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終究等到了這一天,普京遭傳統盟友背刺,集安組織名存實亡

2023-11-26     科羅廖夫

原標題:拜登終究等到了這一天,普京遭傳統盟友背刺,集安組織名存實亡

人心已經散了,隊伍真不好帶啊。強行扭曲的瓜一點都不甜,也不能解渴。日前,集安組織成員國峰會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舉行,幾個國家開個領導人峰會,竟然連續2年都無法達成一致宣言。這個集體安全組織,基本上已經名存實亡了。

集體安全組織曾經最多擁有9個成員國,但是現在亞塞拜然、喬治亞和烏茲別克已經退出了。只剩下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和亞美尼亞六國。在今年的峰會,亞美尼亞壓根兒不參加,根本不給面子。

下圖是去年集安組織峰會的合影。很明顯,從幾個人的肢體語言上就能看出裂痕。看看托卡耶夫笑的多開心,哈薩克並不順從俄羅斯,估計很樂意見到現在這種狀態。

在本次峰會上,哈薩克總統托卡耶夫果斷駁斥了普京的「安全恐慌論」。在2023集安組織峰會上,哈薩克總統托卡耶夫根本不給俄總統普京和東道主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的面子,駁斥了他們一再強調的外部威脅論。

托卡耶夫說:「不斷強調集安組織成員國的安全受到威脅之類的說法,是誇大其詞,一種病態的理念,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即便我們可能真的存在某種外部威脅,但是,風險終究是存在的,國際社會的通常面貌就是如此。

不斷地刻意重複這種所謂的安全威脅的話題,就會顯得我們仿佛是在恐懼著某個特定的敵人。實際上,我們的國家面前還有更新的、本應該符合集安組織成員國建設性利益的新任務,我們國家的發展更重要。

集安組織中離心力最大的,還是剛剛因為戰爭失敗很受傷的亞美尼亞。亞美尼亞根本就沒有出席本次集安組織烽火。最原蘇聯加盟共和國亞美尼亞在分家獨立之後,因納卡地區的歸屬問題上一直遭到亞塞拜然的欺負。亞美尼亞在吃過諸多啞巴虧之後,抱怨俄羅斯這個老大無法為其提供支持。尤其是俄烏衝突爆發之後,亞美尼亞就企圖擺脫對俄羅斯的依賴,轉投西方的懷抱。

不過,俄羅斯當下因為烏克蘭衝突的日子不好過,但西方國家現在的日子也因為俄烏衝突和巴以衝突,甚至比俄羅斯還不好過。所以,亞美尼亞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搖擺之後,最終似乎還是決定留在俄羅斯的陣營。據《環球時報》報道,亞美尼亞副外長薩法良日前表示,該國目前沒有考慮退出集安組織,也沒打算讓俄羅斯撤出駐紮在該國的軍隊。

日前,由俄羅斯主導的集安組織領導人會議在白俄羅斯舉行,作為該集團成員之一的亞美尼亞總統帕希尼揚缺席此次峰會,說明該國在納卡問題上對集安組織盟友「見死不救」的做法,還心存怨恨。不過,亞美尼亞就是再不怨恨俄羅斯,也不敢跟以前那樣提及反俄的議題。

在不久前的納卡衝突結束後,亞塞拜然因為獲得了土耳其的支持,最終從亞美尼亞手裡搶到了對整個納卡地區的控制權。而輸掉這場地緣爭奪戰的亞美尼亞,頭腦一發熱,就宣布考慮退出集安組織,甚至還有傳聞說該國尋求加入北約。隨著形勢的不斷變化,亞美尼亞雖說缺席此次集安組織峰會,但卻明顯對俄羅斯低頭服軟了。

俄羅斯雖說在納卡地區部署了上千人的維和部隊,但苦於深陷俄烏衝突泥潭,同時為避免徹底得罪土耳其,俄羅斯在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兩國的納卡地區控制權衝突中,基本保持中立姿態。他們不給亞美尼亞提供軍事支持也就算了,還拒絕在外交上替亞美尼亞說話,導致該國在與亞塞拜然的地緣爭奪戰中陷於極其被動的局面,最終輸掉了納卡地區的控制權。

顯然,亞美尼亞在退出集安組織、甚至加入北約的問題上出爾反爾,不是因為他們與俄羅斯的緊張關係有所改善,而是意識到西方國家的不可靠。誠然,在亞美尼亞與俄羅斯關係緊張之後,美歐國家是趁機對其進行拉攏。為此,美國與亞美尼亞軍隊舉行聯合軍演,而法國則承諾向該國出售武器。

但令帕希尼揚更為失望的是,美歐國家對亞美尼亞的支持,更多的只是體現在口頭上。不久前,法國、德國和歐盟三方領導人搭台,邀請帕希尼揚參加的「解決納卡地區」的多方會談。但他們給出的建議就是:亞美尼亞放棄對納卡地區的控制權,以換取與亞塞拜然簽署停火協議。顯然,對亞美尼亞而言,如果需要這樣做來換取停火的話,那帕希尼揚就無須得罪俄羅斯找西方幫忙了。

另外,巴以衝突的爆發,令同時深陷兩場地區衝突危機泥潭中的西方國家,本來就無心為亞美尼亞得罪土耳其的西方國家,更沒有資源和精力去為亞美尼亞提供政治或者軍事上的支持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亞美尼亞近期似乎不再提及退出集安組織、以及與北約軍事合作等敏感話題了,畢竟,與俄羅斯相比,西方國家也好不到哪兒去。

更何況,亞塞拜然近期還要求亞美尼亞「提供方便」,在其境內開闢一條通道連接該國的一塊飛地。如果亞美尼亞不允許,按照亞塞拜然總統的說法就是「使用武力解決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亞美尼亞想要避免遭到亞塞拜然的再次入侵,依靠西方國家顯然是不行的,因此回頭尋求俄羅斯和集安組織的保護,也就成了該國政府的一種必然選擇。

但是,明顯的裂痕已經出現了,而且這種裂痕會越來越大。由於俄羅斯常年對周邊國家奉行的大國沙文主義,導致很多小國對俄羅斯的威脅越來越擔心。儘管亞美尼亞可能不會真的「倒戈」,不過在這個複雜的背景下,亞美尼亞的對外政策可能會發生重大變化。一個只有六個人的小圈子都不能維持,這可以看出俄羅斯的大國地位已經江河日下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a2f8535bd69a21b1cdbb6974281ea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