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月27日訊 近日,「關係重塑——盧征遠、唐勇雙個展」亮相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雙面肖像——盧征遠個展」是「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系列個展計劃」之一,共展出盧征遠的十件雕塑、裝置和影像作品。作為盧征遠近年來的當代雕塑實踐的梳理,本次展覽呈現了藝術家用藝術拓展感知、與公眾共同建構場域的新方向。
《凝固的液體》,尺寸可變,彩色水晶玻璃、金屬,2021-2022
展覽的一大亮點是通過作品的互動性與沉浸感,拉近觀眾與當代藝術的距離,從視覺、觸覺、聽覺多方面調動觀眾感知,為人們帶來奇特的觀展體驗。比如,觀眾在展覽現場的吶喊會觸發《眼裡儘是光》的聲控裝置,讓高聳的黑色毛氈內部爆發出強烈的光。他們還可以用雙手遮蓋《我們的島嶼》的雕塑表面,感光塗層的顏色將受到光線影響而發生改變。另一件新媒體影像裝置《心跳的瞬間證明你活著》甚至能夠捕捉觀眾內心世界,在他們用手觸摸感應器時,周圍的牆壁上就會實時生成代表情緒起伏的紅色和藍色影像。
《眼裡儘是光》尺寸可變,軟質纖維、鋼、燈光、聲控裝置,2021-2022
《瞬間的心跳證明你還活著》,新媒體裝置,尺寸可變,體感儀器、多屏投影、電腦,2021-2022
盧征遠近年來的創作方向逐漸從對雕塑對象本身的塑造,轉變為對空間場域的塑造,尤其重視構建藝術家、觀眾與空間的互動關係。當人們走進本次展覽,會發現作為獨立個體的雕塑已經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觀眾在持續的互動中開啟作品、收穫體驗。
《即時的洞穴》,尺寸可變,快遞紙箱、聲音播放器、霓虹燈、木,2021-2022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教授對盧征遠的新作給予充分認可。他說:「盧征遠在藝術語言上的綜合性特徵,是他一向注重思考大變革時代人類生存處境和現實心理的結果。」在盧征遠本人看來,體驗性藝術的價值也不僅僅在於體驗本身,而是如何讓觀眾在一種人與場域的關係中,完成對自我存在的體察以及自我意義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