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日 |這座城都應該想清楚:困從何來,紓向何方?

2020-01-14     直新聞


一、為民解困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周二下午,聯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就民生政策措施舉行記者會。林鄭月娥表示,去年社會動盪令政府及她本人未能在民生政策上作深思熟慮,並稱去年施政的報告重點聚焦房屋及土地。林鄭又指,希望新措施能著力基層,解決基層市民的生活困難,希望基層勞工有更好保障,以及關顧長者。她續指,相關開支約為100億元經常開支,共推出10項措施,預計有過百萬人受惠,措施包括改革長者生活津貼、放寬「兩元乘車優惠」的受惠人至60歲或以上人士等。

港府撥百億元經常性開支推10項紓困措施,過百萬人受惠

直新聞注意到,本輪紓困措施公布後,在香港本地媒體中引發不小的反響。這實際上也是題中應有之意:自去年修例風波以來,港府不斷釋放各種措施,嘗試緩和或解決香港基層市民面臨的各種民生困難,事實上,港府每次的紓困措施,也確實是衝著為香港市民帶去更為切實的實惠去的。

本輪十項紓困措施中,放寬「兩元乘車優惠」一項尤為引人矚目。與其他的九條措施相比,顯得特別具體,而且看上去金額也並不算大,但恰恰是這樣一條看上去似乎只「讓利少少」的措施,使得香港60歲以上的長者,可以將每月千元左右的出行費用降低到百元左右。有長者直接對媒體表示:「開心過派錢」。

為什麼?其中的道理也很簡單。對於很多60歲以上的香港人而言,他們的收入已經不多,而退休之後,每日出行開銷如果太過昂貴,就只能呆在家中,無法經常出門與朋友相聚或探望親人。而車資降低後,老人家的退休生活,就豐富了起來。這不但是一種實惠,還體現了一種關懷。

事實上,這項政策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便宜」。目前「兩元乘車優惠」每天的受惠人次就已經達126萬,2019至2020年預計開支為14.5億。但列支這樣的一筆開銷,能夠為香港的城市增添一筆暖色,是值得點贊的。

二、見不得別人好

港府出台紓困措施的同時,香港反對派政棍們也沒閒著。他們對這次的措施不滿,是幾乎不用猜就能想到的事情,不過說實話,直新聞對他們的邏輯水平有些失望。

比如,公民黨的楊岳橋上來就說,不回應所謂的「五大訴求」,無法撫平社會矛盾。真的是夠了——這位在BBC上被問得目瞪口呆的楊先生,還要裝瘋賣傻到什麼時候?他所說的「回應」,就是香港政府要全盤接受他們的要求,根本就沒有商量的空間。

楊先生在接受BBC採訪時,原想散播亂港言論,結果數獨被主播懟到語塞,目瞪口呆。

說句糙話:社會矛盾是什麼?我看你像個矛盾。

特區政府推出十項紓困措施,或許有各種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而特區政府在宣布措施的時候,也留出了進一步改進的空間,這原本是一個各方以建設性態度,回歸理性,共同維護香港穩定的良好契機。更為重要的是,在目前的反響中,已經有不少市民對於港府的紓困政策表示歡迎。楊岳橋這番言論,妄圖一筆抹殺港府在撫平社會矛盾上所做的努力,更居心叵測地想要挑起更多矛盾,實際上,就是「見不得別人好」——不但見不得港府維護香港的秩序,也見不得香港普通市民獲得實惠、安定生活。

還能更惡毒一點嗎?

三、伸縮棒、汽油彈

事實上,香港當前的秩序遠稱不上安定。

一張於周日(12日)開始在網上流傳的照片中可見到,一名男子遭多名防暴警截停,其中一名防暴警手持懷疑是被截停男子的「戶戶送」外賣保溫袋。

香港警方今日於Facebook於貼文稱,過去周日一名蒙面、手持外賣保溫袋的男子於中環被警方截停搜查,並在其外賣保溫袋內發現一支伸縮鐵棒、多支噴霧膠水、油性筆及大量宣傳單張。該男子已被警方以「藏有工具可用作非法用途」罪拘捕。警方呼籲市民,不要企圖掩飾身份去作出違法行為,警方會不時進行反罪惡行動以防止及偵查罪案,市民切勿以身試法。

而今天早上,荃灣城門水塘發現懷疑燒過的懷疑汽油彈。地點是在城門水塘主壩近9號燒烤場對開路面,有被燻黑的痕跡,而路面遺有破裂了的玻璃樽及玻璃碎,一名男子報警處理。警方及消防接報到場,懷疑曾有人投擲汽油彈,警員於附近檢走載有液體的玻璃樽樽進行化驗。現場可見,地面仍遺有少量玻璃碎,對面的地上有人噴上亂港標語。

四、愛護警察,就是愛護香港

支持香港警察。這應該是直新聞在《香港一日》中反覆說過多次的話了。而在特區政府努力紓困,香港社會還未稱得上風平浪靜的現在,支持香港警察更是尤為重要!

今天的一則聲明,也讓直新聞頗為感慨。

昨(13日)晨8時半,香港警方接獲油塘高翔苑高康閣油塘紀律部隊宿舍一名保安員報案,指發現一名男子倒臥上址對面地上重傷昏迷,懷疑他從大廈高處墮下。警員及救護員接報到場,經救護員檢查證實男事主已明顯死亡,警員隨後封鎖現場調查,並用帳篷遮蓋死者遺體以免引起住客不安。

經調查,警方證實死者姓郭(34歲)是建築工人,但非上址住客,與家人居住九龍灣麗晶花園。根據高康閣的閉路電視顯示,昨晨8時許,死者獨自到達上址趁乘住客出入時,經由正門進入高康閣,其後再獨自乘坐電梯至29樓,之後無其他人於短時間內進出該升降機。

死者被人發現危坐29樓至30樓之間的後樓梯氣窗,先將背囊拋落樓,然後再縱身跳下墮樓身亡,在事主墮樓一刻,更有鄰座大廈的住客拍下整個過程。雖然是一樁無可疑的自殺案,但煽暴文宣因案發現場為紀律部隊宿舍,便不顧事實地在網上討論區大做文章,造謠揚言警察「擊殺」事主後再推落樓,企圖製造自殺假象云云。

警方強烈譴責別有用心的造謠生事者,希望造謠者尊重死者及其家人,不要再作毫無根據的揣測及指控。

由此,直新聞想要再為今天的《香港一日》總結幾句——

大半年過去了,香港人或主動或被動地陷入這種「坐困愁城」的窘境。政府在努力、警方在努力,恰恰一直阻止穩定、安全、繁榮回到的香港的,是那些號稱要給香港帶來「民主」、「自由」的煽暴政棍和西方「大台」。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於香港這座城市裡的每一個人而言,現在都應該想清楚:困從何來,紓向何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UIpp28BbDmBVZuPXcE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