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吳敬中老婆,到高啟強老婆,我發現:這兩個女人,有一個共同點

2023-12-10   皮皮電影

原標題:從吳敬中老婆,到高啟強老婆,我發現:這兩個女人,有一個共同點

中國官場千百年運轉,有一條潛規則,始終不變——

你想要‬不停‬往上爬,一定得有老婆。

一個連女人都吸引不到的男人,上面會認為你個人魅力不足,無法勝任更高級的工作。

畢竟越往上走,務虛的能力越重要,有時個人魅力的展現,比埋頭苦幹更吃香。

另外,還有個最主要的原因,有了老婆,你才有軟肋。

當你不再只是你,才願意踏踏實實幹活兒。

電視劇《潛伏》里,就有最直接的例子。

天津站成立後,吳站長要求下屬把各自的太太接到身邊。

表面上是為了促成夫妻團聚,實際上是為了更好地控制下屬。

當陸太太、馬太太都到位後,獨缺余太太。

一向精明的余則成,也被逼得無路可走,只能硬著頭皮把鄉下的「老婆」接過來。

其實不只是余則成,對於大部分遊走官場的人,都會面臨這樣的「棋子」處境。

這個時候,要想破局,增加握在自己手裡的籌碼,老婆的應對,就變得至關重要。

一個「志同道合」的枕邊人,能幫你做很多你不方便出面的事,開闢另一條賽道。

或許在關鍵時候,就能派上大用場。

當然,也有的枕邊人,搞不清形勢,仗著身份到處招搖,露盡醜態。

嚴重的,還會連累自己丈夫。

同樣是在電視劇《潛伏》中,天津站的太太團,就是幾種不同應對方式的縮影。

比如馬奎的太太周根娣。

有著城裡人的優越感,打扮時髦,安心做著自己的「貴婦人」。

丈夫的事業,她沒興趣摻和,也弄不懂,自己就喜歡逛街打麻將,最愛琢磨的是男女之事。

可她又偏偏管不住自己的嘴。

幾場麻將局、飯局下來,給自己的丈夫樹敵不少。

與馬太太形成對比的,是陸橋山的太太。

她性格隨和,不僅不惹事,還到處幫人圓場。

馬太太當著一桌女人面談起床上話題,她趕緊幫一句:「人家是研究美的生活。」

那邊翠平一句「在山坡上,在莊稼地里」讓人驚掉下巴,也是她立刻墊上台階:「回歸自然,多好,像牛馬一樣。」

她盡力和每一個人拉近關係,用的方式也不諂媚,就是幫你解圍。

不讓你背上欠人情的負擔,但又能讓你將這一點一滴,記在心裡。

她做這麼多,自然也不是為了她自己。

後面陸橋山落難,因為前面這些人情鋪墊,她才能有機會跪在余則成、翠平面前,成功救丈夫一命。

相比馬太太的小女人思維,以及陸太太的夫唱婦隨。

身為「天津站第一夫人」的梅姐,卻有些讓人一眼看不透。

和馬太太一樣,梅姐在劇里也是一直說個不停。

用她自己的話說,「我們女人啊,就是不中用,什麼都要問,什麼都想說。」

在吳敬中眼裡,自己的老婆也是「像只蛐蛐,叫起來沒完」。

可這隻「蛐蛐」明顯不只會亂叫。

它的兩根觸鬚,如同兩根雷達天線,總是蓄足了能量,能發射到多遠,沒人知道。

於是那邊黨國一路倒塌,這對夫妻卻逆坡而上,一路小跑邁進了亮閃閃的黃金小屋。

回過頭看,論段位、講手段、悟通透,梅姐的處世謀略,說是「女版吳敬中」毫不為過。

甚至某些角度來說,她看得比自己丈夫還要深。

01、一場飯局,一次衝撞,就能看出,這個女人,不簡單

翠平到達天津後,吳站長就給她安排了接風宴。

說是接風宴,其實就是試探翠平的底細。

翠平確實沒見過這樣的場面。

余則成幾位同事的各種「關心」,馬太太的肆意「嘲諷」,都讓翠平方寸大亂。

戳破翠平最後一道心理防線的,是梅姐為她準備的一身旗袍。

翠平穿上後發現旗袍「還沒縫完」,有分叉,大腿都露出來了。

她以為梅姐是故意整自己,遂破口大罵:「耍老娘,找死啊!」

梅姐也被嚇住了,強裝著笑了笑,很快又表情全失。

一旁的余則成,趕緊上前拉住。

他防範了各種情況,但還是沒想到,翠平初來乍到,就把站長夫人得罪了。

俗話說老虎屁股摸不得,她這哪兒是摸啊,直接是抽了老虎屁股兩下,就怕自己死得不夠快。

萬萬沒想到,梅姐很快調整過來,非但沒生氣,反而耐心地解釋:

「大妹子,旗袍就是這樣的,好看,咱們鄉下人也能穿!」

注意用詞,「咱們鄉下人」。

一句話就化解了尷尬。

這還沒完。

吃飯時,翠平不認識西餐,問這些是什麼食物。

馬奎的老婆趾高氣昂地炫耀:「這是牛排,這是沙拉,這是羅宋湯。」

看這個表情,浮誇至際,滿臉優越感。

梅姐立刻上來解圍。

她先說:「馬太太是上海人,知道牛排、沙拉、羅什麼湯。」

注意這個「羅什麼湯」,反向嘲諷拉滿。

一句話不露聲色,就揶揄了馬太太,馬奎立刻讓自己老婆多吃東西少說話。

梅姐又安慰翠平:

「大妹子,在這兒咱們說了算,想吃什麼儘管說,讓他們給你做去。」

至此,翠平化險為夷。

很多人把翠平能涉險過關,簡單理解為「主角光環」。

但在有閱歷的人看來,背後其實離不開梅姐的「小心思」。

首先,梅姐被臭罵卻不怒,反而笑臉相迎。

她就是要彰顯自己作為站長夫人,胸懷、格局很大。

如果自己也是一頓回罵,這頓飯還怎麼吃,自己丈夫那邊面子上也不好看。

其次,多次幫翠平圓場,也是出於未來人際關係的考量。

都是初來天津,人生地不熟,梅姐需要有自己的姐妹。

馬太太過於膚淺,陸太太明顯不是自己丈夫陣營的,思來想去,只有翠平合適。

翠平和自己一樣來自農村,沒什麼根基,脾氣雖然火爆,但也沒什麼壞心眼。

而且這一番善意釋放,余則成也會感恩戴德,在搜刮穆連成家產這事上,必定會更加賣力。

從這一通操作能看出來,梅姐確實段位高,看得遠,手段獨到。

對於吳站長而言,她是再合適不過的「賢內助」。

02、如何科學綁定吳站長?

吳站長有句名言:

「凝聚意志,保衛領袖,這八個字我研究了十五年,研究出的結果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這個理論在吳站長的世界中,還能繼續再翻譯:

「蔣宋孔陳家裡有多少錢吶,所以他們願意革命,咱革命是為什麼呀?」

同樣在妻子梅姐那裡,也有著類似的認知:

「不為了這點家當,誰上癮去當官啊?誰願意起早貪黑的?」

再直接一點,「現在什麼都是假的,只有金元寶是真格兒的。」

把這些話都擰在一起,最後只剩一個字:錢。

出身農村的梅姐能深度綁定吳站長,老夫老妻幾十年,用的最大秘訣,核心就在於這個「錢」。

梅姐懂理財。

在那個戰亂年代,她明白「什麼都是假的,只有金元寶是真格兒的」。

「三根金條在馬來亞,就能買一百畝不錯的地。」

會理財還不是大本事,最厲害的是,她能「用財理人」。

夫妻倆一坐在沙發上,她就給丈夫分享黨國各界關於財富的新鮮資訊,不間斷PUA。

「現在流行的話是享清福。」

「人家這叫個聰明,小算盤噼里啪啦響。」

「黃榮華去了廣西救濟署,張國燾去了江西救濟署,還有餘樂醒,就你那同學,現在是上海救濟署署長。這些都是肥缺,大把大把地斂財,你還在這兒忙著鎮壓學生,抓刺客,說來好滑稽的。」

看吳站長的表情,雙手交叉在胸前,眉頭緊鎖,說不出一句話,如同挨訓一般。

我們甚至可以判斷出,梅姐是吳站長金錢道路上的啟蒙者、引路人。

上道後,兩人形成了搭配,一個外面斂財,一個家裡理財,廣州那邊還有個小舅子遠程接應。

這種利益關係的捆綁,在那個年代非常牢固。

即使哪天夫妻倆真的不合了,也不會撕破臉,還能落個「形婚」,各自安好。

除了負責理財外,梅姐還是吳站長官場修煉之路的第一智囊。

比如吳敬中說站里要提副站長,她首先推薦了陸橋山,而不是「聚財童子」余則成。

因為陸橋山是鄭介民的人,示個好,能拉近與鄭介民的關係。

作為妻子,她還利用太太圈子麻將局,並通過娘家人的消息渠道,多方給丈夫刺探情報。

這麼做,就是為了幫助丈夫更快地認清天下大勢,早做規劃。

「最上面的,都用飛機往外運細軟,鈔票是美元,藏在外國銀行里。」

「弟妹來電話了,說上海警察局長張師,辭職不幹了,去台灣開農場了。」

這些隻言片語,傳遞到吳站長耳朵里,給他發出了一個重要的信號——

黨國快完了,這些大官們都在準備後路,你吳敬中的動作也得抓緊了。

梅姐自己也沒閒著,她把家裡的錢全都變成了金條和美元券,保證資產不貶值。

隨後夫婦倆提前預判了國民黨的撤退路線,在廣州等地置地,這是他們之前慣常的操作。

後來意識到廣州不安全,梅姐安排娘家人先到台灣買地,提前準備過去後的一切。

這番操作放到現在,梅姐高低得是個金融高手。

03、

梅姐的做人藝術,再次論證了中國千年的娶妻之道。

老話說得好,娶妻娶賢。

很多人把這個「賢」理解成了老實聽話,這是重大的誤解。

其實「賢」擴展開來就是「賢良淑德」四個方面。

「賢」就是有智慧,明事理,能給老公的事業提供助力;

「良」就是本心善,守秩序,尊長愛幼,不損人利己;

「淑」就是脾氣好,溫厚善良,不作,不無理取鬧;

「德」就是懂人情冷暖,對內能讓家庭和諧,對外能左右逢源。

我們拿這個標準,對照舊社會制度下的梅姐之於吳站長,你會發現她幾乎全都符合。

《狂飆》里,陳書婷對於高啟強也是這樣的賢妻。

表面看,她和高啟強並不般配。

一個是多金漂亮的寡婦,一個是被逼上梁山的魚販。

但表面般配的愛情,往往並不和諧,因為產生愛情的原因,僅僅是因為般配。

而表面上不般配的愛情,反而可能會走得遠。

因為能產生這樣的愛情,往往有深刻的內在原因。

高啟強和陳書婷的愛情就是如此。

陳書婷,不缺錢,不缺美貌,她缺什麼?

首先她缺衝破一切的勇氣,從劇中可以看出,白江波不過是一個有錢的蠢人,但陳書婷就是豢養在蠢人籠子裡的金絲雀。

而高啟強表現出的殺伐果決,深深地擊中了她的靈魂。

劇中兩人初次相遇,陳書婷用腰帶把高啟強勒住,高啟強地位低而不卑微,從容把腰帶還給她,這種氣定神閒,吸引了陳書婷的注意。

這個勒的動作,也充滿了性暗示,在性關係的捆綁遊戲里存在一個身份偏差,施暴方往往是弱勢的那一個,受虐方往往享受這一過程。

其次陳書婷缺一個無微不至的關懷,這是她枯燥的婚姻生活必然的結果。

而高啟強再見陳書婷時,穿著一套不合身的西裝,送了一袋橘子。

別小看這個橘子。

橘子在中國送禮文化中博大精深。

它不像蘋果、梨一樣容易放壞,它只會變干,幾乎不會變壞,即使變干也能吃。

它表面帶著皮,所以幾乎永遠不會弄髒,在任何環境,你只要剝開皮就能吃到乾淨新鮮的橘肉。

它的受眾極廣,上到富豪,下到貧民,全都可以共享同一個橘子,可以瞬間彌合貧富差距。

只要你去各大醫院走一遭,你會發現床頭櫃的水果里,橘子的出現機率是最高的。

不知道編劇是有意為之,還是無心插柳。

但高啟強送陳書婷禮物,一個窮鬼送富太太的廉價禮物,在有限的選項里,他選擇了幾乎是最正確的那一個。

追劇時很多觀眾都有這樣的感覺,在前期沒人會把他倆往那方面想,但是送橘子出現後,兩人的CP感一下子就出來了。

和高啟強好上之後,陳書婷立刻化身他的「賢內助」,帶他去見泰叔,見證了他的驚天一跪。

高啟強傍上大腿,很快飛黃騰達,陳書婷卻沒有因此迷失。

她太懂小人乍富後的醜惡嘴臉和可怕後果了。

後期高啟強日益膨脹後,陳書婷化身賢妻良母,多次勸阻丈夫要收斂。

兒子被綁,她對高啟強說「兒子出什麼事兒了,你也別想好過。」

高啟盛酒後發狂,場面失控,回家路上她一語雙關:「以後酒後別開車。」

老默被害,她終於情緒爆發「啟強,你讓我感到害怕,一個讓人害怕的地方,不是家」。

陳書婷逃到香港,高啟強追到香港。

這是一個破鏡重圓的故事。

高啟強眉飛色舞,說盡了甜蜜謊言和土味情話。

陳書婷噗嗤一笑,對丈夫約法三章。

兩人重歸於好。

看似是個圓滿的結局,其實是真正悲劇的開始。

陳書婷很清楚,膨脹的終點是毀滅。

她和高啟強,必須死一個,才能平息這一切。

高啟強是聰明的野心之人,讓他死不可能。

只剩一個選項:她替高啟強去死。

她參透了這個真相,離開是因為害怕,歸來是因為愛情戰勝了害怕。

一個智慧的女人選擇了愚蠢,這是這個角色最動人的點。

當然,因為電視劇人設的緣故,陳書婷無法掙脫大嫂的桎梏,她的死也屬咎由自取。

但這樣的人扔到現實世界裡,走正道的話,絕對是個能兼顧家庭和事業的女強人。

04、

有人或許會說,皮哥你舉得例子都是影視里的,本質上都是編劇編的。

真實生活里,有沒有?

有,還很多。

歷史上兩個布衣皇帝劉邦和朱元璋的老婆就是最好的例子。

劉邦的妻子呂雉,歷史上有名的毒後,乍一看是賢妻的反義詞。

她參與誅殺了韓信和彭越,把戚夫人做成人彘,邀兒子欣賞自己的作品,直接把兒子逼瘋。

這樣的女魔頭怎能稱為賢妻呢?

但賢妻本身,也是之於當事人而言,了解了呂雉的前半生,你就明白了。

她一直跟著劉邦過顛沛流離的生活,劉邦打了半輩子天下,她坐了半輩子牢。

先是被秦朝官府囚禁,後來又被項羽的楚君囚禁,期間受盡了非人的虐待,而丈夫卻和戚夫人享受魚水之歡。

她做的那些壞事兒,本質上和《潛伏》里梅姐差不多,幫丈夫和兒子掃除事業上的障礙,同時盪盡心中綿綿心痛。

後來到了統治時期,她反而尊崇黃老之道,實行無為而治,百姓休養生息,為後來的文景之治打架了堅實基礎。

娶了呂后這樣的老婆,除非你有劉邦那樣傳奇的人生,否則平淡生活里,你的妻子大機率是個反例。

朱元璋的老婆馬皇后更是如此。

她追隨朱元璋南征北戰,成為丈夫建立霸業的賢內助,夫妻二人更是撫養了二十多個義子。

老朱登基後,變得十分暴戾,殺死了大量的股肱之臣,但馬皇后即使勸阻,讓朱元璋沒有變成殺人機器。

參軍郭景祥,義子李文忠,學士宋濂,吳興富戶沈萬三等人,本來都是老朱鐮刀下的鬼,就因為馬皇后的勸阻,都活了下來。

朱元璋娶了她這樣的女人,才能贏得天下,或者說,娶了這樣的老婆,本身就擁有了天下。

5、

經過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發現,賢妻的標準絕不是簡單的老實聽話,她是之於人,之於時代而言,是由賢衍生出來的各種品質。

可以是溫婉的,平和的,也可以是激烈的,衝動的,甚至是愚蠢的。

《潛伏》里的梅姐,《狂飆》里的陳書婷,劉邦的老婆呂后,朱元璋的老婆馬皇后從各個角度,給我們詮釋了一個男人背後女人的重要性。

當然一個男人選對女人重要,但選擇走什麼樣的路,則更重要。

不走正途,結局最終也依舊逃不過悲劇的命運,就如《狂飆》里陳書婷之於高啟強,《潛伏》里梅姐……

在芸芸眾生中,她們留下的最重彩的一個印記,也不過是一個罪犯和一個舊社會腐朽下的幫凶。

最後,娶好妻,旺三代,古人誠不欺我!但一定要走正道!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