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大戰》為什麼比《神探》更受歡迎?

2022-07-11     閒人電影

原標題:《神探大戰》為什麼比《神探》更受歡迎?

「神探」系列要追溯到1995年。

這一年,《無味神探》問世,12年後,杜琪峰和韋家輝將《無味神探》重新改編搬上大銀幕,成為經典之作。

2022年,延續《神探》風格的《神探大戰》來襲,沒有了「銀河映像,難以想像」的冷酷,但保留了黑與狠,以及劉青雲。

論解讀性和引申義,《神探大戰》肯定不如《神探》。

但在更適合大銀幕方面,前者勝過後者,《神探》讓人不斷思考,觀影過程很累。

《神探大戰》則不一樣,全程不留白,把所有問題都在電影中給觀眾抽絲剝繭,讓觀眾不動腦就可以看得過癮。

《神探大戰》的主旨是「與怪物戰鬥,小心自己變成怪物」,即人與心魔的鬥爭。

當你凝望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望你,切勿因一時冤屈便亂用私刑,墮入歧途,觀眾很容易就看懂導演的意圖,不需要藉助其他輔助資料。

《神探》的主旨是「我也是人,為什麼要有分別」,即本我與自我的糾葛。

本來想要成為的那個我與現在活成的這個我,雙方之間互相拉扯,此消彼長,將具像化的「鬼」與人性、社會、環境等結合起來。

《神探》做的是自我解剖。

分析人性變惡和善於偽裝的真相,並利用斷案這把刀劃開表面看到本質,究竟是人在作祟還是慾望在引誘。

這樣一來,看《神探》成為發散思維,像最後一道大題,很燒腦,看《神探大戰》則是選擇題,導演給了答案,照著抄就完了,很簡單。

從兩部電影的票房上來看,就知道觀眾更青睞《神探大戰》,《神探》當年的票房是1365萬,連《神探大戰》的單日票房都不如。

《神探大戰》為什麼比《神探》更受歡迎呢?

因為《神探大戰》給足了港味,港味是什麼?港味是功利主義,觀眾想看什麼就給什麼。

在《神探大戰》這種傳統的警匪片中,觀眾想看什麼?

黑白搏鬥的正邪不兩立,無間道式的黑白模糊,刺激過癮的街頭槍戰與暴力美學,環環相扣的驚天大案,不多廢話且智商在線的反派。

這些元素在《神探大戰》中都有且都加倍給。

片中用「神探」反轉,屠夫魔警反轉這兩次反轉讓故事高潮迭起,區別於其他平鋪直敘的港式警匪片。

最後誰是真正的神探的終極大對決一出現,直接將《神探大戰》的視聽享受拉滿。

尤其是劉青雲的演技撐起了這部電影,韋家輝應該慶幸有了劉青雲,若沒有他的精湛演技,《神探大戰》就會垮掉。

正所謂成也劉青雲,敗也劉青雲。

如果將電影剔除掉劉青雲來分析,《神探大戰》的劇作結構很一般,少了杜琪峰,韋家輝在劇本把控上遜色不少。

但韋家輝把電影的節奏感和氛圍感營造的很突出,讓觀眾一直沉迷在劇情推進上,從而忽略了電影敘事邏輯上的漏洞。

《神探大戰》故事節奏讓人看起來很舒服。

片中有一條主線,即尋找屠夫案和魔警案的真正兇手,這條主線分成了劉青雲、阿sa、林峯三條分線。

這三條分線又相互交織,各自通過關聯點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看起來一點也不雜亂無章,這才使最後的爆發不突兀。

在敘事方式上導演韋家輝用到了插敘和平敘。

插敘不難,並不值得展開,在平敘的使用上,韋家輝回到了自己熟悉的模式。

片中時而說劉青雲,時而說阿sa,時而說林峯,根據情節發展的需要輪番敘述,讓觀眾對他們的命運都處於關心的狀態。

這種平敘的方式在使用上需要特別注意交代起訖的時間,時間一亂,全局皆亂。

這時韋家輝的能力就體現出來了,他用劉青雲這條時間線理清了所有線索,讓所有角色按部就班的在這條時間線上完成所有的劇情要求。

這就是劉青雲的重要性,如果他這個角色立不住,或者觀眾的焦點沒有放在他的身上,《神探大戰》便成一盤散沙。

在文本設計,《神探大戰》不出色但也可以得到一個「中」。

片中的哲學概念探討了法制的本質是什麼樣的?社會發展的根本規律又是如何的?人性的思維與存在的根本關係是怎麼聯繫的?

善與惡,好與壞,一念之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法律不管人能好到什麼地步,但就限制人不能惡到沒邊。

它清楚每個人心裡的那點髒事兒,想想可以,但做出來不行,這是一種強制性的修養,又講人情,又殘酷無情。

韋家輝在電影中構建了一套方法論,透過劉青雲飾演的神探讓人們認識社會、改造人性。

人是神性和動物性的結合體,有想像不到的好,也有難以言狀的惡,既單純又複雜,隔著肚皮猜人心,陰晴不定。

《神探大戰》中那群「神探」之所以奉行有仇必報、以牙還牙,是因為他們心底建立的價值觀割裂了,導致他們的人性不停的迷茫,動物性趁虛而入。

在解構方式上,《神探大戰》比較老派,還是延續傳統的情,沒多大變化。

劉青雲從頭到尾的動機都是為了女兒,林峯是為了彌補原生家庭的缺失,「神探們」則是為了討回公道。

他們所做的一切的出發點都是親情,藉助遞進式的結構一步步接近他們內心最真實的情感,最終讓角色變得立體,故事變得可信。

《神探大戰》是韋家輝獨立執導的第七部電影。

另起爐灶的他,超神超鬼一線之間,但這一次,韋家輝收住了,雖不及《一個字頭的誕生》《和平飯店》,但比其他四部電影強多了。

只是《神探大戰》的國語配音真的不太行,給人的整體感覺比較敷衍。

整部電影好像只有兩個配音演員,一個配所有男演員,一個配所有女演員,導致所有演員說台詞時都是一個調調,同一感情。

有條件的還是建議看粵語版,但粵語版也有字幕缺失、有延遲、翻譯不準的毛病,這讓《神探大戰》糙了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c27124dff578eefef36aa3cdb0592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