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治,有話說,有險避,有錢賺

2023-08-15     凱恩斯

原標題:有病治,有話說,有險避,有錢賺

8月15日,今天A股探底回升,但後勁依然不足,後勁就是成交量,跌破支撐後,技術上有向下慣性,滬指調整目標3130點,但這種下跌慣性會被政策性利好改變。

今天政策面放出真正利好,央行降息,8月15日,央行開展2040億元逆回購和4010億中期MLF,中標利率分別為1.8%、2.5%,此前1.9%、2.65%,分別降息10bp和15bp。說是對沖稅期高峰,但實際上就是為拉動經濟,因為中國稅期高峰在上半年。

企業報稅是按月和季進行,次月和次季度前15天預繳增值稅,而所得稅彙算清繳是開年前五月,所以中國稅期在1、4、7、10月為高峰,8月一般不是。

降息10bp、15bp的幅度也比較大。只可惜市場不漲反跌。原因是現階段降息降准效果不好,有很多角度解釋現象,我慣用角度是:降息導致的中外息差會讓資本外流,對沖寬鬆所增加的貨幣。也有經濟學家認為,人們對未來經濟缺乏信心,導致信貸需求下滑,從而使得資金在商業銀行體系內出現空轉,這在經濟學上叫「流動性陷阱」。

流動性陷阱,7月金融數據的確有證據,7月人民幣貸款僅僅增加3459億元,從歷年看,7月的確是貸款淡季,但再淡季,尋常年份也有萬億貸款規模。而環比看,6月人民幣貸款數據3.05萬億,7月只有6月的1/10,的確有點離譜,可以看出,借貸信心不足這個問題的確存在。而基於這個狀況,下半年提振經濟主要方式不是寬鬆,而是提振投資和消費信心。如果居民相信未來能夠賺到的錢來償還貸款,那麼居民就敢大膽借錢,所以說到底還是如何修覆信心。

誰都知道,增強信心最好的辦法是增收,但增收道阻且長,投資邊際效益遞減的大背景下,財政投資同樣的錢創造的就業越來越少,所以雖直達根本,但遠水不解近渴。另一種方式是扭轉情緒。人有動物精神,人類信心不只是來自於理性分析,看到自然災害會害怕,看到美食會流口水,心情好了幹活效率會高。人類社會有「情緒放大器」。通過局部繁榮來加強情緒引導,則成為扭轉情緒的另一個抓手,這也是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核心。

當然屁股決定,我希望股市能夠成為局部繁榮引導情緒扭轉的工具。而客觀上股市也的確有這個條件,一方面A股當下基礎不賴,市場估值較低,只要調整交易所IPO供給結構,實施一些優勝劣汰的退市制度,和擇優錄取的上市制度,是能夠吸引到投資人的,另一方面股市是四兩撥千斤的領域,國有資金率先行動,能夠用撬動社會資金,釋放積極信號。

板塊上,供銷社概念今天有表現,九部門發布《縣域商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政策似乎要拉動縣域農村消費市場,但我認為此舉效果有限,這不是供銷社體系機制問題,而是不符合社會發展客觀規律,農村和縣城消費市場空間有限的根本問題是人口流出,很多縣城,除了公務員消費,沒有製造業做支撐。

農村快遞是不送貨上門,不是因為基礎設施不好,而是因為有些農村山高路遠,一年的快遞單量不足以讓企業安排配送人員。人類社會發展大方向還是向大城市聚集,農村想去縣城,縣城想去城市,小城市的想去大城市。一個國家的城市化不是人的意志,而是市場規律的意志。

個股上,有個有趣消息,有中東土豪投資恆大汽車。新能源汽車競爭已白熱化,如今特斯拉降價競爭,恆大汽車卻要起步,而中東土豪竟然不管不顧的參與了這項慈善事業?我想,可能是因為這家中東土豪中有些中國血統,否則很難解釋。

重申對新能源車看法,鋰電池車正在從成長產業轉型成熟產業,此時新進入、小規模鋰電池車企是最難生存的,會被大企業擠出去。和城市化的道理一樣,鋰電池車最終的結果也是市場集中,所以一般建議投資和關注頭部汽車企業和汽車零配件公司。

最後,醫藥商業和醫療電商今天重新走強,我們認為,這兩個板塊受到醫療反腐營銷很小,有望繼續走強,明天9點的直播分析其中的龍頭。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e7d856966b6c1f7f1295c50e5089b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