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多彩的民族舞蹈世界

2020-01-20     扎西德勒傳遞正能量


藏族舞蹈

藏族舞蹈,從總體上可劃分為民族民間自娛性舞蹈和宗教舞蹈兩大類。這兩大類舞蹈都有各自豐富的文化內涵、優美而瀟洒的翩躚舞姿和獨具特色的舞蹈風格及形式。其中的《羌姆》,則屬於宗教舞蹈類別中最為重要的寺院祭祀性舞蹈。寺院舞蹈《羌姆》的產生和流傳,與藏傳佛教的發生、發展密不可分。同時,又由於藏傳佛教中不同派別的存在,使被人們俗稱為「跳神」舞蹈的《羌姆》,在舞蹈形式、道具使用以及表演者的裝束等許多方面,又都有著不同的特點與差異。

藏族舞蹈基本動作

藏族舞蹈是藏族民族舞蹈的總括名稱。藏族舞蹈文化源遠流長並與漢族舞蹈文化相互交流,也與周邊民族和國家的舞蹈文化相互影響,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西藏高原地區的藏族文化。較常見的藏族舞蹈有弦子、鍋莊、踢踏等。

藏族舞蹈的特點

「顫」、「開」、「順」、「左」、「繞」是各種類不同藏舞的共同特點,或稱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從而構成了它區別於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學概念。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豐富,從腳部動作上可概括為「蹭」、「拖」、「踏」、「蹉」、「點」、「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種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的手勢,可歸納成「拉」、「悠」、「甩」、「繞」、「推」、「升」、「揚」七種變化。弦子:是屬於藏族裡面的慢板。節奏是像上的,身體慢起慢下。

體態特徵

藏族民間舞蹈是農牧文化與宗教文化融合而成的,所以,藏族舞蹈獨特的體態是:重心偏前,身體微前送或90°前俯。藏族民間舞蹈體態的另一個特徵就是「一順邊」指的是舞蹈者以腰部為主力、手和腳同出一側所形成的「一順邊」舞蹈動律。 藏族女性的體態特徵:含胸、垂肩,體前傾,重心微移至前腳掌,背部向上延伸至頭頂,下顎微含,胯部上提,切無踏腰。

蒙古族舞蹈

蒙古族是中國北方的游牧民族,從事畜牧狩獵生產。由於長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下,自古以來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鷹圖騰,因而形成了蒙古族舞蹈渾厚、含蓄、舒展、豪邁的特點。蒙古族民間舞蹈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盅碗舞。盅碗舞一般為女性獨舞,具有古典舞蹈的風格。二是筷子舞。筷子舞以肩的動作見長,一般由男性表演。三是安代舞。安代舞於明末清初發祥於科爾沁草原南端的庫倫旗。

1、蒙古族民間舞的風格特點:

熱情奔放、穩健有力、節奏歡快,具有粗獷、剽悍、質樸、莊重的特點。

2、動作韻律特點:

肩部動作豐富、靈活、富有彈性;腕部動作主要是在掌與腕平直的姿態上,以脆韌相間地上提、下壓手腕來帶動整個手臂的舞動。頭要穩,上身端莊,身體多為擺身、推身和靠身的動律。做各種步伐時雙膝的屈伸要沉而柔韌,雙腳落地紮實,腳下穩重,強調下沉的力量。

3、基本體態:

挺胸立腰,上身略後傾,後背略後靠。仰頭,頸部稍後枕。

4、手型:

四指伸直、併攏、拇指稍翹自然旁開,五個手指在一個平面內,形成「板手」。 叉腰為一字叉腰。

維吾爾族舞蹈

維吾爾族舞蹈,可分為自娛性舞蹈、風俗性舞蹈、表演性舞蹈 3類。自娛性和風俗性舞蹈中也帶有表演和宗教因素。現流傳於新疆各地的民間舞蹈主要形式有:賽乃姆、多朗舞、薩瑪舞、夏地亞納、納孜爾庫姆、盤子舞、手鼓舞以及其他表演性舞蹈。

由於新疆南北地區的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的不同,使維吾爾族各種舞蹈既有共同的風格,又有不同的地區特色。維吾爾族舞蹈的主要特點是身體各部位的動作同眼神配合傳情達意。

從頭、肩、腰、臂到腳趾都有動作。昂首、挺胸、直腰是體態的基本特徵。通過動、靜的結合和大、小動作的對比以及移頸、翻腕等裝飾性動作的點綴,形成熱情、豪放、穩重、細膩的風格韻味。

其特點還表現在:

膝部連續性的微顫或變換動作前瞬間的微顫,使動作柔美,銜接自然。旋轉快速、多姿和戛然而止。各種舞蹈形式的旋轉,均各具特色,通常在舞蹈的高潮時作競技性旋轉。音樂伴奏多用切分音、符點節奏,弱拍處常給以強奏的藝術處理,用以突出舞蹈的風韻和民族色彩。

維吾爾族舞蹈的特點是與民間音樂結合得十分緊密。

舞蹈中,從頭、肩、腰、臂、肘、膝、腳都有動作,傳神的眼神更具代表性。還要加上「動脖」、「彈指頭」、「翻腕子」等一系列的小裝飾,更形成了維吾爾族舞蹈的特點。維吾爾族舞蹈大致可分為自娛性舞蹈、禮俗性舞蹈和表演性舞蹈。

「賽乃姆」就是一種自娛性舞蹈,不管是什麼場合,只要是喜慶的日子,男女老少都來跳舞,自由進場,即興發揮,還可以和場外的人進行交流,邀請圍觀者進場一同跳舞,使人感到親切,氣氛融洽。人們在樂鼓聲中,伴唱聲中翩翩起舞,直到盡興。

還有一種非常有特點的舞蹈是多朗舞。多朗舞來自塔里木盆地多朗地區(中國西北)。多朗舞有著結構嚴謹的舞蹈形式。開始跳舞以雙人對舞為主。多少對不限,中途是不能退場的,直跳到競技開始,競技是旋轉,隨著樂曲的不斷變化,競技的人逐漸減少,直到只剩下一個人,這時到了舞蹈的高潮,在眾人的喝彩聲中結束。舞蹈自始至終都在「多朗木卡姆」的音樂伴奏下進行,熱烈而歡快。是維吾爾族人民非常喜愛的一種舞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UcxxW8BjYh_GJGVmf_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