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和不滿,28歲女性的人生常態

2022-02-09     紅顏秀影

原標題:孤獨和不滿,28歲女性的人生常態

冬末初春的季節,最適合什麼類型的電影?

懸疑電影、恐怖電影、科幻電影、喪屍暴力電影..........

雖然從視覺和大腦反應上相當的刺激,但卻沒有了那種休閒輕鬆的味道。

又或者是甜甜的愛情電影,

雖然浪漫,但紅顏秀真的只想一個人呆著,放鬆一下心情,進入一個愜意、舒適的電影世界之中。

最近,紅顏秀發現了一部相當好玩又相當貼近現實的法國黑白電影,

——《玩樂名單》~

既有些無奈、喪氣的人生,又有點幽默、喜劇的小清新。

28歲,在大城市巴黎里打拚、沉浮,依然漂亮,卻不再年輕氣盛,

有著玫瑰色濾鏡的法國「大齡文藝女青年」其實和完美當代的90年後一樣,

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依然有著屬於「小文青」的藝術夢,渴望愛情,

可惜,不是自己喜歡的人,不喜歡自己;就喜歡自己的人,自己卻瞧不上.......

這部《玩樂名單》既有些生活化的哲學味道,又有一種如同片名《玩樂名單》一樣隨心所欲的幽默放鬆感。

在我們的印象中,法式愛情電影或者文藝電影是什麼樣的?

《巴黎小情歌》、《玫瑰人生》、《阿黛爾的生活》、《燃燒女子的肖像》.........

要麼就是在流動的盛宴,巴黎一場驚心動魄的愛之邂逅;

要麼就是復古如油畫般美麗可愛的史詩。

而這部《玩樂名單》,

雖然是黑白畫面,卻有一種現代化生活化漫畫化的吐槽,

代入感滿滿,既小清新又廢柴,真實而可愛,這就是生活本身的樣子。

而近年來影視作品中的女主,

從《女人的碎片》到《女傭》,從《卡羅爾》再到《東城夢魘》,

不是堅韌,就是自強,不是勇敢,就是充滿勇氣,

而28歲的蘇菲卻好像平凡世界裡的每一個我們,

28歲,不再是青春期閃耀的年紀,但還是漂亮的、有活力的;

依然做著自己不喜歡的職業,但有著自己的夢想,即便已經成年,也對未來有著規劃,

其實只有自己知道,我們的生活好像卡住的齒輪,

既沒有期望的浪漫愛情、與soulmate;工作也只是為了餬口,不知道未來該往哪個方向,不知道明天的自己該做什麼。

巴黎女孩版本的喪,既有法式的浪漫和文藝,也有全世界女孩的共鳴,

巴黎女孩,大概是自信、優雅、社交能力強、信念感強的,

其實日漫、宅女、亞文化這些年在法國相當的盛行,

而這個巴黎女孩蘇菲就頗有點「循規蹈矩」的有趣味道,

剪著根本不chic的隨意短髮,有點小胖,穿著服務員的衣服工作時小肚子微微鼓著;

閒在家裡沒事時愛看漫畫,在本上塗塗畫畫,聽自己的播放列表里的音樂,

不修邊幅的小宅女、愛日漫、愛沉浸在自己的私人歌單里,一反法國女孩精緻的形象,卻反而更貼近普通觀眾的內心。

《玩樂名單》本來就是一部黑白漫畫風的電影,

而女主角蘇菲最大的愛好也是漫畫,夢想成為漫畫家,

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又不精通,且沒有為其付出太多努力,她自言自語說:

「我時常想其他人是怎麼樣的,大部分人應該都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

這大概是每一個25歲之後的年輕人都必須面對的人生處境吧,

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有夢想,不精通,也沒有努力的勇氣。

但是失敗後繼續上路,才是人生的美妙之處,

《玩樂名單》雖然喪又迷茫,但是蘇菲又懵懂又積極的態度,還是挺迷人的 ,

夢想成真只是電影和小說里的事,被老闆罵,炒魷魚,做自己不喜歡的服務員工作,才是人生常態……

而這個法蘭西女生期待能夠拯救自己的,還有愛情

你以為巴黎的愛情生活,是轉角遇到愛,到處都是熱情似火的偶遇?

而蘇菲的「玩樂名單」好像把20年代男性形象都給我們悉數展現了一遍。

以為自己正在和樂隊小哥談戀愛,結果決定確認關係的時候,人家說:

「我根本就沒和你在戀愛,我覺得我沒有和你產生相互吸引。」

自己沉醉其中,原來人家沒有回應,害!花痴了一次,

餐廳的主廚和自己保持親密關係多年,也沒有確認是男女朋友,

卻和剛認識兩個禮拜的女孩火速投入戀情,他不是不懂愛,只是「他沒有那麼喜歡你」;

賣床墊的小哥哥,和自己有著意外吻合的音樂品味,卻未曾告白過,

那個夸自己漫畫的男人,讓你有一種「我終於被認可了」的滿足與被了解的感覺,結果.......

即使是浪漫的巴黎,快餐式的、沒營養的男女關係,每天也在上演著。

《玩樂名單》有點喪氣、有點幽默,對於20年代約會對象的描繪也是詼諧又精準,

有油膩的中年禿頭男,也有不追求真愛的playboy,

有來者不拒的「渣男」,也有魅力四射的「樂隊吉他手」,

還好最後遇見的是那個playlist和自己完全吻合的奇怪文青,

現代愛情啟示錄是什麼?

一次次傷害我,但是下一次我依然奮不顧身。

不僅如此,法式女性電影必不可少的就是關於女性本身的探討,

比如三個女友癱坐在床上談論自己糟糕的生活,

比如女主角心情不好的時候,在街上遇到一個跋扈的男人在吼女朋友,

她竟然衝上去要和別人打一架,弄了一個狼狽收場,

有一種有點反諷的語氣去談女權,思考的態度是趣味的,層次卻是打開的。

《玩樂名單》始終沒有給這個追求愛情的當代宅女一個「正向」的結局

沒有一個前進的方向,沒有一個夢想的成真,沒有一個真愛的降臨,

她依然堅持自己的漫畫,雖然你想要的永遠瞧不上你,但是我喜歡就好;

那個害羞又古怪,總是給自己發歌單的少年,還不急著和自己確認關係,但是「我只在乎這一秒的心動。」

Playlist是我私人的收藏歌單,也是我的玩樂名單,

不是男人,不是生活,不是夢想,而是我豐富的大腦,無可奈何但依舊可愛的嚮往,

巴黎也不是轉角遇到愛的「流動的盛宴」,

普普通通的打工人也有喪氣和自嘲,逃避和文藝同時進行,

「得過且過」也是一種態度,孤獨和不滿才是人生的常態,

未來怎麼樣,誰知道,打開播放列表,在自己的房間隨著音樂跳一支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a4795aa335479ad651759a8ae747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