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虎年春晚愛玩梗兒:每對明星cp都有講究、姜昆相聲大有深意

2022-02-04     美人豐盛

原標題:央視虎年春晚愛玩梗兒:每對明星cp都有講究、姜昆相聲大有深意

今年的央視春晚穩中求變,開場節目就是「明星組CP+角色扮演」。

《歡迎喜祥年》大合唱融入生活場景,大眾喜歡的葛大爺扮演司機,鄧超扮演乘客,一老一少,畫風喜慶、詼諧、接地氣,給整個節目定了調。

接著,「母親專業戶」薩日娜給關曉彤發紅包(這是要安撫一下2021年過得不容易的關曉彤嗎?)

曾經在某綜藝被誤會當過央視主持人的劉濤,在節目裡實現了這個夢想。

回家過年的張若昀,也被安排了一個「最靠譜的老父親」張國立來關愛。

歌詞還是「鳥歸巢、魚歸海、人歸情」……你說這些安排,不是導演的「七竅玲瓏心」我都不信。

明星CP有講究:趙麗穎朱一龍回憶殺、雨神唱「江河」、張韶涵李榮浩大小眼組合

李宇春、易烊千璽、鄧超的《時代感》,三人的服裝設計是這樣的:

年紀最小的易烊千璽穿得是90年代費翔風的服裝;年紀最大的鄧超穿的是新潮桃花;而介於他們中間的李宇春中和了二人的「時代感」,穿了粉色珠串針織裙,應該是代表「經典」。

他們的舞颱風格也是反串的:千璽00後表現的像80後,鄧超80後表現的像00後。

22歲的易烊千璽颱風,穩得像個老藝術家,甚至鏡頭懟臉時,笑容還有點倪萍的慈祥,又帥又逗。

三人當中,對春晚的熟悉程度也是「反串」的,年紀最小的易烊千璽上過7次,李宇春上過4次春晚,而40歲的鄧超第一次上春晚,台下採訪時已經激動不能自持了:「終於到我了!」

據鄧超講,來央視春晚排練這一個月超級緊張,不敢松弦兒。這一個月,這也是孩子們沒看見爸爸們最長的時間。

那麼是不是可以這麼理解了:戀家的超哥之所以興奮,是排練太壓抑外加不能回家看娘娘和諸「皇子公主」,憋的!

同樣是歌手舞台,李榮浩和張韶涵的CP,也很有梗兒——這明顯是把港台實力唱將中「眼晴最大和眼睛最小的」安排在一起了啊

而陳坤、蕭敬騰、王嘉爾、彭永琛合唱的《黃河長江》……是用「雨神」唱「大江大河」,用王嘉爾的嘎式煙嗓來表現黃河長江的蒼茫壯闊嗎?

該咋咋說,這首歌布景壯麗、歌詞陽剛,真是唱出了對中國古詩詞文化的自在和自豪!

最有意思的明星CP,還要屬結尾的趙麗穎和朱一龍。

小公爺和明蘭同台太回憶殺了。網友唯一遺憾的是,趙麗穎和朱一龍中間還隔著幼年林驚羽……

春晚沒組CP的獨唱,好像只有韓紅的《這世界有那麼多人》,這也是導演組的奇思妙想——讓觀眾在熱鬧中來那麼一點空谷幽蘭的感動吧!

韓紅的舞台很靜很樸實,伴奏聲音小到像「清唱」,後面的伴舞是手語舞蹈,一方面,大概是象徵著大愛無言,另一方面讓觀眾更把注意力集中到歌聲本身。

網友說:

「韓紅的歌出來,我腦子裡就閃現她奔波在災難現場的身影。」
「她是用心在唱,感動了自己也感動了我們。」

如果沒有後面的《只此青綠》,我願評這個節目為「本屆春晚最佳」。

今年的小品不是拿來搞笑的,是用來發人深省的

今年春晚的語言類節目比往年的更落地、更現實了。

往年的春晚題材很多是賺到錢啦、娶到媳婦啦、買著房子啦這種,但今年的小品貌似都很現實。

沈騰、馬麗的小品《還不還》,告訴你要帳有多難;

艾倫和常遠被諷刺為「傻倫兒」和「缺心遠兒」,估計揭開了很多「要債人」心中隱痛——當年誰不是一念之仁想幫朋友一把?沒想到「老沈變成老賴」,真心酸啊!

甚至這部小品,幫助一些債主和要債人之間,恢復了聯繫。

「我感謝沈騰的小品,雖然我沒要回錢,但至少欠我錢的給我發了簡訊,說了對不起,謝謝我對她的寬容。」

孫濤的小品《父與子》則講的是貸款、賣房、坑爹創業;

「兒媳婦,事到如今我也不隱瞞了,你的丈夫其實是個富二代。」
「要想長壽,就不能跟兒女內卷。」

是向上的主題,但這樣真實的台詞令人聽著感動,又無奈又心酸。

賈玲和張小斐的小品《喜上加喜》,給人直接指明路,告訴你短視頻怎麼拍,帶貨怎麼帶。

明明是閨蜜卻一定要彼此當媽的賈玲和張小斐,從根兒上告訴你婆媳關係怎麼搞好——通過利益共贏和合作

賈冰、沙溢的小品講的是誠信經營、樸實管理的故事。

這兩個生活中不太常見的「老好人」,其實也在反諷那些大過年不但不給紅包,還不發工資的老闆。

郭冬臨的小品比較中規中矩,講的抗疫前線醫生家庭瑣事,那一句「我們就是離了婚,也是同事」給人直接整淚崩了。

身為醫務人員的網友深有感觸:總有某一些時刻,你站在黑暗裡,恍然明白自己就是那盞燈。

大難當前,夫妻的小情小愛靠邊站了……這是「天使」們才能懂的現實和酸楚。

今年的小品不是拿來搞笑的,是用來發人深省的吧!

「姜昆相聲」成央視春晚最熱話題,一個意想不到的「長尾流量密碼」

姜昆相聲是今天央視春晚,「長尾效應」最強的節目。

姜昆以72歲高齡登上春晚,他又是屬虎的,本歷年上春晚別有一番喜慶。

但是他的相聲卻引發了一番熱議,可以說凡是有姜昆相聲的社交媒體平台帖子,評論都過萬。

有人說姜昆的相聲功底深厚,不愧為相聲大師,說學逗唱樣樣精通。

也有人尖銳地諷刺:如果姜昆這段相聲還能逗笑一個人的話,那一定是郭德綱。

郭德綱和姜昆的「相聲流派」之爭持續了很多年,針對時弊進行道德觀價值觀引導和「搞笑」「傳承文化」,哪個才應該是相聲之本,爭了這麼多年也沒有個答案。

可以說,導演組利用爭議較大的「文化現象」,來設計這個相聲壓軸節目大有深意:

一來是讓群眾充分討論給出答案;二來是不讓「東風壓倒了西風」,而是讓各種相聲風格「百花齊放」。

做個夢:照這個趨勢,明年姜昆和郭德綱是不是有可能在春晚同台啊!

今年春晚有N多個創新:

首次運用了LED打造的720度穹頂空間;

首次推出豎屏直播(觀看人數2億);

首次用利用熱點社會文化事件做節目引子(雲南大象遷徙等);

首次採用90後主持人——「顏霸」馬凡舒;

首次特別用心地給明星組CP,讓節目背後有故事;

首次用了9位香港藝人、5位台灣藝人(歷年最多);

首次將書畫和音樂歌舞劇結合的節目搬上舞台(《只此青綠》《憶江南》);

為了增加「年味兒」、增強互動性,今年春晚的節目策劃頗為用心,有付出就有收穫,今年春晚收視率達21.93%也比去年的19.73高出在2個百分點。

看來觀眾都是獨具慧眼的,希望央視春晚明年繼續努力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deb7443193d1401a21d28fe9239df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