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V-我是檢察官】未成年人檢察特輯:探索新模式,做未成年人的「隱形」守護者

2022-09-07     法治進行時

原標題:【BTV-我是檢察官】未成年人檢察特輯:探索新模式,做未成年人的「隱形」守護者

來源:法治進行時、京檢在線

編者按

從上世紀80年代發展至今,北京市檢察機關的未檢工作從零星的辦案組發展到體系健全的三級未檢辦案機構,並不斷探索創新未檢工作機制和模式,形成了許多生動的實踐。截至今年5月31日,北京市檢察機關已打造出「豐帆·起航」等20個獨具首都特色的未檢品牌,對未成年人實行全方位的司法保護,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近日,《我是檢察官》未成年人檢察特輯與大家見面啦!該節目由北京市檢察院新聞中心與北京電視台《法治進行時》欄目聯合推出,將連續用一周的時間為您講述未檢履職故事。

今天這期節目,我們共同走進北京市檢一分院,了解北京市首例未成年人監護缺失監督案的辦理始末。父母涉案,花季女孩誰來監護?且看檢察機關對「監護監督人」制度的探索。

未成年人是國家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每一個未成年人關乎每一個家庭,正因如此,有關未成年的一切才那麼的重要,在檢察機關中,有那麼一群檢察官默默地為這些孩子們保駕護航,驅逐一切陰霾,呵護孩子茁壯成長。

此刻,身為檢察官的龐濤格外輕鬆的聊著電話,他們所說的孩子,是龐濤一年多來關注的未成年人蘭蘭(化名),在2022年的高考中,蘭蘭考出超一本線的高分,檢察官們長期以來的默默守護有了實質效果。

龐濤,是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第七檢察部的檢察官,而蘭蘭之所以進入檢察官的視野,源於一起刑事案件。2021年,蘭蘭的父母因家庭矛盾發生肢體衝突,爸爸在衝突中受傷身亡,媽媽被刑事羈押,而蘭蘭因目睹了案發全過程,成了父母刑案的證人,也成了法律上的困境未成年人。圍繞著蘭蘭的一系列保護行動,在有條不紊地展開。這天,第七檢察部的檢察官要組織一次會議,參會的各方都必須隱去名稱、地點等信息,為的是保護蘭蘭的隱私。

如何解決孩子的監護權問題,法律已給出多個選項:其一是變更監護人,也就意味著蘭蘭母親將喪失監護資格,其他人將成為蘭蘭的監護人;其二是委託監護,檢察官幾經斟酌討論,到底哪種監護方式更適合蘭蘭呢?

誰可以代替蘭蘭母親履行監護職責?檢察機關委託司法社工,引入民事社會觀護調查制度,就蘭蘭的家庭狀況,幾個親屬之間的經濟情況等方面開展調查,並徵得了蘭蘭及其母親的同意,最終選定一位親屬代為履行監護職責。這些關心蘭蘭的人坐在了一起,有民政部門代表,司法社工,社區兒童主任,心理輔導老師,受託人和檢察官,每個人都在想,自己還能為蘭蘭做點什麼。

檢察機關在未成年人保護大格局中,扮演著監護監督人的角色,搭建溝通平台,幫助各方明晰法定職責,共同守護未成年人的未來。這是民法典實施、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頒布後,北京市檢察機關未成年人檢察部門辦理的,首例未成年人監護缺失監督案件。檢察機關積極探索監護監督人制度,為解決未成年人監護缺失問題提供了範本。

記者:王競 攝像:劉航

編輯:趙建鑫 責編:水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d473bc66b82053addf43f93af6465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