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不是病,但可能是心臟病或中風的徵兆,頭暈時這些事不要做

2020-07-21     荊山浮屠話健康

原標題:頭暈不是病,但可能是心臟病或中風的徵兆,頭暈時這些事不要做

「眼冒金星」不少人這樣形容頭暈,因為有時候人們遇到頭暈的時候會感覺滿天都是星星在頭頂盤旋,當然也有人感覺頭暈是頭重腳輕或者左右搖擺,還有人會覺得頭暈沉的時候會有重影,如果頭暈更重的話就可能是暈厥或者休克了。其實頭暈是人們很常見的不適症狀,不過頭暈的形容卻有比較含糊,就是因為頭暈的表現或者個人的感覺是不相同的。而人們認為的頭暈只是一過性的不適,但它可能是身體給你的警號,切勿掉以輕心!那麼,對於頭暈來說都有哪些不同的種類呢?出現頭暈該如何處理呢?

頭暈原因有哪些?

一般人在平常也會經歷頭暈,但多數這種頭暈是一過性的,很快就能恢復,這時候人們不會認為這是有問題的,覺得這是正常的而忽略頭暈背後預示的問題;同樣也有人會因為經常出現頭暈去醫院求診,但實際上頭暈並非一種疾病,而是很多種疾病的症狀之一,也就是說頭暈跟很多疾病有關係,所以不能夠忽視。

從醫學的角度來看,暈分為兩類,一類是眩暈,一類是頭暈(頭暈中的一種)。

第一種:頭暈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頭暈」,這種「頭暈」大多數人認為是頭重腳輕的感覺,具體的描述,應該是自己感覺頭重腳輕,腳下發輕,走路感覺「輕飄飄」的,四肢的協調能力受到了限制或者無法控制,平衡力下降,甚至無法平衡摔倒。

這種「頭暈」比較常見,一般跟心血管、循環系統相關,有以下幾種原因:

1、血糖低

這種血糖低見於正常人,但更多見於糖尿病患者。就是血液中葡萄糖的水平低於標準,這時候就會讓人感覺疲憊無力,發困,甚至出現頭暈。一般說來,正常人血糖低於2.9mmol/L,糖尿病患者低於3.9mmol/L時處於低血糖狀態。但並不是說低血糖一定會發生頭暈的情況,這也需要根據每個人的耐受有關,但總體來說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現,而正常人中營養不良,長時間未進食的人也是容易出現血糖低而頭暈的情況。

血糖低發生頭暈的情況,看上去似乎問題不大,但其實危害嚴重,持續6個小時以上的嚴重低血糖就可能會導致人體大腦出現不可逆的損傷,可能會因此出現昏迷,甚至死亡。所以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如果進行劇烈運動或者因為某種原因,吃飯較晚延遲的話,儘量攝入少量的碳水化合物,避免出現血糖偏低的情況。

2、血壓低

正常的血壓是維持人體血液循環的重要的一環,一般來講理想血壓是,收縮壓低於120mmHg/舒張壓低於80mmHg左右,但如果血壓過於低,達到了收縮壓低於90mmHg/舒張壓低於60mmHg的程度,就算是低血壓了。在低血壓的狀態,血液供應不足,或者循環緩慢導致大腦的營養和氧氣缺乏,就可能會導致頭暈。

3、其他問題

比如心臟出現了異常,因為人體的心臟是血液循環重要的器官,它通過有規律的收縮與舒張活動,來泵出血液輸送到全身,幫助人體能夠獲得更多的營養和氧氣。一旦心臟出現了異常,導致心臟的運動機能出現問題,泵血無法起到應有的效果,就可能導致腦部供血不足,出現頭暈、心肌梗死等問題。

此外,還有血管出現了狹窄、堵塞的問題,也可能會導致頭暈。

第二種:眩暈

出現眩暈時,人們會有天旋地轉的感覺,人雖然站在原地,但周圍的事物卻在不停的晃動或者轉動,就如同圍繞著自己轉的一般。導致眩暈的原因也是比較多的,最為常見的問題是跟人體內耳相關,因為人體的內耳負責人體的聽覺和平衡,其中有半規管是用來了解人體頭部的運轉的,如果內耳出現異常,半規管獲得的信息有誤,那麼人體就可能出現眩暈的感覺。而且有一部分眩暈的原因跟耳和眼共同相關,所以,這類眩暈也被稱為周圍性眩暈。

此外,腦部異常也會引發眩暈,這類眩暈被稱為中樞性眩暈,這類問題多發於負責平衡的小腦,或者腦幹部位受損,引發的頭暈。其中,包括以下5方面:

1、腦中風:因為腦部血管出血或者阻塞導致的,腦幹、小腦、神經細胞受到了損傷,而出現的眩暈的情況。

2、腦部腫瘤:腫瘤壓迫到腦神經導致的頭暈。

3、免疫系統疾病:如紅斑狼瘡與類風濕關節,也可能出現腦血管意外等情況。

4、病毒感染:病毒會入侵內耳神經,出現眩暈,如流行性感冒等。

5、老年人衰老退化:隨年紀增長,老年人的身體機能開始退化,內耳和大腦的功能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導致出現身體無法保持平衡,出現眩暈。

其他原因

還有一些其他問題,也可能導致頭暈發作:比如梅尼爾氏綜合症;丹迪沃克綜合症;頸椎病等關節炎;情緒問題,比如焦慮等等。

短暫失去頭暈,甚至失去知覺,屬於暈厥,應多補水分和休息

除了以上的原因外,有時候正常人也可能出現短暫頭暈的情況,甚至會因此失去知覺,這種短暫失去意識知覺的情況被稱為暈厥,這種情況看上去似乎很嚴重,但如果沒有慢性病或者其他併發症的話,反而危險性不大。一般是因為現代人工作壓力太大,睡眠和休息較少,或者脫水導致的,這種情況下血壓會在短時間出現劇烈下降,從而導致頭暈,甚至暈厥。比如有時候人們長期沒有運動,突然參加了某個活動,需要劇烈運動跑步,結果運動後,周圍血管出現舒張,導致血壓降低,就會有頭暈的感覺。這時候不要著急,只要給頭暈的人補充足夠的水分或者讓其好好休息,就能夠恢復,而這種情況下出現的暈厥也不會持續很久,血壓恢復就可以復原。

頭暈伴有胸口痛、嘔吐、冒冷汗等情況,應儘快就診

一般出現頭暈後,患者如果感覺較為強烈的不適,去醫院就診,需要根據不同的檢查來判斷,首先需要通過臨床醫生的問診,了解頭暈的種類,自身是否有相關的慢性病,是否服用過降壓藥、降糖藥、降脂藥等等,然後再進行相關的檢查,具體確認,比如通過血檢、測血壓、超聲波、CT等等,這樣才能夠排出問題,找到原因。

不過,如果頭暈伴隨以下症狀,則可能有隱形疾病,應儘快求醫:

嘔吐、頭痛:有中風風險

冒冷汗:血糖過低、有心臟病風險

胸口痛:有心臟病發風險

當然,根據人體耐受不同,頭暈表現或者其他症狀表現也可能有不同的反應,即使沒有以上的一些症狀,也不能完全排除中風、心臟病等心腦血管疾病。

出現頭暈該如何處理?哪些事不能做?

一旦出現頭暈,此時不應該活動,而是待在平穩、安全的地方,如果原來是站著的,就應該坐下或者躺下,保持休息狀態,不要勉強運動、站立、爬樓梯等。這麼做是因為,受重力影響,血液往往會積聚在下肢腳部,血液無法輸送到大腦,因此會加重頭暈的情況。此外,頭暈時應該保持周圍環境良好,比如空氣流通好,溫度適宜,這樣才能避免頭暈持續發生。

不過,有些傳言認為頭暈後,可以通過一些物理手段緩解,比如可以用毛巾進行熱敷,其實這樣做的結果可能是適得其反,因為熱敷的後果是導致血管進一步擴張,血管擴張,血壓相應下降,這樣大腦仍然處於缺氧狀態,頭暈不會緩解。所以,如果頭暈也千萬不要繼續泡溫泉或者蒸桑拿,都會讓情況變得更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Xc8cnMBiuFnsJQVmVm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