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劇概念股持續火熱!市場規模劍指300億!哪些公司有望受益?

2023-11-22     私募排排網

原標題:短劇概念股持續火熱!市場規模劍指300億!哪些公司有望受益?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私募排排網」。

11月份以來,短劇概念股反覆活躍,11月22日早盤,短劇概念板塊再次大漲,天威視訊、引力傳媒等多股漲停。11月以來,板塊中軍中文在線、板塊龍頭天威視訊在月內漲幅均已超100%。

消息面上,板塊的第一導火索是互動影視遊戲《完蛋!我被美女包圍了!》大火,接著是中文在線的短劇平台在海外大熱,然後就是近期抖音測試付費短視頻的消息刺激。那麼,短劇市場到底有多大?A股又有哪些公司有布局呢?

短劇市場規模劍指300億

根據廣電總局的最新定義,短劇指的是單集時長從幾十秒到15分鐘左右、有著相對明確的主題和主線、較為連續和完整的故事情節的網絡影視作品

根據播放平台的不同,短劇分為三大類:1)長視頻平台短劇,在優酷、騰訊、芒果TV等長視頻平台播放,時長約10分鐘每集,共15-30集;2)短視頻平台短劇,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台播放,時長約2分鐘每集,共20-30集;長短視頻平台多劇的用戶以女性為主。3)小程序短劇,在微信小程序播放,時長約1分鐘每集,共80-100集。小程序短劇的用戶70%為三四線城市、年齡在30歲以上的低收入男性群體。

短劇在過去幾年就已經開始發展,比如,快手推出了「星芒計劃」、抖音推出了「新番計劃」,鼓勵創作者輸出創新短劇內容;騰訊視頻、優酷、芒果、愛奇藝紛紛設立短劇頻道,入場短劇領域。

2023年11月,互動影視遊戲《完蛋!我被美女包圍了!》登頂Steam熱銷榜,再一次拉升了短劇熱度。根據Dataeye測算,2023年短劇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00億元。

短劇供需端均快速增長

2020年廣電總局備案系統開始增設微短劇備案。在備案數量方面,根據廣電總局公布的數據,短劇拍攝備案數量從2021年的398部提升至2022年的2775部,同比增長597.2%。進入2023年4月,月均備案數維持在300部左右。

在上線數量方面,根據《2023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數據,重點短劇上線量從2021年的58部,增長至2022年的172部,同比增長196.6%。各大長短視頻平台紛紛入局,各大製作公司、MCN機構也積極加入短劇賽道。

根據巨量引擎-內容消費業務中心數據顯示,2023年短劇日均投放量消耗規模自年初春節突破3000萬後,保持快速擴張速度。截至2023年9月日均規模保持在5000萬以上。

需求方面,太平洋證券分析認為,短劇是傳統影視劇的短視頻版,具備劇情連續緊湊、反轉不斷,時長較短的特點,順應了網絡用戶碎片化的娛樂習慣

根據《2023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數據,2022年下半年,50.4%的短視頻用戶,約5.10億人(以2022年12月短視頻用戶規模10.12億人計算)觀看過3分鐘以內的微短劇、微綜藝、泡麵番。

根據公開數據,截至2022年底,快手微短劇日活用戶數超2.6億,約80%的短劇用戶每周都要觀看短劇;抖音短劇日播放用戶同比2021年增長67%,日播放量增長99%。

短劇產業鏈核心價值在投流

短劇產業鏈分為上游內容創作,中游內容拍攝,下游內容分發。具體來看,1)上游內容創作主要由IP版權方的自有IP、網絡作家原創或根據IP改編的內容構成。2)中游內容拍攝主要由不同類型的影視製作公司和MCN機構完成。3)下游內容分發涉及短劇投流和短劇播放平台兩部分。

其中,上下游頭部公司擁有大量IP版權和影視劇資源,集中度較高。中游影視公司和MCN機構眾多,較為分散

從短劇商業模式看,主要參與方包括:短劇內容提供方、短劇拍攝方、短劇版權商、短劇分銷商和用戶。在內容提供商提供IP或劇本後,由短劇拍攝方將內容拍攝成完整短劇,並通過授權或買斷方式交付版權商,由版權商直接投放或與分銷商通過分成合作方式投放給用戶觀看,用戶的主要付費方式包括分集付費或會員充值。

盈利模式上,短劇設置多種付費內容解鎖方式,獲得收入通過分帳模式分配。短劇的收入主要來源於用戶付費、品牌合作、廣告收入。

1)用戶付費收入:短劇的播出一般採用前5-10集免費,後續劇集收費的形式。對於付費內容,用戶解鎖的方式主要有:單集內容解鎖,一次性解鎖全部內容,會員制和觀看廣告解鎖,其中廣告解鎖常見於小程序短劇。不同的解鎖方式對應著不同的價格。

2)品牌合作收入:對於短視頻平台,通過與品牌進行合作,利用視頻外鏈組件促成品牌產品交易,獲得品牌合作收入。

3)廣告收入:受短劇時長限制,用戶留存時長通常較短,所以廣告收入相對較低。對於獲得的收入,將通過分帳模式,並根據平台給出的分帳比例,在製作方和播出平台間進行分配。

太平洋證券分析認為,短劇產業鏈核心價值流向內容分發,即投流。具體來看:

1)製作階段的成本主要來自於劇本和拍攝。劇本成本方面,短劇劇本多來自於網文IP,單價從幾萬至十幾萬不等。根據10月31日閱文集團發布的短劇劇本徵集令,簽約稿酬為1.5-5萬元保底+最高2%分帳。拍攝成本方面,短劇演員多為網紅或知名度較低的演員,且短劇拍攝周期短,所以短劇拍攝成本較低。總體來看,短劇製作成本較低,約為30萬元。

2)短劇缺少知名導演和演員的流量決定了其需靠買量來引流用戶。一般投流成本在總成本中的占比約為90%。

筆者根據上市公司的資訊、公告等內容梳理髮現,A股中有多家公司涉及短劇業務,筆者梳理出了A股主要的短劇概念公司,供大家參考。

風險揭示:本文所涉及的內容不保證數據完整性與準確性,分析結論僅供參考,所涉及品種均不構成實際投資操作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所涉的文章觀點,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場,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任何個人或機構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將其用於商業用途。轉載、引用、翻譯、二次創作(包括但不限於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現作品內容)或以任何商業目的進行使用的,必須取得我司許可並註明作品來源為私募排排網,同時載明內容域名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d4bf7de3b769222d7247537665c89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