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紅葉寄給你|紅軍烈士陵園守陵人,向巴中艦送上紅葉祝福

2024-10-17   紅星新聞

第二十二屆光霧山紅葉節「我把紅葉寄給你」全球推廣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一封封承載著美好祝福與邀請的信件和來自光霧山的紅葉,正跨越千山萬水,飛往世界各地。

「爺爺,這是我們從光霧山帶來送給你的紅葉。」「謝謝!謝謝!」10月13日,一封「紅葉」家書送到了巴中市通江縣沙溪鎮王坪村村民王建剛的手裡。

這個村子坐落著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陵園長眠著25048名紅軍烈士。王建剛一家三代義務守護陵園,見證陵園大大小小的歷史變遷,對這裡有深厚的情感。

王建剛的父親王成現是陵園的第一代義務守陵人。1981年,王建剛從病重的父親手中接過掃帚。前幾年,王建剛又將守護陵園的接力棒交給了自己的兒子們。「很幸運,我的三個兒子都願意成為這裡的守陵人。」

「大約在父親八九歲時,紅軍來到這裡(四川通江)。」王建剛回憶起往事,那時的父親站過崗、放過哨、往戰場送過信……當時年幼的王成現堅定了跟著紅軍走的念頭。可紅軍離開時他正外出送信,回到駐地後發現紅軍已經走了。

「紅軍走後,父親很難過,但是他心中仍然思念紅軍,於是就來到了這裡(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除除草、掃掃葉子。」就這樣,王成現成了陵園第一代義務守陵人。

1981年,王成現病危,囑託王建剛要繼續守護陵園。王建剛堅定地表態後,王成現才放下心來。王建剛也正式從父親手中接過掃帚,成了陵園的第二代守陵人。

印象深刻的是1982年的夏天,幾十位老紅軍來到這裡,站在碑前齊聲喊:「兄弟姐妹們,我們來看你了!」他們把酒水灑在墓碑前,手扶墓碑喊著他們的名字,那撕心裂肺的哭聲,如針一樣扎著王建剛的心。

還有一天,吳展烈士的女兒和小兒子帶著家人來到這裡,跪在吳展烈士的碑前。「特別是他的女兒、小兒子,已經是80多歲的白髮老人,跪在父親的墓碑前,喊出『爸爸,我找你找得好苦啊。他的小兒子離開父親時才一歲。」這些經歷讓王建剛深深體會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靠在這裡長眠的烈士以及千千萬萬先輩吃草根、啃樹皮,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對於在陵園長眠的烈士,王建剛說,「他們就是我們的親人,我們一定要把他們守護好。」

2016年,王建剛在家做農活時手腳受了傷,從此落下殘疾,不便走動,三個兒子主動接替他繼續陵園的掃墓事業。

如今,王建剛雖然腿腳不便,年紀也越來越大,家到陵園的路程也變遠了,但他對陵園仍然有著情感羈絆,「現在沒事就會跟著兒子來看一眼,隔幾天不來,心裡就不舒服(空落落的)。」

王建剛說,他一直和兒子們講,一定要把這裡的烈士當作親人,要把守護這裡的責任世代傳下去。

看著從光霧山上送來的紅葉,王建剛的相思之情不斷翻湧。「陵園這片山上也有紅葉,但品種不一樣。等葉子紅了,也好看得很。」他告訴記者,紅葉最相思,巴中的紅葉更是英烈精神的寄託。因此,在分別之際,王建剛委託記者將一份紅葉信件寄送給巴中艦的官兵們。希望巴中艦官兵們傳承軍魂,守護祖國萬裏海疆,「你們辛苦了,你們是我們百姓的忠誠衛士。」

紅星新聞記者 胡謙

編輯 李鈺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