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業務形態的發展,都是基於行業的商業模型演變出來的。那麼基於直播生態下的用戶運營該怎麼做?本文從三個方面與大家談談,一起來看看吧。
所有業務形態的發展,都是基於行業的商業模型演變出來的。那麼基於直播生態下的用戶運營該怎麼做?本文從三個方面與大家談談,一起來看看吧。
所有的業務形態的發展,都是基於這個行業的商業化模型演變出來的;娛樂直播的商業化本質是主播和用戶的關係鏈沉澱然後進行消費,屬於一個供給側的商業模型。
大白話來說就是用戶喜歡主播的內容 然後進行打賞。用戶和主播能形成多種關係鏈;粉絲關係、朋友關係、戀人關係等等,商業化的模型都需要圍繞這些關係來做搭建。
2. 直播生態的分類
從呈現的載體來表達直播從宏觀層面來看分為兩個大的類別:
1)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視頻直播;
2)以TT語音以及那些消失的平台為代表的語聊直播。
因為直播生態是屬於供給側的商業化模型。所以視頻直播和語聊直播有不同的優劣勢。
所以在國內的秀場以視頻直播為主,因為國內基建比較完善,且通過產品功能的加持;主播供給是能夠跟上的;出海的秀場核心還是以語聊為主,因為受到主播供給和產品側的影響,語聊類的直播更容易活下來。
二、直播生態中的商業化運營
如今直播生態都在做合規化;合規化的生態中個人理解有三個大的模塊「公會主播」「平台」「用戶」。
公會主播是整體生態的基石,主播能力強弱決定了這個模型是否能跑通。平台政策是指揮棒,不同場景的激勵會讓主播產生不一樣的動作。
主播的角度是在這裡可以獲得多少收益,並且需要提供內容服務;用戶的角度是在能獲得什麼東西滿足自己需求;運營需要創造更多的消費場景出來幫助主播進行商業化。
三、直播生態中的用戶側運營
在直播生態中是一個很明顯的二八法則;20%的用戶貢獻了80%的營收,甚至可能是貢獻了90%以上的營收;運營是無法改變用戶本身的財務情況。大白話 手裡只有100塊錢的人,沒辦法在平台消費1000塊錢。
所以運營的核心重點是怎麼發現潛力的用戶然後去做運營;整體會分為如下的幾個大的步驟:
這是一套萬金油的用戶運營模型,需要結合直播生態的一些特質來做運營;思考清楚用戶的需求是什麼,在什麼場景下面可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1.1 挖掘:如何發現大R
在用戶挖掘的時候需要思考幾個問題:
1)什麼樣的用戶具備付費潛力
2)從哪些數據維度來找到這批用戶
最後落到實際操作來看是應該分為如下幾個步驟:
1.2 轉化:付費破冰
用戶已經通過前端投流內容進入平台以後,需要思考的是要用戶因為什麼而付費,怎麼樣承載更高效。
最後落到實際操作來看是應該分為如下幾個步驟:
場景1:用戶對於主播的內容滿意 會去做一個主動的付費;常見場景,主播來做才藝表演,用戶來做打賞。
場景2:給用戶送禮包,禮包能給主播增長熱度,主播會對他進行感謝,勾起用戶的虛榮心引導首次付費。
1.3 提升 :打通成長鏈路
用戶做了付費以後,如何讓用戶快速的成長起來,需要思考用戶的成長路徑是什麼,是否可以提升效率。
所以需要對於用戶的行為成長路徑進行破譯;通過用戶的行為數據 翻譯成運營動作;類似遊戲中的新手任務,或者常見的簽到體系;認為用戶完成某個行為到一定數值後,是達到了aha時刻;是會留下來,或者轉成一個忠實用戶。
最後落到實際操作來看是應該分為如下幾個步驟:
1.4 維護:付費用戶精細化運營
用戶成長起來以後,需要思考用戶的為什麼會留下,並且持續的去做付費;他們為什麼會有這個需求。
R的需求本質也是圍繞了馬斯洛需求原理;因為有這些需求原理,所以才會有不同的需求產出。
本文由 @西瓜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