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衰竭多數是「拖」出來的?再三勸告:4種小病,要及時治療

2022-07-16     小哥哥說事

原標題:腎衰竭多數是「拖」出來的?再三勸告:4種小病,要及時治療

腎臟是身體重要的器官,能生成尿液,通過尿液排出體內代謝產物和垃圾,調節水電解質平衡,同時也維護酸鹼平衡。但生活中的壞習慣卻對腎臟帶來損害,引起一系列的腎臟疾病,甚至導致腎衰竭。特別是以下4種疾病,若一直拖延不治療會直接發展成腎衰竭。

1、慢性尿路梗阻

慢性尿路梗阻沒有得到有效治療,可發展成腎衰竭。因為病情在發展過程中會使得尿液不能正常排出體外,引起腎臟局部積水,腎臟功能持續受到破壞,沒有及時治療會對腎臟帶來不可逆的傷害,從而引起腎衰竭。只要感覺到身體有不適,確診是慢性尿路梗阻,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以免病情加重。

2、慢性腎炎

慢性腎炎發展成腎衰竭的風險極高,因為病情發展過程中會使得腎臟持續受到損害,局部炎症不斷擴散,從而侵蝕腎臟,引起腎衰竭。只要積極控制慢性腎炎,避免炎症擴散,就能讓腎功能恢復正常。

3、造血功能異常

腎衰竭患者早期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貧血,血紅蛋白含量低,往往會出現便血,這是因為腎臟的造血功能異常所引起的。造血功能異常時會引起凝血障礙,皮膚易出現淤點或淤青,同時伴有鼻子或牙齦出血。

4、糖尿病性腎病

患有糖尿病沒有得到有效治療會引起糖尿病腎病,從而發展成腎衰竭。病情在發展過程中持續性高血糖會刺激腎臟周圍動脈血管,引起動脈血管病變,從而降低腎功能,導致腎衰竭。

1、調養好五臟

合理安排工作和作息,做到起居有常和規律飲食,注意飲食和個人衛生,避免外邪入侵體內,特別是傳染病流行期,更應該做好預防工作。不能吃辛辣刺激性和肥厚食物,以免滋生濕熱。保持精神愉快,能使得氣血更加暢通,避免出現氣滯血瘀,同時要多參加體育鍛鍊,增強抵抗力和免疫力。

2、積極預防中毒

一半以上的急性腎功能衰竭跟藥物有關,也有一部分是因為長期接觸有害物質。所以應避免用和接觸對腎臟有毒害作用的毒物或藥物。另外要及時消除危險因素,如嚴重感染、尿路梗阻、受到創傷及脫水等,以免使得原有腎臟疾病加重,導致腎功能惡化,引起腎功能衰竭。

3、積極治療原發疾病

積極治療會引起腎功能惡化的疾病,如各種急慢性腎小球腎炎和紫癜性腎炎等,同時要積極治療糖尿病和高血壓等會累及腎臟的疾病。

溫馨提示

一旦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需及早選擇正規醫院治療,及時擴充血容量,糾正水電解質紊亂以及酸鹼平衡問題。大部分腎功能衰竭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腎功能不全時不能排除體內過多的鈉離子,從而引起高血壓、腹水以及肺積水等,因此需採取低鹽飲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fc3404b7388e19d4c80c166fbe69a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