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臂上燒香拜佛前,願郎安穩過新年。——陸遊《吳娃曲》
宋朝陸遊在詩中曾描繪了一個長期與丈夫分隔兩地的妻子為丈夫上香祈福的情景。上香禮佛的傳統自古有之。古人認為上香被佛教是人得以與神佛、先祖溝通的方式。上香的講究還頗多,從準備到插香到念詞都有定式。但其實也並不是只有虔誠的佛教徒才會上香,在我國民間也有上香的傳統,人們以此來許願,並希望能夠成真。可有時出於各種原因本人無法到場上香,都說心誠則靈,所以後來有人便專做替人燒香的行當。湖南就有一「峭壁飛人」便專門幫人上「龍頭香」,行情好時一天賺上萬元也不在話下。
天下第一香——龍頭香
被譽為「天下第一香」的龍頭香實際上在我國有兩處,一處在湖北武當山,是由人工雕刻而成:二龍戲珠躍然有起飛之勢,以此得稱;而另一處則是因其天然地勢呈龍頭相望而得稱。後者天然的龍頭香位於我國湖南省崀山八角寨,此地人傑地靈,風景極美,叢山底仰望便能知其間玄妙。寨內八個山峰昂首分別向八個方向伸出,仿佛八個龍頭。其中最陡峭一角從絕壁凸出50米,峰尖恰似龍頭,這便是八個龍頭中最為出名的一個。
當地常年雲霧繚繞且山風不斷,地勢十分險峻,可翹角之巔竟有一山神小廟。在這裡燒的香便被稱為「龍頭香」,被譽為「天下第一香」。若想在小廟燒香,燒香者必須手腳並用地匍匐前進通過那一條僅一尺寬的山脊小徑,如果不夠心誠膽大的話,一般人燒這龍頭香還頗有難度。
但越是這樣,人們越願意挑戰這裡並在那裡上香祈福,都道是心誠則靈,若心誠至此相必得償所願的幾率可能比起其他地方燒香要多大很多。崀山八角寨的獨特風貌實際上就是地理學中所說的「丹霞地貌」,崀山的地質結構複雜且氣候獨特,從而造就了這樣碧水丹崖、崖丹峰壁立、奇山秀岒的獨特景觀。
「峭壁飛人」
八角寨的龍頭香由其靈而聞名,所以每至逢年過節總會有許多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被吸引前來供香祈願。但如前文所述,龍頭香地勢險要,因而遊客多望而卻步,慕名千里迢迢而來卻空手而歸,心裡難免不甘心,這時「峭壁飛人」的作用得以凸顯,他們為代為這些遊客們涉險供香,遊客出錢,他們辦事。
久而久之,後來還衍生出了這個職業。由於供香難度較高甚至可能會有生命危險,所以代為供香的費用往往不菲,供香一次往往幾百不等,時值旺季來客多時「峭壁飛人」的日收入甚至可高達兩萬多元人民幣。
鄒在宏就是一名職業的「峭壁飛人」。他在此地供香多年,民眾間口碑極佳。歷年來做「峭壁飛人」的人多矣,但真正能堅持下來的並不多,準確來說,其實只有一位,鄒在宏就是這名唯一上香人。鄒在宏常年在此飛檐走壁而從未發生過意外其實與他修習武術多年脫不開關係。中華傳統武術不僅強身健體還外煉體魄、內塑精神,使修習之人耐力與毅力自是不同於尋常人。
加上鄒在宏自幼膽大,有膽量又自信於自己的體魄,所以他才能不加措施在崖上奔走為遊客們供香。多年來無論寒暑、無論旅遊淡季還是旺季鄒在宏都在這裡堅守,既是賺錢也是強體健身,實為一舉多得。正是鄒在宏的熟能生巧膽大心細才讓他得以擁有這份高薪。
結語
山神小廟始建具體時間現如今已不可考,為何將廟建於如此險峻的崖峰上我們也不得而知。大概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里神仙多避世修行,所以越是神秘危險人跡罕至的地方就越有可能有神仙棲息,所以傳說崑崙內、南海外自有仙人寄居的瑤池仙境。
遊客們也受這種猜測所引導,才認為越是在龍頭香所在的這種天險之地上香祈福,則越能證明自己求願的心是虔誠的。只是礙於自己實在沒有能力親自去那小廟上幾柱龍頭香,才找鄒在宏般的人代勞。雖然有人批評他們根本算不得虔誠,願望又如何來實現?但是連錢都出了又何來不虔誠一說呢?當然,對於這個爭論人們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燒香也好,禮佛也罷,都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望罷了。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