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檢查3種肝病不需要治療,不要自己嚇自己!

2023-11-15     家庭醫生在線

原標題:肝臟檢查3種肝病不需要治療,不要自己嚇自己!

說到肝臟病變,相信大眾都有所認識。我國是肝病多發的國家,很多國人都曾經在體檢中發現自身肝臟有的問題,例如鈣化灶、囊腫、谷丙轉氨酶升高等。

而當發現問題時,大部分人都會很焦慮,不知道病得嚴不嚴重,也不知道如何處理。為此,今天的文章特別為大家總結了:哪些肝臟異常不用過於擔心,哪些需要重視及干預。

01

肝臟檢查3種提示

不用太擔心

一、肝內鈣化灶

多數肝內鈣化灶是在正常體檢時偶然被發現,對於肝內單個或多個孤立無融合的鈣化灶,無自覺症狀和體徵,肝臟大小和形態無異常者,對身體影響較小,一般不需要治療。

二、肝血管瘤

它屬於一種常見的良性的肝臟腫瘤,在年輕患者中通常不會引起過多的擔憂。然而,對於體積較大或處於包膜下的血管瘤,可能會壓迫四周臟器引發不適。此情況下,建議諮詢醫生,可能需要開展栓塞治療或手術治療,以減少導致體內大出血的風險。

三、肝囊腫

它屬於一種常見的肝臟良性腫瘤,系由肝臟內部形成的液體充滿的囊袋所組成。手術治療肝囊腫的目的是緩解症狀並防止其進一步增大,手術可以通過切除或排空囊液來處理囊腫。對於較大的囊腫或伴有嚴重症狀的患者,手術可能是必要的選擇。

02

檢查報告4個字眼

或是肝臟危險信號

一、甲胎蛋白(AFP)升高:當甲胎蛋白的水平升高時,可能提示存在潛在的問題。尤其是在原發性肝癌的情況下,甲胎蛋白的升高可以作為輔助診斷的指標之一。

二、肝實質增粗:通過B超、CT、核磁共振等檢查可以評估肝臟的實質密度。如果肝臟的密度過低,這意味著肝組織細胞和血管變得更粗,這些疾病會導致肝臟功能異常,進而影響整個身體的健康狀態。

三、肝脾腫大:細菌感染時,肝脾同時發生炎症可能導致肝脾腫大。醫生可以通過超聲、CT、鋇餐造影或胃鏡等檢查方法來觀察和評估這種情況的治療方案。

四、谷丙轉氨酶(ALT)升高:其指標應該保持在0-40U/L的範圍內。當這個指標超過正常範圍時,可能是肝臟或膽髒出現了問題,如肝炎、膽囊炎或膽石症等。(注意:劇烈運動、過度勞累、攝入油膩食物或服用某些藥物,如解熱鎮痛藥、抗生素等,都有可能對肝臟產生一定的影響,導致ALT水平升高)

03

日常保護肝臟,

這幾件事儘量少做

1.不遵照醫囑用藥。大部分藥物需要經過肝臟代謝,藥物性肝損害的發生率很高,所以要注意藥物的不良反應,最好按照醫囑服用

2.經常情緒激動、生氣。中醫認為,過度的激動情緒、憤怒可能對肝臟造成損傷,容易引發肝氣上逆、肝陽上亢或肝火上炎等問題,進而影響肝臟的氣血供給。

3.從不體檢。不要疏忽肝臟健康,定期體檢對於40歲以上的人尤為重要,可以早期發現肝臟病變並及時治療

4.經常攝入油膩食物。燒烤、火鍋等油膩食物往往不容易消化,經常過多攝入可能會增加脂肪肝、急性肝炎的風險

家庭醫生在線媒體矩陣中心

編輯:彭秋霞

審校:郝雅竹

從胃痛到查出胃癌僅2周!醫生:這5類人最危險

女人壽命長不長,看「腳」就知曉?腳上有6個特徵,壽命短不了

腸道里長了息肉,上廁所時會有3個提示,別等到中晚期了才發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c14b2dca4ea5dddb6bd60fe5e5f2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