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幾大都護府,為何安西最出名?

2023-12-13   張桃子

原標題:唐朝幾大都護府,為何安西最出名?

安西因其對關鍵戰略地帶西域的管理而聞名。這片土地毗鄰吐蕃和大食,同時也是東西交通的要衝,因此需要抵禦吐蕃和大食的襲擾。安西的重要性不僅僅體現在所謂的經濟利益上,更關鍵的是通過安西,可以從東和北兩個方向對抗生死大敵吐蕃的軍事壓力。

安西都護府在唐太宗的貞觀年間設立,旨在針對西突厥作為大唐抵禦突厥的前沿陣地。在唐高宗時期,大唐成功擊敗了西突厥,將其故地全部納入安西都護府的統治範圍。安西都護府的轄區雖然經歷了一些變化,但建制持續了130多年。雖然在安西都護府建立之初並未考慮到對吐蕃的軍事壓制,但隨著吐蕃的崛起,兩國之間對地盤和生存空間的爭奪一直未曾停歇。

唐朝與吐蕃的爭奪可追溯至唐高宗時期,當時吐蕃成為大唐的心腹之患。在這一時期,安西都護府的作用顯得尤為關鍵。通過觀察當時的地圖,我們可以看到吐蕃和大唐接壤的部分主要集中在河西和劍南兩地,而松州之戰便爆發在劍南接壤的部分。由於吐谷渾和西突厥的存在,唐蕃在關中和西域地區的爭奪並不激烈。然而,隨著吐谷渾和西突厥的滅亡,吐蕃直接接壤了河西隴右和西域,雙方之間的戰爭烈度和頻繁程度急劇上升。

黃色曲線在圖中表示兩國基本全面接壤,國力巔峰,彼此間的爭鬥激烈。從670年的西域之戰開始,包括大非川之戰、青海之戰、安西之戰到玄宗時期的石堡城之戰,唐朝和吐蕃在從劍南、隴右、關中、河西一直到西域的各個戰線上展開了全面爭奪。這時,安西都護府的作用變得明顯。唐朝從安西到劍南形成一種半包圍的態勢,對吐蕃施加了來自東和北兩個方向的軍事壓力。特別是安西陌刀隊的精銳部隊對吐蕃構成了威脅,相當程度上減輕了吐蕃對大唐關中核心的軍事壓力,將吐蕃穩固地壓制在青藏高原。

然而,隨著安史之亂的爆發,安西軍的精銳不斷被調離到中原平定叛亂。安西和河西地區的軍事力量逐漸減弱,吐蕃趁機對河西和安西發動了侵蝕。河西被吐蕃切斷,安西的駐軍無法得到及時補充,逐漸被吐蕃消耗殆盡。整個西域河西地區都納入了吐蕃版圖,失去了安西的軍事壓制,吐蕃的兵鋒直指關中河西地區。在這種危機下,吐蕃甚至攻破了唐朝的都城長安,雖然時間短暫,但足以顯示出安西都護府對吐蕃軍事壓制的至關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