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id即將進入中國市場?先去和特斯拉取取經

2023-10-13     智電汽車

文/土木

特斯拉在國內市場的成功,讓不少「造車新勢力」看到了中國市場強大的號召力,這樣的情況也讓很多國際「造車新勢力」趨之若鶩。據悉,美國新能源車企Lucid Motors將會進入國內市場。

有消息報道稱,前集度汽車負責用戶發展與運營的副總裁朱江Lucid,負責中國市場業務。朱江本人也在社交媒體透露:「美國造車新勢力Lucid開始為進入中國市場做準備。」

Lucid之所以要進軍中國,是因為這這在美國還算銷量不錯的。截至到3月31日,該公司今年共製造了2314輛汽車,交付了1406輛,雖然低於去年第四季度生產的3493輛和交付的1932輛,但也算是各方面都很穩定的。這個品牌目前的定價要比特斯拉貴一倍。

Lucid跟特斯拉其實頗有淵源,其創始人Sam Weng本是特斯拉的電池研發負責人,卻因理念與馬斯克不和,被「踢」了出去。除此之外,Lucid公司中還有許多特斯拉前員工,它們都是因為理念與馬斯克不和而被踢了出去,其中就包含有特斯拉的創始人馬丁·艾伯哈,以及Model S總工程師彼得·羅林森。

因此,我們總能在Lucid的成長路徑上看到特斯拉的影子,比如都從高端產品出發,目前Lucid的主力車型Lucid Air和特斯拉早期推出的的Model S/X車型定位接近,同樣是主打高端轎車,但是目前Lucid苦於產能和供應鏈的問題,還沒能推出和Model 3/Y一樣的走量車型,這也是限制Lucid發展的最大因素之一。

想要與特斯拉一樣在中國紮根,其首要面臨的難題便是仿照特斯拉Model 3,推出一款能夠在本土規模化量產的車型。同時,對比特斯拉在智駕領域的技術破圈,Lucid引以為傲的電動動力總成和電池系統,也同樣在中國市場面臨著巨大挑戰。

目前我們的自主品牌已經掌握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比如三電系統、電池電芯、智駕方案和數字座艙打造。Lucid也有自研,但放在國際舞台上並不突出,產品力不足以支撐其爭先。眾所周知,若沒有引人注意的賣點,連高調宣傳都難以施行,也就註定了Lucid博眼球之路註定無法走通。

為什麼這些品牌都對中國市場如此看重?因為中國的市場足夠大,2022 全球汽車銷量約為 2600 萬輛,而中國市場占了全球汽車銷量的三分之一,其中電動汽車為 600 萬 -700 萬輛,約占 25% 的市場份額。從今年開始,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已逐步增長至 27% 左右,菲斯克認為進軍中國有足夠的市場可以發揮。

中國市場大,政策對新能源尤其支持,中國新能源需要高端市場,這是美國新勢力看好中國市場的重要原因。

至於Lucid會不會影響國內新勢力品牌,個人認為是不會的。一方面,Lucid仍然還在產能地獄,而"蔚小理"早已月銷量過萬。另一方面,這些國外新勢力主打高端和豪華車型,雖與"蔚小理"存在一定錯位競爭,但別忘記還有老牌高端豪華車BBA。

寫在最後:

著眼於當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環境來看,未來將會越來越卷,外資已經不像當年那樣吃香,Lucid等美國新勢力車企如果沒有真實力,那麼在國內市場上將難以立足。同時這些外國新能源車企入華,將會「刺激」國內自主新能源車企品牌提升的速度,促使它們在國內外市場加強營銷與推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e5fd1cf5c3f7bef47507a0cc769d8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