩定達到地表水三類標準,確保了「一湖碧水向北流」。9月29日,央視節目《直播黃河》走進東平,生態東平湖亮相全國。
用環境治理留住綠水青山。近年來我縣強化生態濕地修復建設,投資近億元,修復各類濕地達2.4萬畝,新增濕地2000畝,凈化入湖水質,補給東平湖水,東平湖水生態環境大幅改善。捨得把岸線還給母親湖、讓給老百姓,以「環東平湖、環縣城、沿大清河帶」等區域為重點,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完成造林綠化4.2萬畝、荒山綠化1.5萬畝、礦山生態修復450公頃、路邊綠化521公里,完善農田林網12萬畝。「山秀、水韻、綠滿」正在成為生態東平的新名片。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縣找准生態底線與百姓增收的最佳結合點,讓綠水青山生出金山銀山。與中林森旅、杭州千島湖發展集團合作,組建山東中林東平湖發展有限公司,湖內發展「保水漁業」,湖外發展小龍蝦等規模化養殖,著力打造全國漁業知名品牌。與山東文旅集團、魯商集團等大集團公司對接,培育發展文旅康養、現代農業、臨港經濟等綠色產業。環湖節點布局「田園綜合體」等現代農業項目,大力發展「林+中草藥」模式,引導群眾走「林上有產品、林中有旅遊、林下有經濟」的經營之路,推動生態效益變成廣大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經濟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