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十分記仇?可能是偏執型人格障礙,父母要重視,改善孩子心理

2019-08-31     雅雅媽媽說育兒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沒心沒肺的人活得比較快樂,敏感的人過得比較累,而記仇的人過得最痛苦。人生苦短,充滿陽光地努力過好每一天最要緊!


明明和琪琪下象棋,幾次都輸了,明明生氣地把棋盤推倒,所有的棋子都嘩啦一下子掉在了地上。

明明氣憤地對琪琪說,「哼,再也不跟你玩了,討厭!」琪琪被明明暴怒的樣子嚇哭了,一邊哭一邊撿地上的棋子。

後來,明明有時會故意欺負琪琪,惹哭琪琪,不過再也沒有一起玩過象棋。

明明和別的孩子玩耍也一樣,就算別人不是故意的,只是不小心碰到他,或者對他說了幾句無傷大雅的玩笑話,在他眼裡卻被放大無數倍,敏度感極高。

一句話,就是會耿耿於懷,尋到機會就會對別人進行報復。比如故意撞別人一下,或者是偷偷拿走別人的東西等。後來,漸漸地沒幾個孩子喜歡跟明明玩了。

老一輩常說,孩子都是沒有隔夜仇的。白天兩人才剛打一架,嘴裡氣鼓鼓地說著絕交。才半天時間,彼此又好得像分不開的雙胞向日葵似的。像這樣一點小事就敏感記仇的孩子可真是少見,如明明這樣的也是奇葩了吧。


如果你的孩子同樣敏感記仇的話,作為父母的就要注意了。孩子十分記仇,可能是偏執型人格障礙,是一種心理疾病。根據孩子的表現方面的強弱,可判斷該心理疾病的輕重。父母一定要重視,需幫助改善孩子的心理。

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屬於偏執型人格障礙呢?

偏執型人格障礙的表現

偏執型人格障礙特徵是「不信任他人」和「猜疑」,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

  • 不論在何時何地或何事都持一己之見,太過固執

極度自我中心,認為自己的觀點才是對的。

最近黃曉明在中餐廳那句「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的話火爆極了,其實也是偏執的一種體現。

假設黃曉明在生活中也是如此,無論何時何地或何事都不聽別人意見,比較固執的話,就有點偏執型人格障礙的表現了。

一旦孩子大事小事都從一而終地否定所有人的意見,那麼父母就要注意了。

  • 猜疑心過重,總是懷疑對方對自己存在什麼目的,不信任他人

極度敏感,太計較他人說的一言一語,時常懷疑對方的目的不純。「信任」二字?在他們眼裡是沒有的。別人一旦跟他扯上關係,他就會在腦海里冒出各種念頭,懷疑對方的目的。

案例:

一位16歲高一少女高麗娟,自卑內向,沒什麼朋友。

自從換了個嚴厲的班主任後,壓力過大。近來只要周圍的同學在不遠處玩笑大鬧,她總隱隱覺得聽到那些人在說她的壞話,於是更自卑,心裡也開始痛恨起這些同學來。
她跟一個同班好友吐槽,該好友知道後為了幫助她解開心結,去同學們中間婉轉地打聽了,結果發現根本沒有這回事。
好友好心告訴高麗娟,本意是想讓她放寬心,同學們都很友好,讓她好好地跟同學相處就好了。結果高麗娟一聽卻觸動了她的敏感神經,兩人聊著聊著高麗娟就生氣了,懷疑好友跟別的同學合起伙來,沒準背後還一起說了她的壞話。
好友見高麗娟如此固執說不通,幾次因此事吵架,漸漸友誼就淡了。

古希臘哲學家Epicurus曾經說過:沒有信任,就沒有友誼。前蘇聯作家列夫·托爾斯泰也曾經說過:要做真正的知己,就必須互相信任。

所以說,高麗娟朋友少不是沒有原因的。如果不改善心理狀態,遲早陷入自我的偏執中,不可自拔,進而影響她的學業和日後的工作生活情況。

  • 總是把自己看的過分重要,即自我評價過高

孩子自負過了頭,以為世界少了自己便不會轉了。但事實上是,其實沒有了他,大家的生活照舊,一樣過得精彩。

一旦發現,自我過高的評價得到的是大多數人的不認同,孩子便容易焦躁。躁動症狀加深,偏執則更甚。

  • 太過於記仇,他人無意的語言或行為在他心裡會記很久,並無法原諒

明明就是這樣記仇的孩子,一直無法原諒他人,耿耿於懷,對他一點好處也沒有。結果是,他的心裡長久糾結苦痛,別人也漸漸疏遠他了。

可見,偏執型人格障礙對孩子的身心都有破壞性影響。父母必須幫助孩子改善他們的這一心理狀態!

那麼,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改善呢?

父母如何改善孩子的偏執型人格障礙

  • 擺正心態,引導孩子學會「相信」

要改善孩子的偏執型人格障礙主要從「不信任」和「猜疑心」進行治療。

父母得讓孩子樹立信念,正向積極,而不隨意猜疑。父母可創設條件,教會孩子信任身邊人,並獲得愉快體驗,從而強化他們的正面情緒。同時,父母要教會孩子學會判斷身邊的人或事情,亦不可一味信任,需知「防人之心不可無」。

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就曾指出:「積極的自我觀念為我們正確對待生活提供了極大的有利條件,它是形成偉大的人格力量的基礎。」

  • 與孩子多溝通,讓孩子走出「封閉的圈子」

父母與孩子應時刻溝通,知道孩子的內心在想什麼,最重要的是要幫助孩子走出自己「封閉的圈子」,學會與身邊人交流。

孩子之所以會有「不信任」與「猜疑心」,很重要的原因其實是與他人的溝通產生了問題。

父母可以鼓勵孩子主動問對方說出自己內心的說法,學會誠心地與人交流,進而避免一直的猜疑。

  • 找到自我的價值

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在學業或者生活方面上,讓他們找到自我實現價值。當孩子心中有了自信和底氣,就不會再輕易偏執了。

孩子十分記仇,可能是偏執型人格障礙,父母很擔憂?不用太慌張,只有要重視,並用對方法的話,就能成功改善孩子的心理了!


今日互動話題:你的孩子是否人格偏執障礙?你是如何幫助他改善心理的呢?歡迎互動留言。

————————————

在育兒過程中,大家如果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些知識和經驗能夠給你們有效的建議。關愛孩子,關注孩子的成長,是每個家長不可忽略的事。

我是雅雅媽媽,一個4歲孩子的媽媽,每天分享育兒知識和經驗。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SgbeW0BJleJMoPMjP4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