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31日刊總第3231期
該以怎樣的方式,紀念逝去的香江歲月?近期由「香港導演夢之隊」洪金寶、許鞍華、譚家明、袁和平、杜琪峯、林嶺東、徐克七位聯合執導的《七人樂隊》用影像告訴了觀眾。
《七人樂隊》以「光影記錄歷史」,從上世紀50年代起,跨越到當下與未來,向觀眾呈現出更立體的香港。七段故事風格迥異,涵蓋了家庭、校園、社會等諸多題材類型,流淌出浪漫、溫情、幽默等不同的情感。
為了讓影片更具年代感與藝術感,整部影片均用膠片拍攝,導演們抽籤決定各自負責的年代。影片仿佛有種「我和我的」系列「香港篇」的既視感,是不同語境下的「拼盤」作文,互相割裂地講述著不同的境遇和時代。聽起來很吸引,但也叫人暗自擔心,會不會沒辦法融合?
那個不向命運低頭,
艱苦付出的年代
說到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你能想到什麼?城市中充滿著濃濃的市民社會氛圍,在這種氛圍下,人們都有種不信命的倔犟,相信只要埋頭奮鬥,就能頑強地活下去。很多人為了實現更美好的生活而漂泊至此,於是在奮鬥之餘,看似現實的社會下,人與人之間也多了一份體恤與諒解。
洪金寶和許鞍華兩位導演的短片,為我們重現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那個飄著汗味兒和人情味兒的香港。五十年代的香港能讀書、有文化的不多,師傅帶著一班徒弟們練功,練出了真本領,或許就是出人頭地的唯一道路。洪金寶的《練功》就是以自己少年時期天台刻苦練功的回憶為藍本,講述了一群拜師學藝的孩子,在嚴師的監督指導下苦練功夫,偷奸取巧後遭挨罵受罰,影片落腳在洪金寶頭上的一道傷疤,而這道傷疤所標記的那段歲月,卻也被洪金寶視為一段好時光。故事以小見大映照出武術先輩們執著堅強、謙虛誠實的功夫精神,讓大家體驗到天酬勤道的道理。
六十年代的香港社會依然清貧,可求學者越來越多,還有著一群來自異鄉的陌生人,大家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互相抱團取暖,整個社會多了一份惺惺相惜的溫情在。許鞍華的《校長》以一位天台學校校長的回憶角度,拍攝出一個簡而不凡的為人師表的故事。對執筆忘飯的校長與善良淡雅的王老師來說,能指導一群小孩成才,是他這一輩人的天職。而學生們也懂得感恩,晃眼40多年過去,當散落在各地的同學們再次聚首,請來白髮蒼蒼的校長出席,圍著舊照片大家回憶過往時,校長滿眼笑意,一切美好的回憶都定格在師生們的心中。這個年代的老師不僅教育孩子知識,還以身作則,用行動來指導著孩子的做人準則,呈現出那個年代平凡人身上不平凡的故事。
那個經歷幾十年滄海巨變,
依舊割捨不掉的地方
80年代到90年代的香港一直在 傳統文化與 西方文化之間做拉鋸戰,「香港精神」也進入到了另一個維度,那就是關於 「人」與「家園故土」的關係。譚家明的 《別夜》,看似是講述80年代香港移民潮下年輕人的愛情與現實的抉擇,實則是在呈現香港人獨有的 漂泊與眷戀。一對學生情侶,女方家庭要移民,雙方被迫離別。雖時間跨度只有一夜,情緒密度卻異常飽滿,導演譚家明把這對情侶的分離拍出了「死別」的味道,並不斷利用空間調度,利用景別的松與緊來製造喘息,彰顯情緒的張力,浪漫與破碎的美感相互交織。
受西方文化的影響,香港年輕人的生活開始向西方思想靠攏,與上一輩人形成鮮明的對比。《回歸》以功夫和英語的對話,來呈現兩輩人的代際矛盾以及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在香港「移民熱潮」的影響下,兒子打算舉家移民,孫女在其父母的囑咐下來到爺爺家,為了能嘗試走進孫女的世界,爺爺開始品嘗漢堡,學習英語,趕在離開前教會孫女防身的武功招數,爺孫情妙趣橫生,別樣生動。最終兒子一家重新回到香港,也響應了主題「回歸」。
林嶺東的 《迷路》講的是,2018年新春,任達華飾演的丈夫回到香港與妻兒團聚,卻在日新月異的香港街頭迷了路。影片故意製造出一種時空錯亂的感覺,用交叉敘事手法,不斷用歷史照片來比對如今的景象,展現出香港幾十年間的滄海巨變,呈現出 歲月的變換與 離開故土者的茫然,每一次穿梭,每一次彷徨,都是對往日香港的緬懷。那句 「比香港更好的地方很多,但都沒有我對家鄉的這份感情」成為整部影片中心思想,也是最打動觀眾的地方。
這三部短片連起來便是香港人對於 故鄉的情節。跟隨社會的浪潮,他們遊蕩過,也彷徨過,可無論到哪裡,故鄉已久是內心割捨不掉的地方,那個有初戀、有爺爺、可以安心入眠的地方,它叫做香港。
機遇伴隨著焦慮,
可還是要學會笑著迎接未來
杜琪峰的 《遍地黃金》是整部電影中最引人矚目的片段,短片沿襲了《奪命金》的主題,講述了千禧年後「遍地黃金」的香港,每個人都有相同的機遇,但每個人也有每個人的彷徨,反映了 人性的貪婪與反噬。
杜琪峰選用了三個重要歷史時間點,分別是 2000年的網際網路泡沫、2003年非典時期,以及 2007年的全球次貸危機,讓三個普通人站在這三個機遇拐點上,對自己的生活做抉擇。導演運用張弛有度的節奏,展現出當時香港青年消息面廣、相互討論、有遠見的一面,也用鏡頭很好的呈現出疫情時代股市與樓市動盪的時代氛圍,與民眾缺乏安全感的焦慮不安與張皇失措。青年們都有著一顆一夜暴富的心,但卻總是錯過發達的機會,其中原由還是很值得深思的。
人稱「徐老怪」的徐克在導演抽籤時抽到了「未來」,《深度對話》以最怪的方式來感嘆未來,思考著電影人自我身份的問題。故事講的是,某所精神病醫院正在進行一項關於精神分裂的研究。在未來的精神病院裡,治療精神病的方式相當特別,無論醫生還是病人,都不斷在演戲。並在不停反轉中,讓人分不清究竟誰才是病人,誰又是醫生。影片被設置了一個看與被看的結構,以高度風格化的敘事,呈現一種身份的錯亂與自我認同的焦慮。整個故事有點「無間道」的味道,看得大家津津樂道,笑著而感嘆著對未來的無奈,非常荒誕,也非常香港。
《七人樂隊》七個小故事,從不同年代,以小見大,見證了香港時代的變遷。儘管篇幅都有限,但關於一座城市的回憶,橫跨半個多世紀,悠悠蕩蕩的故事都講得篤定而平和;儘管角色都不多,但人與人之間或溫情的,或疼痛的、或無奈的、或歡喜的,都真誠且樸實。它不僅是香港時代變遷下的總結,更是東方之珠不可複製的時代絕唱。
— END —
【第一製片人服務影視創業者】
2013年創立的影視商業圈平台
關注中國最具創造力的製片人
匯聚能夠引領中國電影未來成長的商業力量
中國影視人學習、創作、 交流、宣傳、交易的必要工具
傳遞行業最新動向和信息
組織國內外各種培訓、沙龍、論壇等行業分享
幫助影視人獲得更多信息、資源並達成各種合作
我們在一起, 看看將來影視業是個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