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央視主持人被「限高」,這些年他在做什麼?
這些年從央視離職的主持人,大部分都轉型成為了新媒體博主。
文 | 沈林
近日,有網友發帖稱:「因為剽竊,我把前央視主持人趙普告了。」
帖子稱,趙普短視頻帳號的文案內容和視頻內容「完全(是)抄襲洗稿」。法院以(已)判決,(對方)不執行判決結果,「請法院申請了限高」。
12月26日,趙普公司回應媒體稱確有侵權糾紛一事:「內容侵權糾紛案子判下來後,我們就找了律師處理這個事情,罰金我們第一時間就已經付給對方公司了,後來還是被『限高』。昨天相關解除『限高』的證明材料才拿到手。」
趙普被限高的消息登上熱搜後,今天,趙普本人在社交平台發布了自己「坐飛機出差」的視頻,而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被執行人被採取限制高消費措施後,不得實施乘坐飛機、高鐵等高消費行為。看來,趙普的限高令已經被解除了。
趙普因何被告?
趙普為什麼被告上法庭呢?根據長沙開福法院公眾號4月26日報道,湖南某某文化有限公司與一視頻平台共同創作了《了不起的匠人》系列紀錄片。被告趙某未經授權,擅自使用涉案作品素材製作視頻,並在抖音、快手及微信上發布。同時趙某的短視頻帳號還陸續推出「徽墨」「漆器」等主題視頻。
法院微信公眾號截圖
法院審理認為,趙某未經權利人許可,使用涉案作品素材製作視頻並傳播的行為侵犯原告享有的著作權,且趙某使用涉案作品的行為已超過必要限度,不屬於合理使用。此外,趙某製作的「徽墨」「漆器」等主題視頻的拍攝主題、視頻畫面、文案雖與《了不起的匠人》存在相似,但不構成不正當競爭。
因此,法院一審判決,被告在其短視頻帳號首頁置頂位置連續七天刊登文字致歉聲明;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5萬元。判後,被告提起上訴,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判決維持原判。
2015年,趙普離開央視,自己創業。六年多時間裡,趙普一邊繼續做主持人的老本行,一邊創建中國手藝發展研究中心、出演話劇、拍紀錄片、出版書籍《掇珍集》等。這兩年,他積極籌辦中國匠人大會與世界匠人大會,並擔任中國匠人大學校長。這恐怕也是他之所以會和《了不起的匠人》產生「交集」的原因。
筆者翻看了趙普的一些新媒體視頻,往往都是對一件事或者一種現象進行解讀,裡面需要用到不少案例和觀點的表述,相信按照這個產出的速度,文案工作應該也是由團隊操刀。
而在網絡中,文字或者畫面侵權經常發生,比如著名的「葛優癱」維權,自2016年「葛優躺」表情包開始火了後,演員葛優就開始了維權之路,2016年7月藝龍網首先成為被告,經過二審後最終向葛優方面賠償七萬五千元,此後葛優曾在6年時間內發起了500餘次關於「葛優躺」的侵權訴訟,獲賠759萬元,勝率幾乎百分百。
當時有律師科普,「葛優癱」已經成為專用名詞了,即便是僅文字使用「葛優躺」或者「葛優癱」,如果表現出對當事人的侮辱、誹謗也會涉嫌構成名譽侵權。此外,如果相關照片和文字用於商業用途,也會涉嫌構成侵權。
所以,當在網際網路上使用非原創的文字和素材時,一定要獲得授權。
而趙普這起案件審理結束後,法官也向大家作了科普,表示不少視頻製作者抱有「拿來主義」心態,常認為雖未經許可,只要標明素材來源或非以直接營利為目的的使用,即屬於合理使用,不構成侵權。但該種行為仍屬於侵犯著作權的行為,嚴重損害了權利人的合法權益,並阻礙著作權制度激勵作用的發揮,應予嚴厲打擊。
相信趙普團隊經過此事後,在文字的撰寫和素材的選取方面,也會變得更加謹慎和小心。
曾是央視最溫暖主持人
趙普曾是央視著名主持人,主持過《朝聞天下》《奔向2008》《奧運有我》《晚間新聞》等眾多欄目,深受觀眾的喜愛。
2008年汶川大地震,電視24小時為全國直播最新消息,當時的趙普是《朝聞天下》的主持人,在趙普主持節目的幾個小時內,遇難人數增加了一萬多人,而那些讓人揪心的畫面讓趙普忍不住淚灑現場、幾度哽咽。
他的這一行為帶來了爭議,有人說他博眼球,也有人說他真情流露,總之,他的哽咽感動了電視機前的萬千觀眾,也被評為最感動中國的電視主播。
2015年11月1日晚,在央視一套綜合頻道《晚間新聞》欄目的尾聲,相比以往「趙普在北京祝您晚安」的標誌性結束語,新聞主播趙普跟觀眾作別:「趙普在北京,祝您平安!」這也意味著趙普正式離開央視。
趙普曾在接受《魯豫有約》採訪時透露,「趙普祝您晚安」其實不是電視主播的一個該有的固定的結束語,而是電台的特點,因為電台沒有畫面,只有聲音,所以講話時會把自己的名字贅進去。而趙普的結尾,是晚間新聞的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而當「祝您晚安」變為「祝您平安」,趙普相信忠實的觀眾一定能夠聽懂,這算是他的告別。
對於離開的原因,人們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因為趙普揭露「明膠」事件,「不要再吃老酸奶(固體形態)和果凍,內幕很可怕」;也有人說是因為央視封殺了他,不過,當時趙普曾表示,是因為自己這番話觸動了一些人的利益,為了保護他,央視才不得已暫緩了他的出鏡。
但趙普最終還是向央視遞交了辭職報告。
離職後的趙普,回到家鄉,開始了自己的文化創業。對於為什麼會做這個領域,其實早就有跡可循。
20多年前,趙普就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的大使,跟隨馮驥才老師,到「非遺」古村落做田野調查,後來在北京電視台期間,他向台里申請拍攝一部關於傳統手工藝人的紀錄片,叫《傳人》,人藝老藝術家朱旭無償為該片擔任了配音。
儘管這部紀錄片沒火,但趙普卻覺得這是一個可以奉獻終身的事業,所以趙普這些年也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中國匠人大會」,至今已經舉辦了4屆,第五屆將在中國澳門舉辦。
在圈內,趙普做的事已經受到極大認可,之前許多人在追的《延禧攻略》就是跟趙普搭建的平台,裡面很多頭面首飾,釵、耳環、項鍊、點翠都是從趙普團隊處出借的。
在他看來,現在喜歡在電商平台上買傳統手工藝品的大多是青年人,而且以中產階層居多,消費群體購買力相對較高,這對於手工藝傳承是一個利好。
央視主持人離職後紛紛轉型新媒體
對於趙普來說,他並沒有放棄他的專業。趙普甚至還透露,現在所有的家當事業,都是靠自己的商業演出、主持活動支撐的,團隊很多補貼也都是他自己在掏錢。「因為傳統手工藝就是沒錢。」
轉戰新媒體,趙普的感覺是能更好地表達自我了,「生活中的這個我」。
因為過去做電視台,其實更多是代表集體。在主持人這個崗位上,需要利用你的形象、你的聲音,完成集體意志的傳播。但就像那句「趙普祝您晚安」一樣,趙普始終在追求個性表達,某種程度上,新媒體對於他來說,或許是更大的舞台。
事實上,這些年從央視離職的主持人,大部分都轉型成為了新媒體博主。
今年8月,劉芳菲開始在社交平台進行直播帶貨,帶貨商品主要是保健品、化妝品、鞋服等,此前,她已經在平台發布了多條文化、穿搭類的短視頻。最近她還邀請陳佩斯、周國平做客直播間,暢聊人生。
也在今年官宣離職的李思思,離職40天裡接了3場商演,有褒有貶。而平台上,她也做起了育兒、養生等生活類分享。
歐陽夏丹、劉純燕(金龜子)、王小騫、張蕾、張泉靈等前央視主持人,也在短視頻領域混得風生水起。或許正如有人分析的那樣,「一個帳號就是一個頻道」,短視頻就是主持人再就業的最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