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行者老張的旅行和歷史研究所。
長壽,對人類來說是個永遠熱門的話題,從古至今無論是普通百姓還是達官顯貴都在「研究」長壽秘訣。對大部分人來說這個問題挺複雜的,不過對有些人來說好像很簡單,比如廣西巴馬的長壽老人,你問他們有什麼秘訣,他們會說:「沒有秘訣,有什麼吃什麼,每天下地幹活,上山砍柴,從來不懂養生是什麼......」
巴馬因為百歲老人的比例超高而被公認為「世界長壽之鄉」、「人間遺落的一塊凈土」,前些年巴馬長壽村和坡月村的十幾位百歲老人每天都很「忙碌」,他們要接待來自世界各地朋友的關心和問候,還要和很多人合影,巴馬也因此一躍成為廣西最著名的旅遊勝地之一。
出名之後各界專家都來巴馬研究「長壽秘訣」,最後發現,根本找不到秘訣,因為巴馬的長壽老人一輩子都過著很普通的生活,吃的糧食、蔬菜都是自己種的,喝的水都是山上流下來的泉水,只要身體能動就會幹農活,沒有人跟他們講過什麼養生、長壽之類的科學知識,該吃飯吃飯,該睡覺就睡覺,也不用刻意去鍛鍊身體,過著與世無爭的山水田園生活。
巴馬以前是一個真正的「世外桃源」,雖然是個縣,但是人口很少,深處大山,交通不便,幾乎與世隔絕。通往巴馬的高速公路是2018年才開通的,沒有高速路的時候去巴馬一般從百色或者河池走國道,都是山路十八彎,彎多坡陡,去一趟是挺不容易的,巴馬人想出來更不容易。
巴馬、東蘭、鳳山三個相鄰的縣合稱「東巴鳳」,歷來只要說起廣西的山路有多險,本地人就會建議你開車去東巴鳳轉一圈。因為工作關係,近些年廣西的山山水水我基本上都走了一遍,我是騎摩托車邊走邊玩的,山清水秀的廣西長壽之鄉其實還有很多,隨處可見在田間勞動的高齡老人,除了東巴鳳,百色的凌雲縣、樂業縣、靖西市等等,都是「長壽之鄉」。
這位侗族老人是我在三江侗族自治縣的程陽風雨橋上遇見的,老人已經八十多歲了,駝背很厲害,也不會說普通話,但是身體很硬朗,耳聰目明,自己提個籃子還在賣她親手做的少數民族工藝品。在廣西,這樣的長壽老人很多,大部分縣都可以說是「長壽之鄉」,巴馬只是知名度最高的一個。
八十歲老人穿針引線,九十歲老人上山下地勞作,百歲老人神采奕奕、悠然自得,百歲以上老人耳不聾眼不花,紡線織布不在話下,興致來了還能哼幾句民族歌謠。這就是廣西山水養育的廣西兒女,如果非要說長壽秘訣,我覺得是:相對原始的自然環境,無欲無求的平和心態。
現在巴馬最大的經濟產業一是旅遊業,另一項就是康養業,健康養生成為巴馬發展經濟的龍頭,一大批退休的外地朋友來到巴馬,每年都會在這裡居住幾個月,他們被稱為「候鳥人」,每天去百魔洞吸氧,固定時間在戶外鍛鍊,以求「長壽」,甚至有人將巴馬的水空運回去飲用。
可是,這樣真的能長壽嗎?你來過巴馬麼?對此有何看法?歡迎留言。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行者老張
【作者簡介】:行者老張,旅遊愛好者,非常時期,響應號召不出門,宅在家裡看世界。歡迎關注、點贊、評論,不吝賜教!