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怎麼攻入上海西大門的?這份情報起到關鍵作用丨閔行情

2024-01-11   新聞晨報

原標題:解放軍怎麼攻入上海西大門的?這份情報起到關鍵作用丨閔行情

解放軍怎麼攻入上海西大門的?這份情報起到關鍵作用丨閔行情

一切向前走,

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

走得再遠,

走到再光輝的未來,

也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

「發現閔行之美」系列叢書誦讀活動的第九季,我們邀請了閔行區七寶鎮明強小學的青少年來誦讀《不能忘卻的紀念》。今天,你將聽到的是《智取地圖》。一起來看看為了配合和迎接解放軍解放上海,七寶鎮地下黨智取敵堡戰壕防守圖,交給解放軍偵察部隊的故事……

打開下方原文連結可聽音頻(音頻略有刪改)

https://mp.weixin.qq.com/s/NPt8FLWqnWiw2omPeZF75Q

本文作者楊德明老先生

為了配合和迎接解放軍解放上海,七寶鎮地下黨裡應外合,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從駐守在七寶鎮的國民黨連長身邊取得了一份軍事情報——敵堡戰壕防守圖,藏在鞋底下,越過敵封鎖線,交給了解放軍偵察部隊。此事雖距今許多年了,但對我來講,深深地留在我的腦海中,終生難忘。

1949年3月,我加入了中共地下黨。入黨介紹人董俊明同志交給我的第一個重要任務,是要我通過駐在我家的國民黨連長,了解他繪製的戰壕圖情況。任務交代得十分明確,要我以房東的身份故意接近他,千方百計抓住機會從這位國民黨連長那裡搞到這份地圖。因為該連長是負責七寶等地敵堡布防圖的繪製人員。接受任務後,我利用一切機會,幫他扇爐子、送開水、買煙酒等,想盡一切辦法去接近他。由於我是房東,又是一個生意人,加上對他如此「熱情」,他就放鬆了警惕。我就採取邊看他繪圖,邊暗暗默記敵堡的方位,附近的村莊、道路、河道等,晩上自己回憶作記錄。但是敵堡如棋盤,縱橫幅度大,不像看一般的連環畫那麼容易。幾天下來,還是難以記清。為此心急如焚。董俊明同志也借訪友的名義來我家親自過目了一下,也只知其大概,不知其準確方位和數量。經過商議和研究,決定以智取地圖為佳。正在為此發愁時,人民解放軍在戰場上節節勝利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1949年4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勝利渡江,解放大軍勢如破竹,敵人聞風喪膽。為了進行垂死掙扎,就在這一天傍晚,敵方下急令,命所有防線以外的外圍人員,當晚必須馬上撤至防線以內。敵人如喪家犬,倉促中逃入七號橋大碉堡內。

這對我們來說,真是天賜良機,我就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用扶梯翻過牆頭,到一板之隔的國民黨連長住室,尋找那份敵堡地圖,終於在抽屜里找到。敵堡圖到手之後,我連夜送到董俊明手裡。我十分高興完成了這一光榮任務,為地下黨配合解放軍解放上海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工作。

董俊明同志拿到敵堡圖之後,當夜組織地下黨員和部分進步同學加緊複製。當他打開六七份敵堡戰壕防守圖之後,方知敵連長測繪的敵堡方位是從虹橋、七寶、莘莊至梅隴一帶所有敵堡,共有數百座,戰壕似蜘蛛網,縱橫戰線長,母堡方位設在七寶,至今還在七寶鎮漕寶路七號橋

複製完畢後,第二天清早,董俊明同志立即把原圖紙交還給我,這時我心上的石頭才放了下來,我又翻牆入室,神不知鬼不覺地放在原處,真正做到「完璧歸趙」。地圖到手後,七寶鎮地下黨喜在心裡,大家共同為完成了任務而感到無比高興和自豪。

1949年5月七寶解放前夕,鎮上一批地下黨員和積極分子在龍華區委、七寶黨總支的統一部署下,陸續暫離七寶轉移到鎮西南三華里的吉家巷。

一天早晨,董俊明、夏崇麒、徐伯濤、楊其昌等四人在徐嘉騮同志家裡整裝待命。董俊明同志說,我們搞到的這張敵堡圖,要馬上送到吉家巷徐嘉騮同志那兒,然後轉交給解放軍部隊。要求大家出主意、想辦法。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有的說把圖放在被子裡,有的說不安全,還是放在枕頭裡。可萬一被敵軍搜查到就危險了,最後決定分藏在膠鞋底。

我們一行四人背著行李從七寶南橫瀝、老宅角橫瀝木橋走鄉間小路,踏著晨霧冒著生命危險,繞過敵軍哨位,經過近一個小時的步行,終於安全到達了目的地——吉家巷村東邊第一幢五開間客堂里,我們從膠鞋裡拿出敵堡圖交給了徐嘉騮。之後,徐嘉騮同志帶了夏崇麒、薛羚等20人經泗涇、佘山先後到達青浦、朱家角地區,與解放軍部隊接上了關係,為解放上海,進駐七寶作嚮導工作。依靠這份地圖,我們帶領解放軍前進,避免了更大的損失,為早日奪取勝利,解放全上海作出了貢獻。

日前,區政協辦公室、區教育局、團區委和閔行區融媒體中心聯合推出了「發現閔行之美」系列叢書誦讀活動,將陸續邀請閔行區多所學校的青少年一起來讀好書、善讀書、懂歷史、愛家鄉,合力推動「閔行情」讀書活動落到實處。

第九季,我們邀請了閔行區七寶鎮明強小學的青少年來誦讀《不能忘卻的紀念》。

撫今追昔,歲月崢嶸。在民族存亡的關頭,有多少仁人志士上下求索,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衝鋒陷陣、拋灑熱血,奮力讓黑暗的中國走向黎明。而在這些築起了堅不可摧的血肉長城、鑄就了堅強不屈的民族脊樑的先輩之中,也有著無數閔行兒女的身影。

在那腥風血雨的日子裡,有為抗擊日寇犧牲在華漕的數百位蘇浙別動隊第三支隊的戰士;有七寶地區最早的地下黨員盛幼宣、楊逸菲夫婦;有冒死衝破敵人的封鎖打通黃浦江交通要道的趙鐸心烈士;有只用一顆子彈發動浦江召稼樓起義的顧振烈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抗擊侵略、保家衛國,在朝鮮戰場和南疆戰線上,也有數不清的閔行籍志願軍和解放軍戰士血染沙場,乃至獻出生命。

江河奔騰,櫛風沐雨。蕩滌風雨如磐的暗夜,燃燒成光耀中華的絢爛日出。如今,先輩們戰鬥過的地方已豎立起高樓大廈,繁華似錦、物阜民豐;他們為之奮鬥的理想和信仰,深深鐫刻在我們心中,用血肉書寫的歷史將永被銘記。

翻開這本《不能忘卻的紀念》,仿佛走近一個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生命個體。這些生命個體與我們的國家命運、民族命運息息相關。他們的奮鬥經歷,也記錄著閔行歷史波瀾起伏的命運密碼。書中所選的文章不是簡單的概念化表述和羅列,而是通過大量真實細節的記錄還原了具體生動的歷史原態。

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為了在如歌歲月中再續昂揚的樂章,為了祖國更加繁榮富強,為了人民更加幸福安康,我們不忘初心,凝聚永不衰竭的家國情懷,重整行裝再出發。

2024年1月起,第九季正式開啟,每個工作日的21:30,我們不聽不睡!

一起聆聽閔行聲音,發現閔行之美……

來源:今日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