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家的送宮花,是按照什麼順序來的?她真的怠慢黛玉了嗎?

2023-05-01   少讀紅樓

原標題:周瑞家的送宮花,是按照什麼順序來的?她真的怠慢黛玉了嗎?

周瑞家的送宮花一回,一直存在爭議,爭議的焦點是,周瑞家的有沒有看人下菜碟?林黛玉到底是不是無理取鬧?

薛姨媽讓周瑞家的送宮花時,是這麼交代宮花的歸屬的: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對;剩下的六支,送林姑娘兩支,那四支給了鳳哥兒吧。

如果薛姨媽這個交代是按照先後順序說的,那麼這十二支宮花,周瑞家的應該先送三春,再送黛玉,最後送王熙鳳。

但從原文來看,薛姨媽那話並不是特意交代的送花順序,只是告訴周瑞家的,這花都送給誰,至於是怎麼一個順序,薛姨媽似乎並沒有說明。

不過薛姨媽的話里,也有一個沒有明說的潛台詞,就是這花自然是先送給姑娘們,然後才是奶奶們。畢竟,未出閣的姑娘,才最有資格戴花。

既然是在賈府,薛姨媽又不傻,自然是先交代送賈府的三位姑娘了。接著由三位姑娘帶出了林黛玉。因為此時的賈府,除了不愛花兒粉兒的寶釵,只有賈府三春和黛玉了。

剩下的花兒給誰呢?那就送給賈府的奶奶們,賈府有李紈、王熙鳳、尤氏、秦可卿這幾位奶奶,但住在榮國府的薛姨媽,自然沒有將寧府考慮在內,幾支花而已,也不值當再跑到東府去送。

因此,只剩下榮國府的紈鳳兩妯娌,而李紈又是個寡婦,只宜清凈守節,是不能有艷麗裝扮的,因此剩下的花就給了王熙鳳一個人。

這是薛姨媽的盤算,而到了周瑞家的這裡,她自然會按照薛姨媽指定的人去送,不可能送給沒有提到的人。

但這裡有個變化,薛姨媽說的是三春、黛玉和王熙鳳,雖然沒有明說順序,但作為讀者的我們,會默認這就是送花的順序,可周瑞家的沒這麼做。

她送花的順序是三春、王熙鳳、林黛玉,她把排在第二位的林黛玉,給擅自挪到了最後才送,因此才有了黛玉怒懟的那句: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

也因此,很多人認為周瑞家的沒有按薛姨媽說的順序來,她見人下菜碟,欺負黛玉是寄居賈府的小姐,沒把她放在眼裡。

甚至有人說,王夫人是不喜歡林黛玉的,作為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自然也跟著不喜歡林黛玉,所以送花才把黛玉放到了最後,這分明就是怠慢她。

但我們從原文情節梳理會發現,周瑞家的送宮花的順序,不完全是看人下菜碟,從賈府各房主人的居所所處位置來看,周瑞家的送花只是順路的講究。

她從薛姨媽的梨香院出來,先到的地方是王夫人的院落,而此時的三春已經從賈母處搬到了王夫人這裡,所以這花先給了三春。

從王夫人處出來繼續往前走,緊接著就是王熙鳳的屋子,周瑞家的圖方便,於是又把王熙鳳的花給她了。

從王熙鳳屋裡出來繼續往前,才到賈母的居所,此時寶黛都跟在賈母身邊,所以周瑞家的最後才把宮花給了黛玉。

在周瑞家的看來,這樣送宮花最省時省力,也最方便快捷。因為王熙鳳的屋子處於王夫人的院落和賈母院落之間,從王夫人處到賈母處,是要經過王熙鳳的屋子的。

所以,說她送花看人下菜碟或者故意怠慢黛玉,未免武斷了些。對她來說,不過就是順路送花而已。而且,她只是幫薛姨媽送花,自己沒必要節外生枝小題大做一番。

但也有人認為,按照規矩,送花肯定要先送小姐,然後才是其他人,因為未出閣的小姐是最尊貴的。即便周瑞家的不先送黛玉,但也不能最後送,最後送就是不對。

甚至還有人說,黛玉是賈母的外孫女,也是賈府的客人,送花理應先送她才是。周瑞家的不應該圖自己方便,就按照遠近的路線來送。

可是,我們也知道,其實此時的黛玉,在賈府住了已經不是一日兩日,跟賈府三春,跟寶玉寶釵等人早已很熟,所以賈府也不可能一直把黛玉當成最尊貴的客人對待,其實黛玉進賈府後不久,她就被當成了自家的小姐。

賈母就曾不止一次把黛玉當成自家人,當然,黛玉心裡也許從未這麼想。而對周瑞家的來說,黛玉在賈府是常住的,又在賈母身邊,也許就跟賈府小姐一樣對待了。

她既然能幫助劉姥姥,送花這樣被臨時安排的小事,也不可能只是為了寫她怠慢黛玉,其實曹公這麼安排,有兩個用意,一個是通過周瑞家的眼睛,寫賈府內部格局和日常。一個是通過最後送黛玉花一寫黛玉敏感多疑的心性。

周瑞家的固然是心性乖滑之人,可對她來說,不過就是代人送個花而已,她還有自己閨女的事要處理,哪有那麼多心思去算計這個怠慢那個?再說,她一個陪房,也犯不著跟一個小女孩過不去,更不敢對賈母最疼的外孫女有什麼想法。

一切,都不過是世人的推斷和揣測罷了。

作者:夕四少,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