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英雄》:希望我們的生活能少一些像「江立偉」這樣的英雄

2019-08-03   陳妍媽媽

1、

現在正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中午走在街上,撲面而來的熱浪讓人喘不過氣。

但是如果在這種季節置身火海,又會怎樣呢?

8月1日上檔的電影《烈火英雄》就會給你這種「大夏天被火燒」的感覺。

電影一開場,就讓人不自覺地想起2015年8月12日的那一天。

2015年8月12日,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天津港的瑞海公司的危險品倉庫,發生火災爆炸事故,此次事故中爆炸總能量約為 450 噸 TNT 當量。 事故造成165人遇難(其中參與救援處置的公安現役消防人員24人、天津港消防人員75人、公安民警11人,事故企業、周邊企業員工和居民55人)、8人失蹤,798人受傷,304幢建築物、12428輛商品汽車、7533個貨櫃受損。【資源來源:百度】

電影的故事線跟這次事故很像,更難得的是以消防員的視角,向所有人展現了四年前的那場災難對於每一位消防員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

作為觀眾,我們也可以隨著鏡頭了解到,那些默默無聞的消隊員當年到底為了我們的安全與和平付出了什麼。

2、

完成一部好電影,最離不開的三要素是導演、劇情和演員。

先來說導演和劇情。

電影本身的劇情並不複雜,甚至大量故事只是集中在油罐爆炸後十幾個小時之內發生的。但為了這一刻的鋪墊,劇情卻又很細緻地刻畫了電影中人物的性格。

黃曉明飾演的江立偉本來是屢立戰功的英雄,但因為在一次執行任務的時候,一時失誤造成了一名隊員的犧牲,從而得了創傷後應激障礙,連一直看好他的老領導都勸他退役回家。但是當火警鈴一響,他又立刻奔赴火場。

因為有前車之鑑,所以他不願意再看到任何一名隊員的犧牲。這才讓他拚死把一起關閥門的隊員送出火場的行為顯得更加合情合理。

杜江飾演的馬衛國,在江立偉離開特勤中隊之後成了隊長,但他心裡有根刺,覺得當隊長不是因為他比江立偉強,而是他「出了事」。馬衛國始終過不了自已這一關,所以訓練時對隊員特別凶,在火場特別拼。

為了讓演員有那種氛圍,也為了電影效果,導演陳國輝堅持1:1的實景搭建,並在現場用真的點火拍攝,這就讓我們這些坐電影院裡吹冷氣的觀眾,隔著螢幕也能感覺到那種烈火熊熊的恐懼和灼熱。

再來說說演員。

如今的黃曉明已經是人人敬仰的「黃教主」,以他在演藝圈的地位和財富,其實完全可以不用再接這麼危險的戲。

因為拍攝的時候,火要燒到他的身上,還會有大量攀爬、爆炸的鏡頭。為了完成電影,主演們一起到消防隊體驗生活。

黃曉明說他第一次穿制服用了一分多鐘,可當他聽說最快的消防員可以8秒完成,於是他堅持練習,最終也能達到十幾秒的成績。

因為在拍《白髮魔女傳》的時候,黃曉明從高處摔下,腳部粉碎性骨折,所以他現在一到高處心裡就害怕。爬消防梯的時候,不緊張是不可能的,但他仍堅持不用替身。

對於一名一線男演員,扮演英雄或多或少都是他們的使命,黃曉明在這條路上也做過很多次嘗試,他一直在等一部電影,用來證明自已不止只是長得帥而已。

在《烈火英雄》中,他大部分的鏡頭都被塗得烏黑,根本看不出帥不帥,但一樣為電影貢獻出了精彩的演技。

所以哪怕不是黃教主的粉絲,通過這部電影也會被他圈粉。

杜江這幾年似乎處於職業的上升期,前不久還在電影《追龍2》里客串了大陸的公安隊長,頻繁在眾多電影中的露臉,雖然不是男一號,但還是讓人們記住了他的那雙大眼睛。

所以在這部滿臉黑乎乎的電影中,杜江的大眼睛特別搶鏡。

另一方面,在一批男演員人設崩塌的當下,杜江的好男人好爸爸人設還是非常討巧。

憑藉這樣的好感,再去看《烈火英雄》里雙男主的設計,就更加不會失望。

特別有兩個片斷讓我記憶深刻,一個是電影中杜江飾演馬衛國,作為特勤中隊的隊長,在水帶中斷,泡沫用光的時候,帶著自已的隊員,要用血肉之軀來抵擋大火。在慷慨赴死之前,他讓每個隊員給家人錄了一段視頻,真的很催淚。

因為當時大家都清楚,這將是自已最後一次「活著」出現在家人面前。

在生與死面前,如果有的選,誰不想活著,但是在自已死還是更多我死之前,他們每個人都選擇奉獻自已。

這樣的人依舊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可愛的英雄。

還有一個片斷,是終於戰勝了大火,消防員吃上了第一口飯,馬衛國吃了一口雞腿,立刻想起了他犧牲的隊員鄭志,把雞腿放在鄭志殘破的消防帽前,哭得淚如雨下。

譚卓演的是江立偉的妻子,人設是一個常年獨自帶娃的女性,孩子還天生有哮喘,可想而知其背後的艱難。

像之前在《我不是藥神》里一樣,譚卓的爆發力依然很強,把一個隱忍支持老公的妻子刻畫得很好。

另外,兩位演員楊紫和歐豪,雖然戲份不多,但也可圈可點。歐豪飾演的林小斌,為了供應火場水管的水源,下水清理抽水泵的垃圾,不幸犧牲。

(圖片來源:微信號十點電影)

這個細節也是還原了消防員的真實事跡。他的原型是九年前「716事故」的殉職烈士張良。

3、

在沒有硝煙的年代,敵人不再是有具體形象的某一種實物,而是變成洪水、地震、大火這些無形且破壞力更強的災難。

《奇葩說》第三季的時候有個辯題,是說在奇葩星球發生了核爆炸,只能送一個人赴死拯救全星球的人。兩個合適的人選一個是已婚已育,有一雙兒女的東博士,還有一個是單身未婚的米博士。

想不到這道難選的腦洞題在《烈火英雄》里變成了必答題。辯論賽中的辯論雙方選誰都有自已的理由,但在電影中,江立偉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自已留下繼續關閥門,而把他年輕的隊員送出火場,好繼續活下去。

這是最好的決定嗎?也許是也許不是。

就像電影中一位老太太問醫生,「我不能動了所以跑不了,丈夫,你為什麼不跑啊?」

醫生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說,「難道你想自已給自已做手術啊?」我想醫生是在說,他之所以留下,是因為更多的人需要他。

4、

哄抬物價、見死不救,是災難面前難以迴避的人性,所以電影在災難鏡頭切換的時候,也表現了這樣的畫面。

一邊是江立偉在火場拚命,而另一邊是他的妻子和孩子在地鐵站被人群擠散。心急如焚的妻子一邊跑一邊找兒子,卻無法對即將臨盆的孕婦視而不見。與之相對應的卻是選擇明哲保身的飯店老闆。

可是正因為人性中僅存的這一絲善良,才讓丁嘉麗劉金山飾演的老夫婦,救了獨自留在地鐵站的江淼,並放棄逃離的機會,送哮喘發作的他去醫院搶救,最終得已和媽媽團聚。

在一些兒童職業體驗樂園中,消防員是孩子們最愛扮演的角色之一,但沒有人告訴過他們,這個職業是需要用生命來換的。

電影中油罐區經理幾次三番不願透露火場實情,理由是他害怕知道了真相就沒人進去救火,而侯勇飾演的吳晨光吼出了一句「你太不了解消防員了」。

這一句仿佛是在說,所謂消防員,就是那一種在災難面前逆著人群而上的人。他們不像復仇者聯盟里的英雄,憑藉著炫酷的高科技或是強大的超能力,擔負起拯救地球重任,被冠以「英雄」的稱號。

他們只是跟我們一樣,是有血有肉,上有父母下有兒女的普通人。

如果有的選,他們寧願不當英雄,也要跟家人團聚在一起。但是他們又別無選擇,因為在「大火與老百姓之間只隔著我們」。

影片的最後,英雄們結束了戰鬥回到各自的家中,馬衛國的爸爸身穿退役的軍裝給了兒子一個莊嚴的軍禮,馬衛國立刻眼含熱淚地回了一個。一來一去兩個軍禮,飽滿著接納與認可,更代表著一個父親對兒子的驕傲。

和平年代的武警消防員,有人叫他們是「英雄」,但其實,與其被仰望,他們更需要尊重和理解。

因為上陣殺敵保衛祖國的是英雄,搶險救災保護人民的是英雄,那些幫人開鎖、抓豬、背孩子過河的也一樣是英雄。

PS:這是2019年發布的第59篇原創推送,

作者介紹:陳妍,親子關係諮詢師、國家育嬰師,電影愛好者,專注親子關係、家庭教育、兒童心理。新書《真正的教育在家庭》全網同步上市中。微信公眾號:陳妍媽媽(ID:chenyanmama0514)歡迎關注,討論育兒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