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學,捨近求遠追逐重點學校,真有必要嗎?

2023-09-18   陪寶寶寫日記

原標題:孩子上小學,捨近求遠追逐重點學校,真有必要嗎?

鄰居家的小孩今年剛上小學,從孩子開學開始,家裡天天爆發「戰爭」,尤其是早上,簡直是雞飛狗跳,那個噪音把左鄰右舍都驚到。

其實問題很簡單,就是因為孩子要上學,一家人必須早起,而孩子總是賴床。

於是做母親的大聲嚷嚷,而後孩子大哭,父親加入,他大聲責怪孩子的母親:「都是你,小區門口就有學校,你偏不要,把孩子拽到那麼遠去上學,你這是傷害孩子知道嗎?」

母親反擊父親:「你說混蛋話,我拽孩子去那麼遠上學,還不是為了孩子?那是重點學校,想進就能進嗎?」

他們一直圍繞著這個問題吵,他們吵架的內容鄰居們都一清二楚,有的鄰居偏向孩子母親的,也有偏向孩子父親的。

有人說:「能進重點學校太難得了,不能任由孩子嬌氣。」

也有人說:「孩子只是上小學而已,何必捨近求遠折騰孩子?讓孩子早起將近一個鍾。」

畢竟,小區外面就有一所小學,如果選擇在這所學校讀書,孩子起碼可以晚起床四十分鐘。而遠在八公里以外的重點小學,正常開車要二十多分鐘,再加上上學高峰經常堵車,所以起碼提早四十分鐘是一種必然。

這樣的選擇,讓這個原本安靜溫馨的家庭開始硝煙四起。孩子接受不了,丈夫不理解、不支持,只有母親在焦慮支撐。

為了讓孩子上這所重點學校,孩子的母親絞盡腦汁,費了很大的力氣才把他們母子的戶口遷到重點學校附近的外婆家,從而取得上重點學校的資格。

他們這一家,未來孩子的上學路,確實辛苦,並且可能出現事與願違的情況。

我還有一個朋友,開始也本著讓孩子上名校的初心,費盡心思讓孩子進了一所出名的私立學校。這所學校有雙語教學,教學方法方式也不拘一格,可是這學校離朋友的家很遠,沒辦法,朋友為剛剛上一年級的孩子辦理了寄宿。

太小就離開父母獨立生活,孩子不適應,到了學校之後,不僅身體素質明顯下降,人消瘦了很多,學習還跟不上人家,成了學校的差生。

孩子因此變得很自卑,性情大變,既孤僻又暴躁。

勉強挨到三年級,孩子再也受不了,學校也覺得朋友的孩子無法繼續下去,進行勸退。朋友把孩子接出來後,轉到自家附近一家普通公立學校。可孩子已經很排斥讀書,很厭倦學校生活。到新學校後,依然成了老師和同學眼裡的差生。朋友後悔不已,一直自責。

孩子上小學,捨近求遠追逐重點學校或名校,確實大可不必。

第一,捨近求遠求學明顯浪費許多在途的時間。

就像鄰居的孩子,為了上重點學校,每天要早起床四十多分鐘。

這四十多分鐘,對於孩子的睡眠是多麼的重要。

縱然孩子願意早起床,或者說家長要培養孩子早起床的習慣,但這四十多分鐘用於路上也是浪費,如果這四十分鐘孩子起床晨讀,效果應該不亞於跑遠路去重點學校,況且下午放學,回家又要花費四十分鐘。

其實小學階段,應該讓孩子睡夠,休息好,快樂地學習。

第二,捨近求遠求學會讓孩子疲憊,對學習產生牴觸。

路途的奔波,早出晚歸的節奏,就是對孩子的一種折磨。孩子年齡尚小,小學的課程也相對簡單,孩子未必能夠理解父母眼裡追逐重點學校的重要性。

跟其他人相比,孩子更多感受到自己的辛苦,自然而然會產生抱怨,甚至用拒絕和哭鬧對抗。

本來應該高高興興的上學讀書,成了被逼無奈的事情,孩子的學習狀態肯定不好,學習效果也肯定不好。

第三,捨近求遠求學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

家跟學校距離太遠的客觀存在,會讓孩子的一些需求得不到滿足。如孩子想在家多睡一會兒,想在學校跟同學多待一會兒,都可能因為路途遠而被家長拒絕。

孩子會有失落感,會覺得爸爸媽媽沒有照顧到自己,對自己不夠愛,可能心情低落,失去安全感。

尤其是那些被家長送去寄宿的孩子,因為太小離開爸爸媽媽,心中更沒有安全感,身心健康一定程度受影響。

第四,捨近求遠求學,會破壞家庭氛圍,影響父母跟孩子的感情。

因為上下學路途占用時間多、節奏快,父母也很難有從容的心情。緊張、焦急,會讓父母少了溫情,少了好言好語,對孩子經常性使用催促,責罵。

再加上去比較遠的重點學校上學,不是順其自然的事,畢竟教育政策是就近入學,這種選擇完全是父母努力得來的,父母更有付出感,對孩子期待更高。父母跟孩子的衝突更容易發生。孩子跟父母的感情,也會因此而疏離。

第五,小學階段的孩子,重在學習自覺性的培養。

捨近求遠求學,對孩子學習自覺性的培養沒有任何幫助。有疲累感的孩子,很難自覺。總喜歡對孩子強勢安排的父母,也很難讓孩子自覺。

與其不顧實際追逐重點學校,不如面對現實陪伴孩子學習,讓孩子愛上學習。那些考上重點大學,成為學霸的學生,很少從小學開始就一直讀重點學校。偏遠山區條件很差的學校,也照樣走出優秀的學子。環境重要,個人的努力更重要。

誠然,重點學校的設備、師資條件相對好一些,但能成為重點的學校畢竟少數,那麼多的孩子,怎麼容納?況且,每個學校都有好老師、好學生,每個學校也都在不斷自我提升。

市重點學校、區重點學校,或者只是普通學校,私立學校,小學生的學習內容沒有差別,很多時候,不過是家長心理作用,家長的懶人思維,懶人做法罷了。

與其把孩子推向名校,推向名師,不如就近入學,然後自己靜下心,好好陪伴孩子,培養孩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